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从新媒体方式及特点着手,总结新时代的传播方式给传统纸媒体的冲击和机遇,以期为传统纸媒体的转型提供参考。新媒体的出现把人们带入了"微时代",对传统纸媒体带来了巨大影响,同时也为其带来了机遇。个人博客、微博和微信等新兴媒体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其优势令其在当前信息传播中成为主流。  相似文献   

2.
宋春蕾  徐光兴 《新闻界》2012,(11):72-75,80
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是个人与社会相互作用的生命周期过程,新媒体时代,青少年的同一性危机主要表现为个人同一性与集体同一性危机、探索与承诺危机等等。青少年的媒体素养教育需要全社会参与,在青少年接受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进行。  相似文献   

3.
高方 《传媒》2014,(21)
正本刊讯(记者高方)11月14日下午,由中关村数字媒体产业联盟和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4中国新媒体创新年会"在北京举行,年会是第七届新媒体节的重要板块之一。来自国内新媒体产业界、互联网业界、传统媒体行业和相关行业的近200位专家参加了大会。中关村数字媒体产业联盟常务副理事长王斌为大会致欢迎辞。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副院长曹三省、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沈阳等新媒体领域学者在大会上分别做了题  相似文献   

4.
21世纪以来,经济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提高、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各种新媒体不断出现并得到迅猛发展。新媒体的出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同时也反映了时代的要求,社会在进步,人们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新媒体的出现顺应了这种时代的要求,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内涵,与此同时,新媒体的日益壮大也给传统的电视媒体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使电视媒体与新媒体更好地融合发展,实现优势互补是目前急需解决和探讨的问题。本文主要是对电视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模式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5.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社会化媒体的出现,高校的媒体环境逐渐新媒体化。目前,高校校园新媒体的发展面临着数量多而庞杂、运营程度不深、活跃程度不高、组织构成单一、运营制度不完善等困境。在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和视频媒体平台火热的新媒体背景下,校园媒体可以以进一步整合新媒体资源、建立"两微一空"新媒体矩阵、打造特色模式和完善媒体制度等方面作为发展出路。  相似文献   

6.
主持人语:以"数据想象力"为主题的2016新媒体创新峰会于2016年4月13日圆满落下帷幕,峰会旨在通过聚焦大数据,引爆DT时代的媒体想象力。会议主要对数据、媒体、移动互联网等领域的创新与发展进行探讨和交流,此峰会的成功召开对促进新媒体发展与大数据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传统的行业,包括媒体行业受到新媒体、新技术的影响而在不断变革和转型,以适应目前的新环境。本期"新媒体研究"栏目立足新媒体行业发展及大数据应用,重点分析新媒体传播环境下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网络新技术日新月异。基于网络新技术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新媒体凭借自由、开放、分享、互动等优势,将众多用户集中于网络平台。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分流传统媒体受众的同时,严重削弱了传统媒体的主流地位,并深刻影响了传统媒体的经营与发展。面对新媒体带来的巨大挑战,传统媒体因地制宜,纷纷探索适合自己的媒体融合策略和新媒体转型之路。第三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媒体融合发展台长论坛"基于这样的背景,试图探讨媒体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融合过程中的竞合与突破。本文从创新、用户、内容、服务、体制机制、版权保护等六个方面对"媒体融合发展台长论坛"主要内容进行了梳理与总结。  相似文献   

8.
伴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已经进入到信息数字化时代.当前,新媒体也逐渐跻身于媒体的主流行列,发展成为"第五媒体".尽管新媒体具有方便、快捷等优势,然而传统媒体仍然具有新媒体无法替代的功能与价值,在媒体行业中仍旧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与价值,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推动媒体行业的良好发展,需要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彼此间的有机融合.本文主要分析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的现状和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加强融合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2009年是个人媒体跃居主导地位的关键时期,意味着用户本位主义全面确立趋势下一个历史拐点的形成.这对于一直处于广告商意志主导下的视听率研究体系来说,如何有效转换逻辑起点和价值基点,遂成为一个战略性问题.本文对此提出了一个框架性构想和理想状态下的实践思路,认为关键在于如何充分体现并融汇贯通数字化网络新媒体的实时性、互动性和社区性.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通信技术的研发推进了我国传媒行业的发展进程,而新媒体及时更新的信息技术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转变,同时也给传统纸质媒体带来较为严峻的挑战.当前我国的纸质媒体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下经济效益低下,文章通过对比分析新媒体与纸质媒体的优势,研究当前传统纸质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生存现状,探讨地区性传统纸质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牛勰 《新闻世界》2014,(6):67-68
以互联网、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新媒体时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精英人士选择使用新媒体接受信息。新媒体的异军突起,强烈冲击着电视"媒体老大"的地位。面对新媒体的挑战,电视媒体又该如何挽回日益流失的受众?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王薇 《东南传播》2013,(7):120-122
突发事件,由于其突如其来和不可预知,极易引发公众的信息饥渴,因此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往往成为媒体纷争的战场,一方面可以先声夺人,迅速扩大媒体影响力,另一方面可以检验并展示媒体的综合实力。然而,在资讯渠道五花八门、传播网络四通八达的新媒体时代,特别是随着自媒体的崛起,个人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社交网络、手机等自媒体,迅速进行信息传递。从2008年汶川地震的新闻报道开始,新媒体传播对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的突发事件报道就逐步产生着强烈的影响,特别是原先曾经拥有直播利器的电视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也呈现优势不复存在的尴尬局面。以"5.20"福州五一路楼房倒塌的报道为例,通过对不同传播渠道、传播效果的分析,思考在新媒体时代,电视媒体如何更好地进行突发事件报道。  相似文献   

13.
孙静 《青年记者》2013,(23):23-24
新媒体的"新",主要是指传播方式的新,与传统媒体主导受众型的传播方式相比,新媒体是一种受众主导型的传播方式,是点对点、点对面的传播,或者说是多个人对多个人的传播,因此它存在受众面广、时效性强、信息量大、不易检测信息真伪这样一些特点。一般来说,新媒体主要包括网络媒体(狭义)、手机媒体(又被称为继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交互式电视媒体。而  相似文献   

14.
我们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各种新兴媒体不断涌现,对电视媒体的生存空间造成了挤压,电视媒体记者要认清自己承担的责任,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个人价值,以促进电视媒体行业的不断进步。本文重点研究电视媒体记者应该具备的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15.
对于电视媒体来讲,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其带来的不仅是媒体的网络化进程,更重要的是电视媒体与新媒体之间已经形成了"合谋共荣"的格局.基于两者的优势,电视媒体正在与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形成一种紧密合作的架构,以求全面提高电视在新媒体时代的竞争力.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种策略.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的媒体行业受到了"新媒体"的冲击,虽然在"新媒体"传播定位上与传统的纸质媒体、电视媒体不尽相同,但是也对传统的"融媒体"转型升级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挑战课题。本文立足于研究传统媒体新闻编辑在"新媒体""融媒体"背景下的转型,意在揭示出一条有效的传统新闻媒体"融媒体"发展路径,并希望籍以此文,更好地促进媒体传播研究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时代已经来临.新媒体给传统电视媒体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电视媒体的转型升级刻不容缓.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媒体时代电视媒体的发展现状,然后以央视纪录频道为例,分析电视媒体转型的成功经验,提出电视媒体转型升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新媒体的视角,通过问卷调查研究校园媒体给大学生参与勤工助学及培训带来的影响。研究表明,相比海报、横幅等传统媒体宣传方式,在岗学生更加关注社交软件、校园网站等新媒体上获取的勤工助学信息;通过新媒体关注勤工助学信息的学生薪酬更高,对勤工助学的薪酬也更加满意。对于学生,通过勤工助学,不仅能够获得收入用于支付生活支出,同时能够充分利用时间、锻炼个人能力。对于用人单位,利用新媒体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培训的可能性,保障勤工助学岗位正常运作,最终实现勤助育人。  相似文献   

19.
纸质媒体还有明天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逐一驳斥了纸质媒体具有的所谓"优点",指出在便携性、权威性、真实性经济性、阅读习惯、健康影响、保存性等方面,新媒体其实具有更多的优势.作者引用了大量的数据、事实论证了纸质媒体在迅速衰退,认为新媒体在不断进步与完善,而纸质媒体已经没有技术飞跃的可能,新媒体的许多优势是纸质媒体永远不可能具备的,因此,纸质媒体会在50年至100年内消失.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县级媒体也逐渐发展起来,新媒体作为我国的新兴行业,在行业中占据一定的地位,随着我国县级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相互融合,给县级媒体带来了发展机遇,县级媒体既可以实现多途径传播,又可以创新发展其体制机制、传播理念、经营模式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