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学校教育是新生一代学习社会性别文化、性别态度和性别行为的重要场所。要实现社会性别公平,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途径。但是,学校并非天然的性别公平环境:它既可能通过传递性别偏见、形成性别刻板印象和性别歧视,从而成为产生性别不平等的重要根源;又可能通过传递性别平等的信息和观念、形成性别平等的信念和相互尊重的理性态度,从而成为促进社会性别公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促进高等教育性别公平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中的性别平等有赖于男女平等的整体实现,它不可能脱离男女两性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家庭等领域的不平等而单独实现。教育中性别偏见和歧视的消除,同样依赖于男女平等实现的程度和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因此,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贯彻国策精神,内化国策意识,从而进一步发挥其在促进教育公平、优化教育结构、培养高素质女性人才、传播男女平等观念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性别文化观念影响着男女两性数学能力的培养和形成过程.女性和男性的不同心理、生理特征和数学本身的学科特征,并没有造成两性数学能力差异.促进数学能力性别平等的对策有:继续扫荡“传统性别观”的残余,加强女性的数学教育,建构性别平等的社会性别文化.  相似文献   

4.
刘忠华 《考试周刊》2007,(37):33-34
教材是知识读本,是社会的重要文化产品,还是社会性别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特别是语文教材,承载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和优秀传统,对于提高人的文化素养有着巨大作用,同时还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两性观念。语文教材中的性别文化虽已有研究者关注,但仍未能引起教材编写者的足够重视。通过对近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科书中女性形象的统计与分析,我们发现教材中的性别偏见仍未消除。因此,关注性别平等,体现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现代意识、民主平等的理念,应该是今后编写语文教材时特别注意的。  相似文献   

5.
性别平等是教育民主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就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来说,教育真正意义上的性别公平还是没有完全实现的。女性教育一直在发展,这也是我们国家教育不断取得进步的一种表现。希望通过对民国时期一小段时期的广州西关一带的女子教育的意义研究来重证女子接受教育的意义和作用。也希望社会各界能脱离传统文化性别偏见和社会性别偏见,能客观平等看待女子接受教育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6.
性别平等是教育民主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就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来说,教育真正意义上的性别公平还是没有完全实现的。女性教育一直在发展,这也是我们国家教育不断取得进步的一种表现。希望通过对民国时期一小段时期的广州西关一带的女子教育的意义研究来重证女子接受教育的意义和作用。也希望社会各界能脱离传统文化性别偏见和社会性别偏见,能客观平等看待女子接受教育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7.
以凯里学院为例,结合女性学、教育学和体育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审视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教学体系,研究发现体育教材内容、师生课堂互动以及校园体育文化各个方面存在性别偏见和两性不平等现象,并提出推进两性平等的体育教育改革措施,以期为实现性别平等的体育教育探索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更为加快推进体育教育的民主化进程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社会性别理论是妇女运动发展和女权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它关注男性与女性的社会性别差异和两性不平等问题,并由此深入揭示了这种差异和不平等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制度根源。社会性别理论的价值追求在于从两性平等开始的社会平等、社会公正和社会和谐。这一理论在西方的思想界、学术界和实践领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西方,社会性别理论对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践的影响也日益明显,已深入到国家各项立法、政策实践和社会管理活动之中。在我国,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对社会性别理论这一重要的社会观念和分析工具还了解不多,因此,有必要首先将社会性别理论纳入我国法学教育理论视野,逐步在立法及司法实践中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9.
儿童角色游戏的社会性别文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咏 《教育导刊》2005,(3):11-14
一、问题的提出 在女性主义研究中,与表示男女两性生理差异的"性别"(sex)相对,用"社会性别"(gender)表示社会基于男女两性差异而赋予他(她)们的不同期望、要求和限制.社会性别反映了社会文化对男女差异的理解,反映了社会文化对属于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的约定.因此,社会性别是社会文化积淀形成的结果,由此便形成了一定社会的性别文化.社会性别文化是一定社会中的男性或女性在社会文化中所共享的群体特征、行为方式、社会作用及象征意义等.从社会性别文化的角度去考察社会现象,是一种指向性别平等和性别公正的观念和思维方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研究意识.  相似文献   

10.
性别刻板主要指对男女两性的性格、形象、智力、社会分工的定性化。社会性别差异及性别的刻板印象,并不是生理方面的必然结果,而是被社会文化所赋予、培养的结果。^[1]大众传媒既是一种商业,也是一种社会文化,无论从哪一方面说,它都不可能脱离性别的刻板印象而存在。许多研究表明,大众传媒没有平等地对待男女两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