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网络已成为高校师生获取知识、了解世界的重要渠道,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发挥其应有作用已成为新形势下加强与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同时,由于当前高校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的认识还不到位、技术力量财力物力投入不到位、内容形式丰富多元不到位等问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还没有能够真正发挥其最佳效用。本文试图从教育内容多元、网络载体多元、投入保障多元与网络维护监管多元等方面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元化建设进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2.
校史文化是建立在学校历史上的文化,反映和代表了学校的过去和现在,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和纽带,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当前,校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陷于融入观念偏差、校史文化资源挖掘不够、融入制度不健全、融入主体自身局限等现实困境,出路在于更新融入观念,深入挖掘校史文化资源,落实融入制度保障,增强教育主体融入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新形势下,校史文化资源与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内在的联系,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作用,通过深刻挖掘民大校史文化精神内涵,新形势下努力探索实现校史文化融入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路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4.
校园文化建设是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观念落后、比例失衡、效果不佳等问题.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机制、构建立体的深度融合工作载体、实施有效的深入融合文化建设等途径,促进二者的深入融合,从而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5.
高校校史以实物、声像、口述、文献等多种载体形式,脉络清晰地记载了学校建设、发展的历史过程,具有内容真实性、资源唯一性、内涵持久性等独特优势。在铸魂育人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高校校史作为一种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着价值引领、精神激励、榜样示范等育人功能。校史所承载的办学理念、大学精神等文化元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深入挖掘校史资源,加强校史育人队伍建设,创新校史育人载体,能够充分发挥大学校史的育人功能,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6.
刘青 《教育探索》2012,(1):140-141
校史教育资源对于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独特的作用.整合利用校史教育资源,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要加强校史研究,挖掘校史资源,二要整合校史教育资源,建设校史展馆;三要编写校史教育读本,设置校史教育课程;四要建设校史教育景观,开展校史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7.
大学的核心功能是育人,育人的重点是德育,大学精神是一个大学的灵魂和精髓。自中国第一批现代高校建立以来,就一直非常注重大学精神的构建,大学精神一般都包含着以爱国奉献、学术自由、严谨求实、创新进取为核心的进步思想与理念。高校校史和大学精神紧密相联,校史的演进过程就是大学精神的形成过程,对大学生进行校史教育就是对大学生进行大学精神的教育,校史是一种教育路径和载体。本文将围绕大学校史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关系,以同济大学为例来谈如何把校史教育融合到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去,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和内容。  相似文献   

8.
校史资源中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能够帮助青年教师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师德师风、激发严谨治学的科研精神以及增强对学校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因此,新时期高校应重视校史资源在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激励青年教师成为校史资源的挖掘者,引导青年教师成为校史资源的研究者,推动青年教师成为校史资源的传播者。  相似文献   

9.
校史是一所学校精神血脉的积淀,是文化育人的重要载体。红色校史作为红色文化在学校历史中的缩影,如能将其蕴含的精神力量有效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助于加快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南京邮电大学作为诞生于抗日战争年代的一所高校,其校史中蕴含了宝贵的红色基因。文章以南京邮电大学积极推进红色校史融入思想政治教学,从理念、素材、载体和模式4个方面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为例,探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成效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三螺旋”理论为政府、企业、高校等主体协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新范式。文章以“三螺旋”理论为工具,提出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应遵循“设计螺旋架构、强化内生驱动、搭建螺旋网络、实现螺旋保障”的融合机理。同时,根据“三螺旋”理论的作用机制,应积极探索以理念融合为本的感知性融合、以课程融合为根的功能性融合、以跨专业融合为点的结构性融合、以项目合作融合为体的社会化融合等多元模式。文章还从制度体系、组织体系、课程体系、平台体系、激励体系等层面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路径,以期为现阶段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高校校史是高校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蕴含丰富的育人资源。结合校史教育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独特优势。高校教育者必须在校史教育过程中把握大学生的心理规律,通过各种途径充分发挥校史教育的独特优势,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强大的思想根基。红色校史文化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深入挖掘、利用好红色校史文化资源,有利于推动高校“大思政课”走深走实,真正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打造“离学生最近的思政课”,更好地发挥红色校史文化立德树人作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红色校史作为地方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将红色校史中的可教育性资源与思政课教学紧密结合,协同创新,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模式之一,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红色校史挖掘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相融合,在传承红色文化、培育红色基因、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三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思政课在凝聚和引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作用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实践教学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效果,活跃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课堂氛围,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理论的说服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中存在着实践教学形式单一、实践教学的师资不足、实践教学的体系性不强等方面的问题。这主要是由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缺乏社会资源的支持等造成的。高校可以通过丰富教育载体、系统实践内容等方式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精准供给视域下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还面临教学供给理论与话语创新不足、教育供给模式有待改进等现实困境。为使红色资源精准融入到高校思政教育中,在深入分析精准供给视域下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现实意义和本质逻辑的基础上,提出红色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理论创新要有理有据、红色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话语创新要有滋有味、红色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方式创新要有声有色等三大路径。  相似文献   

16.
在高校教育实践中,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载体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为基础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将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互融合,深入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理念,迎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的挑战,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研究表明,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体系,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丰富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理论体系,还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7.
高校研究者与基础教育英语教师的合作行动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方式,合作行动研究中南疆高校研究者和基础教育英语教师都会面临一定的困难与问题,但是通过转变思想观念、提供机制保障、建设资源平台、组建权威机构等可以形成合作行动研究支持系统,有效推动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高校网络舆情事件频发,对高校维稳工作带来了巨大冲击。易班作为Web2.0时代的产物,提供了连结现实与虚拟世界的高校网络平台,它的发展壮大为高校网络舆情事件的引导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化提供了新的基础。借鉴传播学的理论,以易班为载体加强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应注重思想引领,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作用;注重观察研判,加强有效信息的收集与整合;注重深入疏导,让多层次意见领袖及时发声。  相似文献   

19.
高校校史校情的德育资源及其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的校史校情是一所学校特有的重要资源。对校史校情进行开发利用不仅是高校德育的重要途径,而且有利于弘扬和发展高校文化。校史校情的德育资源包括学校的办学历史和办学思想,校风、学风、教风,学校特有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以及一些外生型资源。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史校情的德育资源必须坚持客观性、系统性、效益性、即时性原则,建立科学机制,不断探索,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2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主要是指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同时还包括法制教育和人格教育。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不够重视,还存在诸多的问题。鉴于此,笔者尝试性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加强党史教育、重视校史教育、发挥高校传媒作用、建立良好的沟通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