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为一位思想家,李达在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上的贡献,不在于他提出了某些具体的行动计划纲领和政策方针,而在于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较早地提供了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最初求索薛汉伟,孙代尧俄国的赫尔岑有过如下一句名言:我们每次都把新走过的道路的全部经验补充到对过去的理解上。社会主义在经历了20世纪的伟大胜利进军和当前面临的严峻挑战之后,特别是正在经历社会主义体制改革之时,我们深深感到重新认识社会主...  相似文献   

3.
<正> 十四大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可珍贵的精神财富。”这个论断,不是抽象的空论,而是对几十年来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的艰苦奋斗历史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我党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为摆脱外国模式的束缚,独立自主地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而进行的探索是艰辛的,贡献也是卓越的。这一探索再次证明,只有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正确地结合起来,中国才能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5.
中国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程这一专题,是历年老高考考查重点之一。从2007、2008年新课程地区考试来看,也是新高考的重要考点,命题既有客观题,也有主观题,考点主要集中在20世纪50~60年代的探索时期、改革开放、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命题趋势来看,本专题还将是高考的考查重点之一,与当今现实联系密切,要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改革源自打破农业合作化后长期实行的“政社合一”、“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而这个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有一个产生、发展的过程。重温这个过程,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思考和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王廷科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最初探索者。他的探索,对于新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起了先导作用。第一,毛泽东较早发觉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和经济发展战略的弊端,并把“以苏联...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和探讨了邓小平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事业的巨大指导作用,深刻揭示了“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关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是对毛泽东同志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这里就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作一探述。一、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进行经济建设毛泽东一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他说:“任何外国的经验,只能作参考,不能当作教条。一定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本国的具体情况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又说:“一切国家的好经验我们都要学,不管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还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这一点是肯定的。”但是,“学习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教条主义  相似文献   

10.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始了独立自主的现代化进程。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苦创业,巩固人民民主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取得了显著成就。但由于"左"倾错误的发展,社会主义建设遇到了曲折。十年"文化大革命"更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的挫折和损失。经过两年的徘徊,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世界向多极化格局发展、经济全球化加速的形势下,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继续坚定地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关于在这个阶段之后的我国社会主义未来发展阶段的探索,对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独特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党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在党的八大前后已经提出,但八大后不久,这一思想在实践上又被否定了,致使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走入迷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伊始,我党又重新开始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到十四届三中全会,这一理论已经系统化并趋于成熟。这一探索过程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因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无疑离不开建设者的管理,建立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共同完善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包括规则分体系、组织分体系、方法分体系、评价分体系、价值分体系等,这些管理体系的划分都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基础的,具有人文性、科学性、合理性、时效性、先进性等优点,体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的巨大优势。  相似文献   

14.
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艰辛探索,凝聚着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心血,贯穿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之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对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无疑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四五十年代,欧亚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相继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围绕巩固友展社会主义的主题,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前苏联和东欧国家进行过改革,但因没有找到一条根本性的变革道路,致使社会主义成果丧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根本上突破了传统观念、传统模式,使中国呈现勃勃生机,这为其它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借鉴,在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从今年起,把全党全国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在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有系统,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需要学习外国的有益经验,但是又不能生搬硬套,一定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逐步走出一条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道路来。本文仅就什么是现代化以及如何实现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外来文化的小提琴艺术在中国的出现、传播与发展,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必然结果。明末清初时期取消海禁并恢复通商,大批传教士来华,中西文化交流逐渐频繁,为小提琴艺术在中国最初的传播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知识梳理】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时间:1953—1957年。(2)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3)成就:①工业领域: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②交通领域: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武汉长江大桥建成。(4)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相似文献   

19.
20.
1956-1976年间,毛泽东带领全党进行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取得了辉煌的理论建树,经历了不小的曲折,也给我们留下不少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首先,实事求是是必须坚持而不能须臾离开的思想路线。如果坚持了事是求是,在革命和建设中就会不犯东少犯错误,甚至犯了错误也能很快得到纠正;其次,如何处理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经济建设与阶级斗争的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中心,形成了典型的“中心二元论”,“中心二元论”的结果必然是错误的“一元”代替正确的“一元”,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最后,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是一个关系改革前途命运的大局。中国与苏联改革的成与败的分水岭就在于是否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