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让语文课活跃起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翼。认真上好语文活动课,应做到选好内容,使学生“可以动”、放心指导,让学生“真正动”、创造情境,使学生“乐意动”、巧选形式,让学生“全体动”、优化结构,让学生“全程动”。在新课改下的语文活动课上结合一些具有时代性的话题及实践活动内容,让学生在语文活动课上得到知识的积累.技能的训练,人际交流等方面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的课程标准 ,倡导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研究学习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其精髓就是让学生“动”起来 ,通过全面的、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 ,促进他们主体性、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多方面素质的整体发展。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有着提供学生广泛“动”的资源可供开发的学科 ,如何让学生“动”起来 ?笔者认为 ,作为教师 ,要研究点燃“动”的欲望的方法 ,欲望是产生“动”机的重要心理因素。没有“动”的欲望 ,就不可能有“动”的过程 ,更不可能有“动”的结果。一位老师在教“可能性”这一课时 ,要学生抛硬币 ,并告诉学生出现国徽面与数字面的机…  相似文献   

3.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儿童良好品德为核心的综合性课程。生活是教材,活动是生命。那么,怎样的品德课活动才是有效的,教师应该怎样来优化品德课的活动呢?笔者认为,优化后的活动,应当是立体的,有吸引力的。可以让学生的意愿“动”起来,口耳“动”起来,手脚“动”起来,情感“动”起来,行为“动”起来,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品德课堂“活”起来。  相似文献   

4.
一套好的语文教材,能够有效指导教师教学,促进语文教学改革。让教师不再纠结于“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真正“便利教学”。而“课堂互动”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让课堂在有效互动中前行,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教师要立足文本,以课后练习题为抓手,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创设动态生成的、真实高效的课堂,让课堂在互动中焕发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5.
初三化学内容多,杂乱,不易理出头绪,要记的东西多,容易忘。学生也不知道应该怎样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想问题,更不会联系自己熟悉的事物和现象去想问题,去理解重要的事实、术语和原理,造成知识上的脱节。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化学更好玩,让知识“动”起来,让学生“活”起来!"一、让知识“动”起来  相似文献   

6.
出于各种原因,学生对思品重视不够。为改变这一局面,关键是要让学生“动”起来,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一是要让学生在课前“动”起来,主要是要让学生在课前搜集相关的资料,参与到课程准备之中;二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三是在课堂上要激发学生的活动热情,让学生的心灵“动”起来;四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愿意“动”起来。  相似文献   

7.
一直以来,语文教学表面上是好教好学,实际上是难教难学.课堂是师生生活的重要场所,是教师和学生的精神家园,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精神成长和教师展示才华的重要舞台.语文课堂应该是怎样的?师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一种什么样的课堂生活? 语文与生活同行,生活是语文的源头活水.只有以教材为依据,并将语文教学与现实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气息,在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让学生"动"起来,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数学课堂中要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让每个学生有机会成为课堂的主人。一、联系生活,让学生“自动”“自动”,让学生打开狭小的窗,封闭的门,把自己的学习和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如当学生学到百分数,让学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聚焦课堂,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珲春市教育局提出了深入推进"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堂教学研究的实施意见,在品德与生活学科当中,如何落实"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多学少教、以学论教",实现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的理想化课堂教学呢?在我的教学实际中,遵循着以下原则:一、活动体验,让学生"动"起来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黄丽芬 《师道》2008,(7):86-86
小学生往往是通过自身的活动去认识世界、体验生活、学习本领的。小学生的好奇心强,模仿性强,“爱动”是小孩子的天性。在生活与学习中,孩子总是喜欢亲眼看一看,亲耳听一听,亲手摸一摸,试一试。教学应顺应孩子的成长规律,以教促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小学英语教师,我们有必要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小学英语课“活”起来,让孩子们积极参与,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上好英语课,让学生在动中学、学中动,充满乐趣地学习语言,培养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数学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在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我国公民应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所以,数学教育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数学课堂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技能的重要阵地.如何充分利用好短短的45分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呢?笔者认为,应该让教材“动”起来,学生“动”起来,教师“动”起来,从而让数学课堂真正“动”起来.  相似文献   

12.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它以活动为课程的组织和实施方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获得鲜活的经验与真切的体验。活动是教和学的中介,也是孩子们最喜闻乐见的。课程的活动性和开放性让我们的教学有了新的变化,新的突破。然而,在实验过程中,面对新教材,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往往不自觉地“穿新鞋走老路”,忽视学生健康情感与态度的培养,使学生的活动拘于形式。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使活动难以真正有效地进行。要使活动真正的“动”起来,则要选择合适的活动形式,让儿童在活动中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一、让儿童的情感动起来《…  相似文献   

13.
课堂是否真正“动”起来,与课堂主体——学生有很大关系,只有学生“动”起来,才是真正“动”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是指课堂教学期间学生长时间、不间断地“动”,大数量地“动”,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动”,要高质量地“动”。长时间是指在课堂教学总时间中所占的比例应较大。不间断指的是在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中,不能出现学生无所事事的“无效”时间,要让学生始终有事可干。要更多地发动学生,要发动更多地学生。课堂教学中,只要有合适的机会,合适的内容就让学生去做,能让学生分析的让学生分析,能让学生判断的就让学生判断,能让学生观察的就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总结的就让学生总结。应尽量多地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这才是真正地“动”,若只有个别同学在课堂上“动”,不论其思维有多大的深度和广度,也不能称为“动”的课堂。  相似文献   

14.
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之一的英语.在我国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课堂教学是一项“艰巨”复杂的活动.如何让学生学好英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成为了英语教学的关键问题。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动”起来.就要抓住学生的“心”.  相似文献   

15.
如何让学生“动”起来,这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同时,教师也应正确认识“动”的涵义,这也是让课堂教学“动”起来的基础.笔者认为,在新课标下,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动”包含学生的表现,看学生是不是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也就是要求学生“动”起来.而此处的“动”,不但有“学生做、学生说”这类显性的动,更重要的是有“学生想、学生思”这类隐性的动.高中数学是一门思维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教授学生知识,更应启发学生思维.师生及生生之间的互动只是一种教学手段,促进学生思维“动”起来才是教学的最终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则离不开老师的主导作用.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以人为本,立足学生“可动”,巧设问题,引导学生“会动”.  相似文献   

16.
反思养蚕     
我们农村小学的科学教育活动要“动”起来,不但要注重学生“动”的结果,更要注重“动”的过程。要尽量利用本地资源,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近生活,在做中探索,做中感悟。教师,作为教材的使用者,不能简单地“教教材”,而应该灵活地“用教材”,创新和开发教材。要敏锐地捕捉课堂上学生的信息,并转化为新的互动资源,不断丰富和生成新的内容,为“我”服务,为“育人”服务,为社会服务。而如何挖掘和整合各种资源开展校本科研活动,为学生搭建科学探究平台,值得每位农村小学科学教师去实践、去探究、去开拓。“一句话”激起探究浪花小学科学课中有养蚕…  相似文献   

17.
杨巧丽 《山东教育》2008,(1):102-103
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进步教育运动最广泛、最显著的成就就是引起课堂生活意义深长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气氛上的改变。”音乐教育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广大学生,因而,音乐教育必须营造一种和谐、活泼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宽松自由、没有压力的环境中“动”起来,  相似文献   

18.
作文中让人物“动”起来的方法有很多,笔者认为,动作描写是让人物“动”起来的最重要的方法。黑格尔说:“能把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动作,人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过动作才能见诸现实。”老舍说:“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可见,写好人物的动作,能够更好地刻画人物,表现中心。那么,如何写好人物的动作描写呢?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19.
古典     
新的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其精髓就是让学生“动”起来,通过全面的、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促进他们主体性、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多方面素质的整体发展。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有着提供学生广泛“动”的资源可供开发的学科,如何让学生“动”起来?笔者认为,作为教师,要研究点燃“动”的欲望的方法,欲望是产生“动”机的重要心理因素。没有  相似文献   

20.
课堂是否真正“动”起来,与课堂主体——学生有很大关系,只有学生“动”起来,才是真正“动”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是指课堂教学期间学生长时间、不间断地“动”,大数量地“动”,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动”,要高质量地“动”。长时间是指在课堂教学总时间中所占的比例应较大。不间断指的是在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中,不能出现学生无所事事的“无效”时间,要让学生始终有事可干。要更多地发动学生,要发动更多地学生。课堂教学中,只要有合适的机会,合适的内容就让学生去做,能让学生分析的让学生分析,能让学生判断的就让学生判断,能让学生观察的就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总结的就让学生总结。应尽量多地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这才是真正地“动”,若只有个别同学在课堂上“动”,不论其思维有多大的深度和广度.也不能称为“动”的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