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猴王出世》是一篇古代白话文,教学中教师应用品读文章细节的方法,引领学生感悟石猴这一人物形象;通过创意再现的方式,体会课文中神奇有趣的内容;通过勾连原著点评,为课文和原著搭起了一座桥梁,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略读耶? 精读耶?——关于《猴王出世》一课教学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全国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观摩活动上,五年级略读课文《猴王出世》一课的教学很有语文味,反响强烈,却与特等奖擦肩而过,引来许多老师的不解,更引起了众多老师的关注、思考与讨论。本刊现将王春燕老师执教的《猴王出世》一课的教学实录和一些专家、教师的评析、意见一并刊发。我们希望广大读者能从王老师的课中得到"怎样才能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的启示,又能从中引起"怎样准确地把握略读课文教学目标"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一日,上完《石猴出世》一课,孩子们都被文中那只果敢的石猴所吸引,为文章韵味十足的语言所感染。恰巧,见一学生的桌上正放着一本《西游记》原著。我信手一拿,问道:"同学们,《石猴出世》选自名著《西游记》,但是与原著略有不同,你们想不想知道原著中是如何描写这只石猴的吗?"  相似文献   

4.
一、单元专题导读,指导学习策略师:大家一定听过、看过孙悟空的故事,你知道孙悟空的故事出自哪本书吗?生:《西游记》。师:请大家翻到课文目录看第五组。我们将要学习的这一组有4篇课文,其中一篇课文选自《西游记》。你知道是哪篇课文吗?生:《猴王出世》。师:让我们再来看看其他三篇课文的出处。(出示课件:课文出处)师:本组的课文全部出自名著,你对这几部名著有哪些了解?生简略介绍对四大名著及《史记》  相似文献   

5.
《我和祖父的园子》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亲情依依"主题内的一篇讲读课文。无独有偶,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组"童年"中有一篇略读课文,题目叫《祖父的园子》。这两篇课文均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第三章。这篇文章在表达方式上有它独特的魅力。文章的语言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教材中,写人的课文占很大比重。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为例,《再见了,亲人》《金色的鱼钩》《桥》《将相和》《草船借箭》《猴王出世》《人物描写一组》《刷子李》《金钱的魔力》《晏子使楚》《半截蜡烛》等12篇课文,都可大体归人写人一类,占整本教材篇目的2/5,足见写人课文的分量。教好写人的课文,实在不可小视。  相似文献   

7.
【前面的故事】话说石猴勇闯水帘洞之后,做了猴王,天长日久,忽然忧及生命无常,立志寻访神仙,修炼道术,以跳出轮回,长生不老。他历经险阻,终于找到一个世外的神仙须菩提祖师,祖师收下了他,并给他起了个名字,叫做孙悟空。经过多年苦修,孙悟空不仅学得长生之法,还学会了七十二变和筋斗云。后来他回到了花果山,剿灭了多年来欺压群猴的混世魔王,重整山林,收伏了七十二洞妖王,还用法术从傲来国摄来了许多兵器,众猴每日操练,一派热闹景象。但猴王却有了新的烦恼……  相似文献   

8.
点评:猴子调皮却很少出格,因为猴王在管束它们,猴王不会混在群猴之中,通常它独坐在大树或岩石顶端,是猴群的领袖。猴王为显示它与众不同的地位,除了占领制高点外,还会把高高翘起的尾巴弯成“S”状,犹如一把至高无上的权杖。  相似文献   

9.
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选编了《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等四篇关于中国古典名著中的精彩选文。这单元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古典名著,单元语文要素有两个,分别指向阅读和习作。指向阅读的语文要素是"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红楼春趣》作为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自然承担着迁移运用前面学习的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这一任务。笔者认为,教师应立足文本特点,紧扣学生实际,从"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关注《红楼春趣》‘趣’在何处,聚焦宝玉人物特点"展开教学,可通过灵活运用"猜读,跳读,多重阅读"等阅读方法实现对课文理解由粗放到基本到精准的目标,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从而更好地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相似文献   

10.
一、教材分析苏教版教材从四年级下册起,课文依照一定的主题组织单元。《莫高窟》是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它与《黄山奇松》、《黄果树瀑布》共同构成本单元的主题——"祖国各地"。(一)关于莫高窟莫高窟又称千佛洞,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  相似文献   

11.
<正>《草船借箭》是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的课文。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它和《将相和》《景阳冈》《猴王出世》编排在同一个单元,旨在使学生明白任何事情的发生、发展都有它的前因后果。因此,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应特别注意文本内容的逻辑,理清文章前后的联系,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相似文献   

12.
说教材:《触摸春天》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真切地描写了一个叫安静的盲童在春天充满花香的早晨竟然捉住了一只蝴蝶,并将蝴蝶放飞  相似文献   

13.
一、教学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莲叶青青》是苏教版语文4年级(下)第5单元第17课的内容。本单元课文围绕"爱是人世间伟大而真挚的情感"这个主题展开,包括三篇精读课文《莲叶青青》、《萧山杨梅》、《地震中的父与子》,一篇略读课文《母亲的呼唤》和一个《语文百花园》。通过这五篇课文的学习,让四年级的学生们充分理解并感受爱的伟大与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语文教材编入了部分古典名篇名段,如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课文《将相和》《草船借箭》《猴王出世》《晏子使楚》《“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临死前的严监生》等等,这些名段教学的关键是帮助孩子了解名著。引领孩子走近名著,去体验阅读名著的快乐,进而激起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正先看一段课堂实录。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讲——《猴王出世》!在家读熟了吗?你们不读出味道,我是没兴趣讲的!生:读熟了!师:问!本文四个自然段,讲了关于猴王的哪四件事?张旭升你说。张旭升:第一件事是花果山上有一块石头,那块石头……师:拜托,我们说的是猴儿,不是蜗牛耶。你能不能用一句话给我说明白了?张旭升:第一件事是花果山上石猴出世。  相似文献   

16.
<正>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以“走近中国古典名著”为主题,编排了《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四篇课文。编者意在通过这几篇课文带领学生走近中国古典名著,初步学会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产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这是小学阶段第一次集中安排古典名著的学习,除《草船借箭》是根据原著相关内容改写外,其余几篇均是原著节选,其中有些语句对五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17.
一文本解读台湾作家管家琪的童话《从现在开始》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本单元课文围绕"友好团结"这一主题编排,从学会欣赏别人、互相帮助、珍惜友情、尊重别人的生活方式等多个层面诠释了这一主题。课文《从现在开始》采用童话形式讲述了猫头鹰和袋鼠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招来"民  相似文献   

18.
有次,某动物园新修一座猴山,想逮一群猴子放到猴山去供人们观赏,便跑到四川的南山去捕捉。 要捉一群猴子是不容易的,因为每群猴子中有个猴王,它们成群活动或寻觅食物的时候,总是派一只哨猴爬在最高处的树梢上放哨。  相似文献   

19.
正《我和祖父的园子》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选自萧红的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第三章第一篇。这篇课文以朴素诗化的语言,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作者在祖父的园子里看到的、感受到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祖父的深深的怀念和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初教这篇课文,自以为对"园子"有较深的了解,然而读过《呼兰河传》,看过《落红萧萧》的书、电影后,我对这篇课文又有了不同的理解和感悟。  相似文献   

20.
<正>《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是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全是赞颂名人可贵精神品质的,另外三篇分别是《海伦·凯勒》《二泉映月》《郑和远航》。《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篇课文与其他三篇课文以及以前学习过的众多写人记事类课文有显著不同,它篇幅短小,就短短四个自然段,描述了司马迁忍辱负重的一生。其中最能突出文章中心,表现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图强的是第三自然段,作者也只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