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究密闭空间内不同体积分数燃气-空气混合气体爆炸时火焰燃烧速度及爆炸压强的分布规律,应用Fluent模拟软件对密闭空间充满不同体积分数(8.3%、9.5%、10%、11%)的燃气在燃气舱的中心发生爆炸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燃气体积分数对密闭空间内火焰燃烧速度、爆炸超压、升压速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爆炸火焰形态在燃气舱中呈现出球形、锥形、郁金香形的变化,火焰燃烧速度随时间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燃气体积分数为9.5%时火焰燃烧速度最大可达267 m/s;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最先到达燃气舱壁面形成反射叠加,最终导致顶部超压大于中部超压且在距点火点40 m处相差最大为0.13 MPa;最大火焰燃烧速度、最大爆炸超压、最大升压速率均随着燃气体积分数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且在燃气体积分数小于9.5%时燃气爆炸升压速率受燃气体积分数影响大接近直线上升,大于9.5%时影响小呈缓慢下降,而爆炸升压速率也可直接反应爆炸强度;最大爆炸压强出现的时间在最大燃烧速度后,表明爆炸压强对火焰的燃烧传播有促进作用。因此,可以限制火焰的燃烧传播速度降低爆炸压强来达到抑爆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氢气爆炸反应压力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公式△U=-0.1196n/λ计算了氢气在空气和氧气中爆炸反应产生的火焰温度,进而计算了爆炸反应产生的压力。当氢气在空气中的浓度分别为74%(爆炸上限)和4.1%(爆炸下限),其爆炸反应产生的压力分别为3.46atm和1.71atm;当氢气在氧气中的浓度分别为94%(爆炸上限)和4%(爆炸下限)时,爆炸反应产生的压力分别为3.79atm和1.56atm。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高校实验室氢气泄漏扩散和火灾蔓延规律,该文使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构建实验室全尺寸三维仿真模型,模拟氢气泄漏和火灾发展的过程,并探讨了不同泄漏孔径对氢气扩散和燃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泄漏孔径为5mm时,氢气仅在泄漏点所在房间内流动并在顶部积聚,氢气引燃后产生小尺寸喷射火焰;当泄漏孔径为10 mm时,氢气仍受限在泄漏点房间内,但引燃氢气后的火焰喷射高度增加,易形成顶棚射流破坏屋顶结构;当泄漏孔径为25 mm时走廊成为扩散通道,氢气进入对面房间,室内喷射火焰高度进一步增加直接撞击天花板,室内的高热量也扩散至走廊,影响人员安全疏散。  相似文献   

4.
《集宁师专学报》2020,(5):12-14
对不同开口率下的管道内丙烷-空气预混火焰传播中的气体流动速度和温度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管道开口率越大,管道内气体流动速度增加,火焰传播速度也增加;而且开口处温度突然上升的时间节点越靠前,即火焰传到出口所需时间越短。  相似文献   

5.
胭脂虫(Dactylopius coccw Costa)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其干体可制备成胭脂红,进一步提取胭脂红色素,广泛地用于食品染料、化妆品、药品等多种行业中。通过研究湿度对D.coccus孵化和生长发育的影响,在50%、70%、90%三种湿度条件下,观察了湿度对D.coccw孵化和种群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湿度对D.coccw卵的孵化、若虫及成虫的生长发育都有一定的影响,随湿度的增加,孵化量及孵化率增大,获得的一龄若虫数随湿度的增加而增加,二龄若虫和雌成虫数都是在90%RH时达到最大。说明高湿度对提高卵的孵化及种群生长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6.
初中化学教材第54页“氢气的燃烧及氢气与空气混合气的爆炸”实验,操作不够简便。一是往纸筒内通氢气不方便。要使纸筒内的氢气尽快排尽空气,伸入纸筒内的导管最好要插入纸筒的顶部,但导管过长,当氢气充满纸筒后取出时又较麻烦。二是充满氢气后纸筒下口与桌面之间要稍稍垫起,氢气燃烧时空气才能从缝隙处迅速进入纸筒内,增加了操作手续。为此,我进行了改进。1 装置改进a.取一个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纸筒,在纸筒开口处,用剪刀剪4个小口,便于通入氢气时排出空气,氢气燃烧时空气也容易进入筒内。b.在纸筒封闭的一端外侧钻一个小孔,在小孔上…  相似文献   

7.
初中化学[实验2—5],即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呈现淡蓝色火焰的实验,因所选用仪器和反应条件的影响,经常出现下列现象: (一)当氢气流不足时,火焰近似无色。学生只能看到罩在尖嘴玻璃导管处小烧杯内壁有液滴产生,而不见任何火焰。 (二)当玻璃中钠离子产生的黄光过强时,氢焰中微弱的蓝光完全被黄光所隐蔽,而使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初中《化学》P54对氢气与空气混合物爆炸实验是这样叙述的:“取一个一端开口,另一端钻有小孔的纸筒(或塑料筒),用纸团堵住小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使纸筒内充满氢气。把氢气发生装置移开,拿掉堵小孔的纸团,用燃着的木条在小孔处点火,注意有什么现...  相似文献   

9.
对氢气燃烧实验的探讨福建南平市三中(353000)叶永庚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为什么会带黄色?用什么方法可以把黄色火焰除去?对此,我们作了一些探讨.一、理论分析:众所周知,正常状态下,原子处于最低能级,这时电子在离核最近的轨道上运动,当受热或光照射,原...  相似文献   

10.
第一章 氧 分子和原子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是一种元素 D.空气是一种化合物 C.空气是几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D.空气是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2.下列现象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氢气和氧气混合 B.氧气变成淡蓝色液体 C.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碳酸氢铵逐渐  相似文献   

11.
李于丹 《云南教育》2003,(11):27-28
一、氢气的性质1.初中化学55页检验氢气纯度,按教科书图3-12的方法收集氢气,试管里的水排不完,当把装满氢气的试管从水中取出,移近酒精灯火焰时,水会流下,有时如何操作不好,会使酒精灯火焰熄灭,另一方面氢气比空气轻,试管倾斜,试管里会逸出少量氢气,有时点不燃氢气。如图一所示。改进方法:经过多次实验证明,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氢气,试管口平行移近火焰点燃氢气,这时如果试管里有水,不会使酒精灯火熄火焰熄灭,试管里氢气容易点燃。如图二所示。2.初中课本208页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5g锌粒和约占试管容积13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与多少氧化铜…  相似文献   

12.
利用极化曲线技术、电化学阻抗测试技术、扫描电镜和表面能谱等方法.研究了Q235钢在不同湿度的两种青海盐湖边盐渍土壤中的腐蚀行为.试验结果表明,湿度对Q235钢腐蚀的影响显著.随着土壤湿度的增加,Q235钢在盐湖盐渍土壤中的腐蚀速率也增加,当含水量增大到10%~15%时.腐蚀速率达到最大,然后腐蚀速率随着湿度增加而减小;Q235钢在这两种盐渍土壤中,在同一湿度时,盐含量高的土壤腐蚀较快.  相似文献   

13.
"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既是教师的演示实验,又是学生的必做实验.在做该实验时,要先通入一段时间的氢气以排完试管里的空气,然后才能加热氧化铜,但氢气何时能排完试管里的空气则很难把握.在这一步操作中,如果通入氢气的时间过短,则加热时极易引起试管爆炸;如果通入氢气的时间较长(为求安全,大多数操作者在实验时都是这样做的),则较多的氢气直接排入空气中又极易发生燃烧(尤其是在学生实验时).另外,实验结束后用来冷却铜的较多氢气也直接排到了空气中,这就进一步增加了教室、实验室里的不安全隐患.该实验很有改进的必要.  相似文献   

14.
为获得高当量比甲烷预混燃烧特性,利用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研究本生灯甲烷/空气富燃层流预混火焰中氢氧自由基(OH)和一氧化氮(NO)的分布。结果表明:OH主要分布在火焰扩散层锋面两侧,火焰顶端基本无OH分布;当量比φ<1.31和φ≥1.31时本生灯富燃预混火焰外部扩散层分别以0.5 s和0.4 s为一个周期不断收缩膨胀;层流燃烧速度随当量比增加而减少,当φ=1.10时为最大燃烧速度33 cm/s,当φ>1.50时,层流燃烧速度基本保持不变,维持在15 cm/s左右;在火焰顶端存在强烈的负拉伸作用,负拉伸率的绝对值随着当量比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其中火焰拉伸率是影响层流燃烧速度测量误差的主要因素;对立体火焰结构研究发现,φ=1.54时在火焰扩散层内部发生局部熄火现象;对火焰中NO的分布研究发现,NO主要分布在火焰内锥外部的扩散层,工程应用时应尽量减少火焰扩散燃烧区域的分布,以降低NO的排放。  相似文献   

15.
初中化学课本对一氧化碳的可燃性、氢气的燃烧及氢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爆炸两个实验只作了梗概的叙述,本文拟详述这两个实验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6.
金属与水的反应照教材的装置和方法去做,往往效果不好。首先空塑料瓶盛3/4的水,用手挤压瓶子,排出的是一部分空气,塑料瓶中的空气不能排尽。在此瓶中制取的气体是空气和氢气的混合物。取下塞子,很快用手指堵住瓶口,并将瓶口迅速移近火焰,可能听到的是尖鸣声,甚至有发生爆炸的危险,根本看不到氢气燃烧产生蓝色火焰的现象。笔者就地取材,改进和更新此实验装置,经多次试验,操作简便、安全,现象明显。如加采用,定保此实验成功。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室内湿度配比的方法研究了空气和土壤湿度对南瓜实蝇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相对含水量和空气湿度等有关湿度方面的条件对南瓜实蝇蛹的羽化和成虫的存活有显著影响.相对含水量在20﹪-60﹪之间蛹的羽化率较高,当土壤相对含水量达到100﹪时,南瓜实蝇蛹不能羽化.1日龄蛹经干燥处理8d后羽化率降低至28.89﹪.空气湿度对成虫存活也有显著影响,随着干旱和高湿胁迫时间的延长,成虫的死亡速率逐渐加快,但是干旱条件下的抑制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8.
1.发光、火焰、火星。发光是固体物质微粒被灼烧的结果,如镁条在空气里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火焰是指可燃性气体燃烧的结果,受热时能够产生可燃性气体,固体或液体燃烧时一般都能产生火焰。如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硫磺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实际是硫磺受热时变成的硫蒸气在燃烧。火星一般是沸点很高的固体燃烧产生  相似文献   

19.
现行初中化学教材中要求识记燃烧现象的物质有木炭、硫、磷、镁带、细铁丝、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8种,记住这些物质的燃烧现象,关键是要抓住规律、进行对比记忆。 一、记忆内容及顺序 第一点:发出火焰或光的颜色和强弱; 第二点:放出热量(物质燃烧都放热); 第三点:生成物的特征(包括颜色、状态、气味及化学特性)。 按以上顺序记忆,条理清晰,便于比较和牢记。 二、火焰或光的颜色和强弱的记忆 燃烧时发出火焰的物质有硫、氢气、一氧化碳、甲烷,它们在空气中燃烧的火焰颜色恰好都是蓝色,只是深浅、明暗不同。 在空气中燃烧:…  相似文献   

20.
中学化学实验过程的思维培养必须根据化学教学的要求,努力培养、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素质的四个属性,即“敏捷性、严密性、整体性和创造性。”   例如做下列实验:   实验前先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开始时,先关闭活塞a,并取下烧瓶B;向A中加入一定量浓度适当的盐酸,产生氢气。经必要的“操作”后,在导管的出口处点燃氢气,然后如图所示套上烧瓶B,塞紧瓶塞,氢气在烧瓶中继续燃烧。用酒精灯加热反应管D中的还原铁粉,待B中氢气的火焰熄灭后,打开活塞a,气体通过反应管D进入试管E中,使酚酞试液呈红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