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制新闻报道是指各新闻媒介对社会生活各方面新近发生的与法制相关的、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报道。具体包拒宣传立法、行政执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法律服务和法律教育与研究等多个方面。如今,法制类节目或栏目已经成为我国法制宣传的重要园地,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生动教材,法制新闻报道在普及法律知识、传递法制信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国媒体的法制宣传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中突出的问题就是使用法律语言时经常出现失范现象。  相似文献   

2.
彭真同志曾经指出,现在我们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按法律办事,还和尚打伞——无法无天那还行啊?光靠路线、方针、政策不够了,要依照法律办事。宪法、法律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定型化,它是党的,也是国家的,必须依法办事。彭真同志的话,说明了法制的重要性。我们的报纸在进行社会主义法制宣传教育方面,应该说还是不够的,今后  相似文献   

3.
法制宣传是一个涉及面广、可读性和专业性都很强的领域,一家报纸要想把法制报道办出水平。一定要开设专刊作为平台,配备熟悉法制知识的常业人才作为保持,进行“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深度开拓和精品生产.这样才能有更大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但现在不少报纸只限于在综合新闻版发一些法制新闻,有的报纸甚至片面地将法制新闻等同于凶杀血腥的社会新闻,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法制新闻大量出现在各级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等新闻媒介上。这是我们国家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大受众学法、用法的客观需要。大量的法制新闻报道,确使广大群众受到一定的法律知识教育。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对法制新闻宣传法律的目的性还不够明确。为了吸引受众,迎合某些受众的低级庸俗趣味,热衷于报道暴力、凶杀、色情等反面案例,往往在案件的情节和犯罪行为的细节上下功夫,向一些粗劣卑俗的通俗文艺看齐,离开了法制新闻宣传报道的正确轨道,致使一些受众对庄严的法律产生疑虑、迷惘,造成了不应有的负效应。尤其是对青少年的键康成长产生了不良影响,甚至一些犯罪分  相似文献   

5.
杨春兰 《传媒》2006,(2):53-5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出版管理条例》的规定,受新闻出版总署报刊管理司和司法部法制宣传司的委托,中华全国法制新闻协会从2005年9月开始,对中央和地方37家法制报纸进行了一次质量检查。抽查结果显示,全国法制报纸的三大特点与七项不足并存。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看到报纸日渐注重法制宣传,十分欣喜。但又觉得法制报道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湖北某报刊登的《周云长坐上被告席》一文,写周乡长单方毁合同,侵犯专业户,终于坐在被告席上。该文写作手法不错,问题是对“被告”的理解不够准确。被告人,单就民事案件而言,它和原告人统  相似文献   

7.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法制报纸40多家,刊物30多个。这是我国新闻战线上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开展法制教育和法制宣传的重要阵地。怎样利用这一阵地,搞好法制新闻的报道工作呢?我以为应注意以下四点: 一、要抓住法制的角度。就是说,在采写时,首先要与法联系,然后选择写稿的角度。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了一种犯罪或是一种违法行为,在报道时,必须进行分析研究,选择与法律的联系。既可报道选择其违法或犯罪的根源,也可报道其落入法网的罪恶;还可报道司法人员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的精神等。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1985年上海东方电视台《法律与道德》栏目的创办,法制节目在接下来的这些年中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如《今日说法》、《法治进行时》等一系列法制节目。但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法制类电视节目也不可避免地遭遇了现实困境,除了品牌影响较大的几个法制栏目外,大多数法制类节目的状态都处在勉强维持播出的水平,存在着一些普遍的瓶颈问题。(一)法制类电视节目目前发展瓶颈问题1.法律性与商业性之间的矛盾与口头宣传、读书等不同,媒体的法制宣传对可视性、可读性更为注重,会对具体案例进行运用,且必须注  相似文献   

9.
广播电视法制宣传是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知识、记录法治进程、推进法制建设,弘扬社会正气、威慑犯罪行为的崇高使命。这些年来,随着各种法制节目、栏目及频道的创办和开播,广播电视法制宣传蔚为火热。这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法制类节目,密切联系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进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法制宣传与法制实践相结合,坚持法制宣传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和舆论氛围,为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应该看到,广播电视法制宣传还存在着教育引导不够,法理分析肤浅,  相似文献   

10.
杨春兰 《传媒》2006,(2):53
本刊讯(记者杨春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出版管理条例>的规定,受新闻出版总署报刊管理司和司法部法制宣传司的委托,中华全国法制新闻协会从2005年9月开始,对中央和地方37家法制报纸进行了一次质量检查.抽查结果显示,全国法制报纸的三大特点与七项不足并存.  相似文献   

11.
法律是国之根本民之需求.近些年来,新闻媒体加大了法制建设的宣传,纷纷开办法制频道和法制专版,专刊,法制宣传做得有声有色.  相似文献   

12.
走出法制报道的误区史占旗法制报道向为读者所关注,受众多,社会性强,且具有一定的可读性,因而成为社会新闻的主要热点之一。不过,法制宣传还有较强的政策性和导向性,编辑和记者应认真谨慎、正确把握,决不可马虎从事、随意为之。然而,从一些法制类报纸和法制版面看...  相似文献   

13.
普及法律知识,进行守法教育,是我们报纸宣传的一项经常而又重要的任务,从广义来说,这也是法制建设的组成部分。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强,报刊上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也有了相应的加强和改进,通过年度新闻评奖活动我们可以看到,每年都有一批优秀的法制新闻作品出现,这篇《猫猴马引出的“官司”》,就是我省1991年度涌现出的一篇比较出色的法制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发展,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法制有了密切的联系.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法制类报纸如雨后春笋般地创刊发行.这种现象反映了我们国家在走向现代化过程中,广大国民对实行民主和法制的渴求,对法律知识和社会主义法制观念的渴求.办好法制类报纸,要研究的问题很多.本文仅从“坚持导向性、突出权威性、把握可读性、强调服务性” 这四个方面、作初步的探讨.1、坚持导向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依法制国观念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强地意识到应该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越来越渴望多掌握一些法律知识来武装自己。在这样的趋势下,传媒已经逐渐担当起了普法的重任,受众对法制节目的迫切需求,也被大多数地方报纸敏感地捕捉到,很多报纸相继开办了"情与法"、"法官在线"、"法制新闻"……一系列法制类栏目,并且获得较大的影响。但是,地市级报纸的这些法制类栏目应该怎样才能更加吸引读者,并继续做大做强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6.
<正>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对依法治国理念进行了全面阐释,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必须坚持走"法制之路"。基于此,档案工作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不断拓宽档案法制宣传道路,促使档案法律贯彻于档案工作,进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一、档案法制宣传的必要性在依法治国背景之下,档案事业的发展必须坚持走法制道路,要能够善用特定的时代机遇,促使档案事业稳健、良性发展。在档案法制宣传过程中,《档案法》宣传  相似文献   

17.
通过开展档案行政执法工作,纠正了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一些违法行为和现象,使人们的档案法制观念得到了普遍增强,社会档案意识有了进一步提高,保证了档案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一、强化档案法制宣传工作,增强档案法制意识强化档案法制宣传,增强全社会档案法制意  相似文献   

18.
谈电视法制节目的个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电视在各类媒体中 ,以其生动形象、具体直观的优势 ,成了法制宣传的排头兵。在新闻时事类节目或焦点类节目中 ,总有一些以不同的手段 ,从不同的角度涉及到“法制”的内容 ;而那些对新近发生的大案、要案的报道 ,或是对某种违法行为或现象的揭露批判 ,其落脚点都是在提高人民法律意识 ,捍卫法律尊严上 ,并或多或少地表现出“法制”的内涵。在实践中 ,这类以普及法律知识 ,分析案件前后的法律意义 ,为电视观众提供法律服务为宗旨的社教类节目逐渐表现出其个性 ,形成了独特的报道规律。业内人士将其名之为“电视法制节目”。这类节目在不断的实…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法制建设。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在社会各个领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有关法律的新问题,这就需要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来调节社会关系。因此对广大群众进行普法宣传教育,是新闻单位的一项重要工作,法制报道近年来也逐渐占据了媒体的重要位置。《运城日报》作为一张基层报纸,不具有《民主与法制》的全局性宣传视角,  相似文献   

20.
法律用语是用来表达一定法律概念的专门词语,不允许有一点差错。但是,目前在有关法制的宣传报道中,这样的差错时有出现,这就严重地影响了法制宣传的效果。试举数例加以说明。一、“刑具”与“戒具”。《人民日报》一九八○年九月三日所载《菏泽地区积极培训公安干警》的消息中说:“鄄城县公安局下属一些派出所,过去有滥用刑具的现象,地、县公安机关虽多次提出批评,但未能制止。通过这次训练,提高了公安干警依法办事的自觉性,自去年以来,没有发生滥用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