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国家对民办学校实行鼓励和保护态度,地方政府对民办学校实行扶持和帮助政策,民办学校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在繁荣的景象背后,出现了一些不和谐因素,校园文化中出现了对立与冲突。这些不和谐因素,有的表现在学校的价值观和理念方面,有的表现在学校的制度文化方面,有的表现在学校的管理行为方面,有的表现在教职工行为和活动方面,有的表现在物质方面,有的表现在精神方面。这些对立冲突与和谐社会对教育的要求相违背,这些不良的校园文化背离了教育的宗旨,违背了教育规律,对教育的异化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国家对民办学校实行鼓励和保护态度,地方政府对民办学校实行扶持和帮助政策,民办学校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在繁荣的景象背后,出现了一些不和谐因素,这些不和谐因素,有的表现在学校的价值观和理念方面,有的表现在学校的制度文化方面,有的表现在学校的管理行为方面,有的表现在教职工行为和活动方面,有的表现在物质方面,有的表现在精神方面。不良的校园文化背离了教育的宗旨,违背了教育规律,对教育的异化起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些不良的校园文化与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在校园内冲突、对抗、碰撞。如果对民办学校自身体内的先天性问题没有清…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国家对民办学校实行鼓励和保护态度,地方政府对民办学校实行扶持和帮助政策,民办学校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在繁荣的景象背后,出现了一些不和谐因素,校园文化中出现了对立与冲突。这些不和谐因素,有的表现在学校的价值观和理念方面,有的表现在学校的制度文化方面,有的表现在学校的管理行为方面,有的表现在教职工行为和活动方面,有的表现在物质方面,有的表现在精神方面。这些对立冲突与和谐社会对教育的要求相违背,这些不良的校园文化背离了教育的宗旨,违背了教育规律,对教育的异化起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些不良的校园文化与健康向上的…  相似文献   

4.
学习不良青少年往往存在社会行为问题,主要表现在社会性、孤僻性和攻击性三个方面。造成这些社会行为问题的原因主要有社会环境、家庭因素、教师方面的因素和个体自身因素。矫正学习不良青少年社会问题行为的对策、方法。  相似文献   

5.
学习不良青少年往往存在社会行为问题,主要表现在社会性、孤僻性和攻击性三个方面.造成这些社会行为问题的原因主要有社会环境、家庭因素、教师方面的因素和个体自身因素.矫正学习不良青少年社会问题行为的对策、方法.  相似文献   

6.
学习不良青少年往往存在社会行为问题,主要表现在社会性、孤僻性和攻击性三个方面。造成这些社会行为问题的原因主要有社会环境、家庭因素、教师方面的因素和个体自身因素。可以通过一些对策、方法来矫正学习不良青少年的社会问题行为。  相似文献   

7.
单昭娜 《新疆教育》2012,(17):110-110
幼儿3岁前基本上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在此期间,由于家庭、社会环境以及教育中某些不良因素的影响,或由于幼儿自身身心发展出现的某些障碍未能及时得到妥善的消除等原因,幼儿会表现出一些品德方面不良的行为习惯,如好哭、说谎、胆怯等,小班幼儿表现尤为突出。小班幼儿争抢攻击行为对同伴和集体的学习、生活妨害最大,假如争抢行为不及时矫正或老师的教育方法不得当,这些孩子很可能成为“问题儿童”。笔者尝试运用正强化理论矫正小班幼儿的争抢行为作了一点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学习不良小学生的问题行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问题行为,是指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出现的那些妨碍本人身心健康成长,同时也给学校、家庭、社会带来某种不良后果的行为。学习不良小学生有持续的慢性低水平抑郁、不适应感、孤独感、挫折感、过分依赖和低自尊等现象。对学习不良小学生来说,学校本身就是一种压力因素,体验到不断增长的压力,会影响学习不良小学生的心理与行为,而且学业失败更会加剧学习不良小学生的心理与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9.
论大学生公德行为的失范与矫正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道德知识和道德行为的不对称,是当代大学生公德行为失范的主要特征,它根源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心理以及其自身认识等方面因素。逐步纠正这些失范行为,要从教育、管理、法制和环境诸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教育自身的和谐发展主要表现在和谐办学和学校的和谐发展上。我们注重客观、科学,理性地对待教育问题和教育行为,让学校能够按照自身的特点,按照内在的本质规律,实现自主和谐发展。作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做到不感情用事,不过度干预,不用个人意志取代学校发展规律,注重理性对待教育问题,对待教育现象。  相似文献   

11.
劳凯声 《教育研究》2024,(2):134-146
公共服务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模式,也是解决社会民生问题的实际行动。民办学校的分类管理改革推动了不同类型民办学校法律身份和主体资格向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导致其所供给的教育服务出现分化。由于不同民办学校均须遵循公益性的要求,因此,营利性民办学校供给的私人服务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表现为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市场化公益行为。公益性对不同民办学校的公共服务供给有不同的要求,对非营利性民办学校而言,应禁止学校内部的利益分配;而对营利性民办学校而言,在允许分配利润的同时,应遏制过度逐利行为。“社会企业”反映了营利部门和非营利部门跨界的时代潮流,对理解民办学校公共服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民办学校应根据自身情况参与公共服务供给,满足社会一般需要的同时,满足特殊需要群体对教育的自主选择要求。  相似文献   

12.
教师沉默行为:表现、危害、诱因及改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沉默行为主要表现为:学术沉默、道德沉默、政治沉默、习惯型沉默、自我保护型沉默与迎合型沉默。教师沉默行为的危害有:制约学校管理、抑制学术、贻害学生、阻碍教师人际交往、损害教师身心健康、制约教师自身发展。教师沉默行为的诱因有:领导者风格、团队精神、学校组织结构、管理因素、同事、教师个体的人格倾向、教师个人生活经历与不良心理。教师沉默行为改善路径有:实行以教师为本的管理变革、强化以团结与和谐为目标的教师团队建设、丰富以增进教师交流与沟通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教师个体修身养性等。  相似文献   

13.
校园文化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学校树立自身品牌的关键所在。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师生员工的情操,启迪心智,提高素养。应该从精心打造环境文化,缔造精神文化,炼造行为文化,锻造特色文化等几个方面来努力构建和谐的老年大学校园文化,使之成为和谐文化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14.
李菲 《湖北教育》2007,(7):22-22
教育自身的和谐发展主要表现在和谐办学和学校的和谐发展上。我们注重客观、科学、理性地对待教育问题和教育行为,让学校能够按照自身的特点,按照内在的本质规律,实现自主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民办学校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一支劲旅,她有着机制严谨,办学灵活的鲜明特点.弥补了我国公办学校的办学不足,承担了大批因诸多原因而无法就读于公办学校的学生的教育教学任务。但是就近几年民办学校发展来看,情况不容乐观,这主要在于一些民办学校存在着自身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6.
<正>教育不单纯是知识的简单传授,还包括学校文化气质、道德风貌、人文环境、科学氛围对学生思想、行为的熏陶等,校园文化则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良好的校园文化能起到规范学校成员的思想行为,赋予学校以活力机制的作用。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构建和谐校园,加快学校的快速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张永耀 《考试周刊》2012,(92):176-177
课堂是学校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场地.教师是卖行课堂教学和管理的专职人员。但是.学生在课堂中的诸多行为表现并不完全由身处其中的课堂场域和受其引导的教师行为所决定。作为具有鲜活生命个体的学生.其在课堂中的行为表现必然会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和制约。本文通过分析并加以总结,指出学生自身的内在因素,学校制度与教师因素,以及家庭与社会因素是影响和决定学生课堂行为表现的三大要素。为了实现优质的课堂教学和有效的课堂管理.教师理解和把握这三大要素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8.
杜新艳 《考试周刊》2011,(90):206-206
学生学业不良有很多因素,但教师不正确的课堂教学行为和课后辅导行为是主要原因。作者分析了这些现象,并且在优化教师行为方面做了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马骋 《成才之路》2020,(8):24-25
职业中学学生的失范行为不仅会给学生自身带来不利影响,而且会阻碍学校各方面工作的进展,给学校的社会声誉带来影响,甚至给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不和谐的因素。职业中学要抓好德育工作,避免学生失范行为的发生。学校应分析学生的常见失范行为及其成因,并针对性地采取预防策略,遏制学生行为失范现象的继续增加。  相似文献   

20.
《教育文汇》2013,(11):6-6
近日,省教育厅对民办中小学、幼儿园办学行为提出规范审批学校、规范招生行为、规范教学行为、规范安全管理、规范收费行为等五个方面的要求。同时,省教育厅要求各地建立健全民办学校办学过程的监控机制,依法实施年检。对发现存在违法违规办学行为的学校,督促整改或依法处理;对办学指导思想端正、教育教学成绩突出、社会信誉好的民办学校予以表彰奖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