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燕 《甘肃教育》2001,(9):17-17
朗读是学习语言、驾驭语言、运用语言的重要方法,还是了解作者、丰富自己、吸引听众的纽带。朗诵是在朗读基础上的提高,是比朗读要求更高的艺术形式。配乐的朗诵可以渲染气氛、烘托场景、帮助衔接、强化感情和抒发情感,把听众带入作品意境中去,因此深受大家的喜爱,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喜爱。下面谈谈怎样进行配乐朗诵。   一、熟悉作品 要在掌握朗读要领和方法的基础上,认真理解和熟悉文学作品。要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写作意图,作品的风格;分析识别文章内部的部分、层次、段落、语句间的关系;最主要的是深刻领悟作品的感情色彩和…  相似文献   

2.
朗诵 ,就是通过大声的诵读 ,把作品的内容感情表达出来。朗诵时配以音乐是加强作品的渲染力、提高朗诵效果的一种有效方式 ,许多教师上课或选手参加朗诵比赛时 ,经常采用这种手段。但由于一些人缺乏配乐朗诵的知识 ,盲目地配上音乐 ,反而使自己的朗诵效果大打折扣。根据自己的多年经验 ,我认为只要在配乐朗诵的方法上注意“四性”原则 ,朗诵的效果就会锦上添花。1、音乐选择的和谐统一性朗诵者在熟读作品内容、正确理解作品思想和感情基调、准确把握作品节奏之后 ,就要选择同作品格调相同、节奏相当的音乐。作品的格调有昂扬的、热情的、勇…  相似文献   

3.
陆庆国 《教师》2012,(34):57-57
叶圣陶先生说:“熟读名文,就是在不知不觉之中追求语言的完美。朗诵的工夫,无论对语体还是对文言教学都很重要,仅仅讨论,只是知识方面的事情,朗诵却可以养成习惯,使语言不期而然近于完美。”鉴于此,我认为朗诵体悟是古诗文教学的本源!  相似文献   

4.
朗诵就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朗诵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艺术鉴赏力,还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胸怀,文明言行,增强理解。朗诵可以很平淡,也可以非常动人,一篇平淡的文章可以被读得非常打动人,一篇非常优美的文章也可以被读得非常平常,索然无味。大家知道,音乐都是讲究声音甜丽,文学作品的朗读也同样需要。我们可以先听一听大自然的声音:"在大自  相似文献   

5.
从朗诵稿件《一如当初》的前期创作和后期呈现的角度分析了朗诵稿件《一如当初》的艺术化处理手法,表现为创作前期对稿件整体的把握和体会以及创作后期的舞台呈现形式对朗诵稿件《一如当初》的重要性。以稿件《一如当初》的片段为例,对朗诵稿件需要的情绪、技巧、语言、默契等进行了简要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正>古典诗词是用凝练形象的文字,用极富节奏感的韵律渲染出感人的氛围,营造出独特的情境,传达出作者细腻的情感体验的。这就需要读者通过朗诵来走进诗词,在朗诵过程中口诵文字、心临其境,拉近语言的时空距离。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在古典诗词的浸润下获得深厚的语文素养。一、朗诵教学促使语感形成对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而言,语感是其中最基础的一环。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带上了浓厚的直观感觉、习惯经验,是长期耳濡目染强化和积累后的一种  相似文献   

7.
古诗词朗诵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中学语文口语训练中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及重要的现实意义。着重对古诗词朗诵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进行分析,通过阐述古诗词朗诵对中学语文口语训练教育的积极影响,提出基于古诗词朗诵的口语训练教学优化策略,以期为中学古诗词教学和口语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新课改背景下,基于初中语文口语训练现状,探究古诗词朗诵可探索空间。古人吟诗作赋讲究节奏音律,且高声付诸情感吟诵,并以文字的韵律来引发兴趣,体验古诗词中的平仄之美。本文旨在通过古诗词朗诵,让学生通过朗诵训练演绎韵律美从而爱上朗诵,给初中语文口语训练教学宕开新波澜。  相似文献   

9.
古诗词朗诵教学是学生学习和深入体会古诗词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提升初中学生的语文学科综合素养。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和意义,针对如何将传统吟诵法应用于初中语文古诗词朗诵教学提出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10.
小 学 语文 课 本中 每一 首 古诗 词都配有 精 美的 插图 。笔 者认 为,应该 删去这些 插 图。 为什 么 这样 说 呢? 古 代 诗 词 是 我 国 古 代 劳 动 人 民 留下 来 的 一 笔 宝 贵 的 文 化 财 富 。 古 代 诗词 都 很 有 意境,大多 数古诗 词 都 是 诗中有 画 。在弄懂诗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课本中每一首古诗词都配有精美的插图。笔者认为,应该删去这样的插图,为什么这样说呢?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留下来的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古代诗词都很有意境,大多数古诗词都是诗中有画。在弄懂诗意词意的同时让学生想象画面对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很有帮助,但是如果课本中配上了插图就局限了学生的想像力,使学生在想象时总是围绕插图转,跳不出插图这个框框,想象的翅膀就飞不起来。笔者曾做过一个实验。在本年级课本中还没有出现《咏柳》这首诗时,我提前上了这首诗。学生在弄懂诗意而没有插图的情况下大胆想象画面,然后再把想象的…  相似文献   

12.
朗诵专家     
小时侯,我酷爱读书,节假日里常常自己憋在家里手不释卷。像什么《红岩》、《烈火金刚》、《青春之歌》,还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安娜·卡列尼娜》、《基督山伯爵》等等,大到古今中外的名著,小到流行的杂志小说,统统生吞活剥。有时候,爸爸妈妈看我一个人在那里看书怪孤单的  相似文献   

13.
重拾朗诵     
许多老师将高考考点视为风向标,新诗不考,故新诗教学就甚为敷衍.而诗是情感的结晶,有深厚的意蕴,教师应充分重视起来.可采用朗诵的方式,激发学生想象,令其体验蕴含于作品中的情感,提高其听、说水平,促进新诗教学.  相似文献   

14.
谈朗诵     
  相似文献   

15.
跟我学朗诵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怎么那么大呢?论语文成绩,我比不过小凌;论数学成绩,我比不过小严;论英语成绩,我比不过小丁;论物理成绩,我比不过小杨……唉,我对着一张惨不忍睹的数学试卷仰天长叹,我怎么这么不争气?我羡慕其他同学的出类拔萃,也为自己处处“低人一等”而自惭形秽。  相似文献   

16.
17.
诗歌的朗诵     
<正> 诗歌是最早产生的文学体裁。虽然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它已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多种不同样式,但无论何种诗歌,都“有两个最大的特点:一是情感的抒发,二是语言的音乐性。”正由于这两个特点,才使得诗歌最适合朗诵,最为朗诵爱好者所喜爱。究竟该怎样去朗诵诗歌呢?恐怕也应从诗歌的抒情性和音乐性这两个最大的特点出发,努力达到如下一些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一、朗诵溯源(Tracingtheoriginsofrecita tion)朗诵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语言艺术。据《说文解字》记载 :“朗 ,明也。从月良声。”“诵 :讽也。人言甬声。”“讽 :诵也。大司乐。以乐语教国文。兴道讽诵之言。注。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倍同背 ,谓不开读也。诵则非直背文也。又为吟咏 ,以声节之。……”在读字又有注释 :“读 ,抽也。……戏讽谓背其文。”(江苏广陵刻印社《说文解字》,段玉裁撰)据《辞渊》讲 ,朗有三义 :(一)明亮 ;(二)响亮 ;(三)高明 ;诵也有三义 :(一)朗读 ;(二)述说 ;(…  相似文献   

19.
朗诵比赛     
她一来就坐在最后一排的最后一个位置——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直至朗诵比赛开始,她都是低头沉思,一言不发。她在想什么呢?是在心中默背稿子吗?虽然手一直不停地玩弄着手绢,仍掩饰不了一丝的慌张,眼帘垂得低低的,从未抬眼向前看过,参赛者按顺序朗诵着,她只是隔一会儿跟着观众鼓掌,当主持人说请9号选手准备时,她原本白皙的脸蛋上泛起一丝红晕,放下手绢,闭上了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隔一会儿恢复了平静,当主持人在台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