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择《中国法学》《法学研究》《中外法学》《政法论坛》《法商研究》五本代表性法学学术期刊为观察对象,梳理分析2013—2022年这五本代表性法学学术期刊的栏目设置、主题文章数量和关键词频次,展现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整体框架和内部结构。基于观察发现,中国法学自主知识的创新主要聚焦在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法治政府建设、党内法规、民法典、涉外法治等方面,形成并发展了具有主体性、原创性和标识性的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也折射出新时代中国法学理论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邓正来先生《中国法学向何处去--建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时代的论纲》(以下简称《中国法学向何处去》)自发表以来轰动一时,引来热烈讨论.作者自陈初衷:"采用经过界定的'范式'分析概念,对中国法学中具有重要影响或者仍具有重要影响的四种不同甚或存有冲突的理论模式,即以张文显为代表的'权利本位论'、以部门法论者为主力的'法条主义'、梁治平的'法律文化论'和苏力的'本土资源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批判……本书得出结论认为:中国法学之所以无力为评价、批判和指引中国法制/法律发展提供一幅作为理论判准和方向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进而无力引领中国法制/法律朝向一种可欲的方向发展,实是因为中国法学深受着一种我所谓的西方'现代化范式'的支配,而这种'范式'不仅间接地为中国法制/法律发展提供了一幅'西方法律理想图景',而且还致使中国法学论者意识不到他们所提供的并不是中国自己的'法律理想图景'.  相似文献   

3.
陈邵桂 《当代传播》2012,(5):92-93,102
《湘江评论》是毛泽东在五四运动时期创办的湖南省学生联合会机关报,传播先进文化引导一批知识青年走上革命道路,总结先进文化在近代中国传播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如何传播"的问题,是先进文化在近代中国传播第三阶段的重要媒体。因此,《湘江评论》在中国近代文化传播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明洁 《新闻知识》2006,(6):55-57
有新闻学者说过,“不研究报刊(新闻)评论,就无法深入理解中国报刊(新闻事业)的历史。”①这句话还有一半,“不研究新闻评论,就无法深入理解新闻事业的灵魂”。离开了新闻评论,只能成为新闻职业学和技术学,无法成为涉及哲学、政治学、史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文学等等在内的既边缘更主流的大学科。②新闻评论是专门传播意见性信息的一种重要文体,它是针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或存在的问题发表意见和看法。③新闻评论的兴起,是近年来新闻业界和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各个门户网站如新华网、人民网的论坛,《南方日报》、《新京报》、《南方…  相似文献   

5.
4 日本法律类文献的检索、收集方法 4.1 日本法律类文献的概说及其内容 和其他学科的文献一样,日本法律类文献也分为法学图书和法学论文杂志。只不过法学论文杂志除了法学论文外,还包含个别的判例研究、判例分析、判例评论等实践法学的特征。因判例评论等实践法学的检索、收集方法已在第三部分中予以阐述,本节只对法学图书和论文的检索、收集方法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6.
期刊著作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简称《著作权法》)是保护作者、出版者和读者三方权益的准则和武器。学术期刊作为科技信息的载体,它的任务就是传播研究成果。传播本身就是著作权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它意味着发表权的实际实现,标志着作者的社会承认[1]。编辑应明确其基本权利和义务,提高著作权意识。  相似文献   

7.
"诊所式"新闻法教学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闻法学,是随着中国新闻法制建设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自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各院校纷纷将它设置为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必修课后,课程体系相对成熟,教材建设初具规模,师资队伍逐渐壮大。但由于《新闻法》尚未出台,新闻法学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又都很强,要上好这门课确实存在很大的难度。而且,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储备,  相似文献   

8.
罗斌 《当代传播》2022,(3):95-100
我国传播法学研究的源流经历了新闻传播法学、大众传播法学和传播法学三个叠代进行的阶段。传播法学的任务主要包括法教义学、立法及完善、知识体系建构,而其研究范畴或对象主要是信息传播引发的法律问题,并具有三个层次:法律规范的形成、效力的规律,法律规范的理解和适用,以及法律的价值引领。作为具有交叉学科性质的学科领域和分体系,其出发点是传播、归宿是传播,但思维与逻辑过程必须是法律的、法学的。以部门法为标准的传播法学体系包括宪制传播法学、行政传播法学、民事传播法学、刑事传播法学和传播法制史学,该体系具有标准统一、明晰成熟、结构完整、内容丰富的特点与优势。  相似文献   

9.
1.《实用评论学》作者:姚之华。本书针对当前评论工作和评论写作中存在的新问题,着重回答了两点;一、新闻评论写作有哪些经验、传统和规律,二、为什么要重视新闻评论工作和评论写作如何改革等。2.《信息的传播与应用》作者:冯健伟。本书是一本阐述信息的基本定义与作用,研讨信息传播与应用的普遍性知识及其规律的基础理论书。(?)石华同志长期从事摄影实践和摄影理论研究的总结。  相似文献   

10.
名人档案     
魏永征 魏永征,男,浙江宁波人。60年代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长期从事新闻学、新闻法学研究。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理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88年至1998年主持《新闻记者》月刊(全国新闻学核心期刊)工作;历任常务副主编、主编。代表性学术专著为:《被告席上的记者──新闻侵权论》(1994年)、 《中国新闻传播法纲要》( 1999年)。另有著作3本,主编文集多本,发表学术论文、评论、调查报告、访问记等各类作品数百万字。1990-1991年曾在《新闻知识》开设“新闻官司面面谈”…  相似文献   

11.
缪立平 《出版参考》2006,(10X):13-13
日前,新闻出版总署“十五”国家重点电子出版规划的重点项目和列入《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的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出版工程的重要项目——《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简称《总库》)建成并通过新闻出版总署验收。这标志着中国学术期刊的权威性文献检索工具和网络出版平台基本建成。同时,也预示着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化生产、在线出版传播、在线服务等网络出版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2.
2016年是《中华大典》的收官之年。历经20余年的辛勤编纂,《中华大典·法律典》已全部完成出版,献于世人。《法律典》作为《中华大典》24典之一,工程宏大,任务艰巨,编纂过程复杂且繁重、费时且艰辛,是一个重大的、系统的史料整理过程。作为一项伟大的文化工程,《法律典》是一部中国古代法律史料的宝库,是一部中国传统法律的大型类书,它的出版具有史料保存、人才培养和工具书编纂等重大贡献,对推动法学理论研究、弘扬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和建构中国现代法治图景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图书评论》1992年第1期发表了罗志勇同志写的题为《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一文。该文称他所评论的那本《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实践》“是建国后第一部关于社会主义在中国发  相似文献   

14.
董小英 《传媒》2023,(8):41-43
学术期刊作为文化研究和传播的重要媒介,不仅在学术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同时在促进地域文化传播、构筑地域精神、延续区域文脉等方面发挥重要功能。《晋阳学刊》依托山西地域文化优势,充分发挥地方学术期刊的文化传播功能,通过挖掘地方文化资源、设立地方特色专栏、搭建学术交流平台等手段,将期刊建设与当地文化相关联,以期促进地域文化资源的发掘与传播,构建独具地方特色的晋学研究话语体系。本文以《晋阳学刊》办刊现实经验为依据,从期刊发展与文化传播的双向需求、学术期刊参与地方文化传播的优势等方面入手,探讨学术期刊应如何助推地域文化传播与文脉传承。  相似文献   

15.
进入新世纪以来,数字传播技术发展迅猛,在给广播媒体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催逼广播媒体不断与新媒体融合,演绎出丰富多彩的新型节目形态。然而我们发现,在形形色色的节目创新中,许多电台的广播评论非但没能进步,反而有被弱化和边缘化的倾向。一些电台以增进平等意识为由,干脆取消了评论节目,他们主观地认为评论就是自上而下的训示;一些电台虽勉强开办评论节目,但操作中要么以述代评,要么办成了报刊杂文的有声版,具有广播特点的优秀评论如风毛麟角。这使得广播媒体的旗帜正在失去应有的色彩。而许多年轻的广播人对评论的界定、特征、采写的要求所知甚少,难以驾驭,更让人对广播评论的前景忧心忡忡。其实,新时期各种媒体、各类节目都面临淡化“宣教味”的问题,评论难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拿出观点独特、思维领先、形式新颖的评论,更显难能可贵。举凡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媒体,除了快捷的信息发布,日积月累的思想传播,评论更是其积累公信力的秘诀。针对上述情况,《中国广播》杂志从200r7年第2期开始,利用一年时间,开设《君昌话评论》专栏,邀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学术部主任、高级编辑张君昌先生就广播评论节目的采制规范作出讲解。张先生曾长期主持广播节目评奖工作,他将以历年获奖评论为蓝本,点评优秀作品的采制规范和精妙之处。这既是一次对全国广播评论创优历程的回顾,又将是一次在新形势下对广播知识的普及。我们想以此带动广播评论创作的再度升温。  相似文献   

16.
征稿启事     
《采.写.编》2017,(2):2-2
《采写编》是河北省委宣传部主管、河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大型新闻传播类学术期刊,被中国知网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和万方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入。本刊秉持专业、学术、理性、前瞻精神,以推动新闻文化传播领域学术研究,繁荣我国新闻文化传播事业为办刊宗旨。现设有焦点透  相似文献   

17.
<正>由我撰写的《重思新闻评论和评论特色教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10月出版)是一本关于怎样重新认识新闻评论、怎样在新形势下讲好真话、怎样做好新闻评论特色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术普及著作。一、新形势下对新闻评论的重新审视新闻评论是传者借用大众传播工具或载体,对正在、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价值新闻事实、问题、现象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论说形式。从新闻学视野解读新闻评论——新闻评论传播的坚持民主意识、科学精神、独立品格、宽容胸怀,  相似文献   

18.
肖超  王佳彤 《出版科学》2021,29(6):97-107
"学生办刊"作为一种独特的办刊模式,有利于创新办刊思路,促进学术期刊更好地发展.以《哈佛法律评论》《耶鲁法律杂志》《斯坦福法律评论》为例,探究美国法律评论类期刊学生编辑的选拔与分工机制以及期刊的栏目设置和集稿审稿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办刊"模式的主要特征包括学生主导、独立办刊、组织严密、体系完备、民主制衡等.采用"学生办刊"模式应建立严谨的学生编辑选拔机制,明确学生编辑的职能分工,规范期刊集稿要求,健全期刊审稿制度,实现采用"学生办刊"模式的期刊间的联合,办出期刊特色.  相似文献   

19.
我国法学权威期刊被引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统计了20世纪下半叶,特别是近20年来《法学研究》和《中国法学》发表的论文被引用的情况,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后,确定了20世纪下半叶《法学研究》和《中国法学》的百余篇重要论文;对这些论文从作者分布、系统分布、选题分布三方面进行了分析,得出《法学研究》和《中国法学》应属法学核心期刊中的一流刊物.  相似文献   

20.
青维富 《编辑之友》2011,(4):114-116
法律图书编辑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特定社会治理方式的演进史。在1912—1949年这种社会大变动时期,中国涌现了一批法科知识分子,不断地编辑原创性或引进型法律图书。其代表有:沈家本在修律中"参考古今,博稽中外",翻译英、美、法、德、日、俄、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荷兰等国法律,作为修律的蓝本,制订了一批具有某些资本主义性质的法典法规;发表《法学盛哀说》,出版《历代刑法考》,创办法学刊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