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子昂作为初唐文坛的革新家,是从儒家传统的诗教观出发来反对齐梁文风的。然而,陈子昂并不象王勃等初唐文人那样推崇《诗经》而贬低《楚辞》。在标举“风雅”的同时,陈子昂对于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也是比较重视的。无论是在作品的内容方面,还是在表现手法方面,陈子昂对屈原都有着明显的继承。  相似文献   

2.
初唐四杰中的卢照邻骈文独具特色。这表现在 :句型参差多变 ;文气疏散流畅 ;平实贴切又生动形象的典事和清新俊逸、情感浓郁的词藻 ;缠绵悲戚 ,蕴涵对人生、社会的哲理思索的个体情感等。这种深沉的个人情感化的骈文 ,既是卢照邻对六朝优秀抒情骈文的风格的继承 ,也是他自己文风主张的体现和独特的人生经历、思想及心态下对骈文的创新 ,同时也是走在时代文学思潮前列的文自觉对骈文的革新  相似文献   

3.
南朝文坛存在着许多“才尽”现象。这些“才尽”现象从本质上反映着南朝文学由元嘉体到永明体再向宫体过渡的“新变”历程,更深刻地揭示出畸形的南朝文风。南朝文学的“新变”和畸形的文风,这两种力量的合力,促使南朝文学逐渐走向形式主义的道路。这种形式主义的文风一直延续到初唐。  相似文献   

4.
初唐对传统文风的解读原本是朝代更替之后的必然,并不具有特异性。需要看到的是,初唐解读者人世心重,在文学关系国运兴衰上回归传统,尤其是对南朝梁陈文风的解读;解读者自我表现心重,在文学关系性情上不同程度地回归人的自身。由于对传统文风解读的多重性,初唐自我文风的重构远不能以陈子昂的“兴寄”、“风骨”说涵盖,其间尚质朴者固然重质朴本属自然,反华美者仍然好华美也不奇怪。在这里,关键是初唐文风重构所具有的初唐文人的勃发精神及其影响之下对未来的期待,并构成初唐文学精神的两极和初唐文风不同于传统的面貌。  相似文献   

5.
唐修《晋书》是翔实史著,又具有浓郁的文学色彩。选载之文的骈俪化和史臣行文的骈俪化是《晋书》骈俪性的集中体现。晋代骈文并非如南朝文风绮靡淫丽,而是以典雅、工稳、理周、辞巧为特征,受到南朝文论者和唐初史臣的肯定和赞誉。《晋书》选载之文多为骈俪化应用文体,其功能由以抒情为主向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兼具的成熟体式演进,就此意义而言,唐修《晋书》不仅是一部晋代骈文总集.而且不失为一部翔实的晋代骈文发展史。  相似文献   

6.
王绩《游北山赋》和朱桃椎《茅茨赋》继承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传统,开拓了初唐赋的新境界,其清新朴实的文风更与富贵华丽的初唐宫廷文风形成鲜明对照。  相似文献   

7.
南朝四史即《宋书》《南齐书》《梁书》与《陈书》的史论具有趋同的特征,如骈俪色彩,这是南朝文学兴盛直接冲击与影响的结果。对于南朝史传所呈现的骈俪色彩唐初史臣一直持以贬义。但这不失为南朝史论显著的时代特征,四史史论中的骈俪成分以其美文的魅力恰切地表达了作者的政治见解与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8.
初唐诗歌继承了南朝的绮靡诗风,不但南朝诗歌固有的一些弊病没有得到纠正,而且,诗歌的内容也大抵是歌功颂德或以文辞为娱乐的.在诗歌的表现形式方面,唐初宫廷诗人们汲取和总结了前代的经验,并且有所发明和发展,使之日臻丰富和完善,这对唐诗走向成熟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音乐赋是继承楚辞而来的,它们在四个方面存在渊源关系:两者大量涉及音乐内容;两者都善用铺陈的手法;两者都擅用精彩华丽的语汇和语言艺术技巧;早期的音乐赋作品善用"兮"字句,而它所用到的"兮"字句型正被涵盖在楚辞"兮"字句型之内。没有楚辞,就没有音乐赋。但汉晋音乐赋由于受文坛重视华美辞藻、重视诗歌等文风的影响,在继承楚辞的基础上而发生了部分衍变。而这种衍变正是文体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0.
南朝边塞乐府是中国古代边塞诗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南朝文人拟乐府盛行和诗坛重情尚变等时代背景下,"赋题法"的创作模式和横吹曲的音乐特质,促进了边塞乐府创作的繁荣.南朝诗人模拟横吹曲的主题和题材,为唐代边塞诗创作所继承和开拓.在绮丽柔婉的文风影响下,南朝边塞乐府虽然还存在诸如"宫体诗"的情调及地名方位不合等不足,但却为唐边塞...  相似文献   

11.
初唐的诗文革新运动,批判《楚辞》轻薄、浮艳以及不守“礼乐之道”;中唐古文运动的先驱们对《楚辞》的批评,基本延续了初唐以来的思想;中唐新乐府运动,对《楚辞》持肯定的态度.这些都与两汉以来《楚辞》经典阐释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2.
卢照邻《长安古意》堪称初唐七古中之新声。其诗结构布局精巧独到 ,艺术上的成就更为突出 ,在当时诗坛上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3.
初唐的时候,虽然政治上进入了李唐统治,但是文学上依旧沿袭了齐梁流传下来的绮丽靡艳的诗风。陈子昂针对齐梁文风,提出了两个重要的诗歌创作主张:一是"兴寄"说,二是"风骨"说。直到陈子昂的出现唐诗风骨才为之一振,遂开盛唐诗风的先河。  相似文献   

14.
卢照邻在初唐诗坛有独特的地位,然而文学上的突出贡献并不等同于政治追求和人生理想的一帆风顺,相反,卢照邻政治、生活、信仰皆以失败告终,一生是这"三重悲剧"的重合。他的悲剧人生的根源是当时的社会风气和他的恃才傲物的性格,这些与他的文学创作都紧密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5.
初唐武德、贞观赋坛,以唐太宗为首的十九位宫廷赋家为主流,他们创作的赋在题材、技巧、体式、词采上对南朝宫廷赋有所继承,但在情志、思、格调上多有创新,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革除了南朝赋作的绮艳追求;二是显示出了刚直古拙之气;三是有了流畅壮大的情思。  相似文献   

16.
刘竞 《文教资料》2008,(30):16-18
初唐文坛延续了江左、河朔两种文风,但在新的政治环境、新的文学创作队伍、新的民族精神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这两种文风得到了融合.初唐诗歌逐步消除了江左文学的阴柔缺陷,同时吸收了河朔文风的刚健气质,使诗歌具有了华丽与风骨并存的风格特征,促进了唐代诗歌的成熟.  相似文献   

17.
"北京三杰"在新、旧唐书中均有记载,其指富嘉谟、吴少微、谷倚。谷倚的作品今已佚,而富吴二者流传至今的作品也不多,仅能就其现有篇章而论其大概风貌。其中富、吴二人创"富吴体",为时人所重,"富吴体"以儒家经典为本,力求务去齐梁之华丽词藻,强调作品要内容充实,回归秦汉骈散相间的文风,在武周时期以"上官体"占主导地位的绮丽文坛中,可谓别调新风,对初唐文风的转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宫体诗又被称为南朝艳歌,它在南朝的文坛上可谓是姹紫嫣红。宫体诗作家们创作了众多作品,其中不乏表现纯情、真情之作。宫体诗在南朝之后并没有销声匿迹,而是在人们的继承中不断进行着新变,这一点在初唐表现得最为突出。由于时代和社会背景的不同,宫体诗从描写的内容、表现的手法,以及作者群都发生了改变。新变后的诗体既符合当时人的审美,也符合大唐一统的气象,为迎接盛唐诗歌时代的到来做了充分的准备。与此同时,宫体诗也彻底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新变中求得了重生。  相似文献   

19.
宫体诗又被称为南朝艳歌,它在南朝的文坛上可谓是姹紫嫣红。宫体诗作家们创作了众多作品,其中不乏表现纯情、真情之作。宫体诗在南朝之后并没有销声匿迹,而是在人们的继承中不断进行着新变,这一点在初唐表现得最为突出。由于时代和社会背景的不同,宫体诗从描写的内容、表现的手法,以及作者群都发生了改变。新变后的诗体既符合当时人的审美,也符合大唐一统的气象,为迎接盛唐诗歌时代的到来做了充分的准备。与此同时,宫体诗也彻底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新变中求得了重生。  相似文献   

20.
严格说来,对古人通常称为"骈俪"、"骈四俪六"的骈文性质,学界缺乏一个明确的认识。从骈文的创作演变历史和历代人们的有关论述和文章选集来看,与其说骈文是一种与诗、词、奏等相对的一种体裁,不如说它是一种特殊的言说方式。正是作为后者,它广泛地存在于历代各种体裁的文章中:赋、连珠之中有骈俪,令、状之中亦有骈俪。而能得心应手地使用这种言说方式的人们被冠之以骈文家,具有浓厚骈俪色彩的文章则被称之为骈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