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今的一些公开课、教学研讨课与真实课堂的反差甚远,课堂教学追求的是表面的浮华和热闹,缺少对实际问题的思考。虽然其中的一些理念可以借鉴,但是他们的教学设计只是形成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表面繁荣景象,在实际教学中的可操作性往往不强。其实,精心打磨的所谓优质课、示范课只是一种呈现教学高度的特例,它未必就适用于日常课堂。我们应呼唤课堂教学早日返璞归真,即呼唤教学的原生态。那么,应怎样构建日常的原生态课堂呢?笔者认为,构建原生态的课堂应做到三点。  相似文献   

2.
镜头一:“家常课” 教师微笑着提问,学生一兴奋就争着发言,吵成一团。因担心“经典的练习”没落实,教师板起面孔,课堂又“凉”了下去。节节课如此“潮起潮落”,凉——热——凉。[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镜头一:"家常课"教师微笑着提问,学生一兴奋就争着发言,吵成一团。因担心"经典的练习"没落实,教师板起面孔,课堂又"凉"了下去。节节课如此"潮起潮落",凉——热——  相似文献   

4.
王芳 《今日教育》2014,(5):48-4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了工具性又哪来人文性。语文课堂姓“语”不动摇。不可丢掉语言文字这个本体,忽视对文本语言的理解、揣摩、积累和应用,对于文本中该抓的就要理直气壮地抓;该咀嚼的地方就要反复地咀嚼。  相似文献   

5.
原生态的艺术追求倡导写作回归真实,这固然是可贵的,但是有两种原生态需要警惕。一是罗列生活,堆积琐碎,  相似文献   

6.
<正>语文的原生态教学,即学习语文的初始形态,是指在语文教学或者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需求、探索精神及表达欲望的本来面目,它是母语创造力的自由释放。对此,笔者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分析探讨。一、引导学生回归课本,培养读书习惯《说文解字》对"朗读"下的定义是:"朗,明也。""读,诵书也。"由此可知,朗读,就是用清晰明亮的声音诵书。《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在"阅读"一节中明确指出:"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这一切都  相似文献   

7.
当阅读教学以某些公开课、观摩课为标准时,阅读教学就失去了本真,成了一个绣花枕头。当前阅读教学的众多诟病,引发我们思考阅读的真实性,阅读教学要不要遵循阅读的规律。于是原生态一词被引进了阅读教学,探究原生态的阅读就是寻求阅读教学的还原,我们应构建怎样的原生态的阅读教学的课堂是本文试图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新作文》2007,(2)
在中央乐团的国庆音乐会上,特邀领唱的是一位被称为“魔喉”的民间歌手阿宝。穿着老羊皮皮袄、扎着白羊肚头巾的阿宝,在一群身着燕尾服、拖地裙的歌唱家的烘托下,金属般的声音,闪电似的穿透力,比一般高音歌手高出八度的音域,构成10月首都艺坛一道别致的景观。而此前,阿宝和山西两位民间歌王石占明、辛礼生举办的“桃花  相似文献   

9.
“新写实”小说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衍生的新兴小说形态,其原生态的写作方式独具魅力。原汁原味的生活素材,不作评价、冷静叙述的表现方式是其创作的特点,探讨人类生存发展问题是其创作的实质。  相似文献   

10.
听过许多公开课、竞赛课、优质课,心中老是存在这么一种感觉:许多课都有粉饰雕琢与故意“作秀”之嫌。要么过分追求课堂气氛,要么过分追求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要么过分追求教学效果。这些课,表面上给人的感觉很好,但总觉得多了一点什么“异味”。精心打造的品牌课堂总是感觉缺少了那么一点自然、轻松、质朴、厚重。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11.
人类在现代文明的今天,越来越感觉到了社会最质朴、最真实、最自然的价值与魅力。唱歌在呼唤原生态,旅游在呼唤原生态,饮食在呼唤原生态……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呢?她是否也需要真实、质朴和自然呢?  相似文献   

12.
女性写作呼唤“女性阅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卫慧棉棉的新写实主义小说属于超前的妇性主义写作,但由于、女性的阅读”尚未成熟,“男性阅读”依然独霸坛,超前的女性写作就只能遭受被误读的命运。  相似文献   

13.
上虞市华维文澜小学新帆文学社创办于2006年9月,有社员20余人,他们在杭渭锋老师的带领下,以生活为学习的课堂,以自然为描摹的对象,崇尚率真而为的"原生态"写作。近一年来,社员已经发表作品50余篇,创造了比较可喜的开端。  相似文献   

14.
15.
新课程实施后,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不难发现许多教学手段跟风学招走形式,训练虚晃一枪不到位,对话简单空乏少真情.为此,笔者认为:课堂教学需要恢复“原生态”,需要还课堂教学之本来面目.因此,“原生态”的课堂要放弃与学生学习无关的赘物,丢弃对学生发展无用的“招数”,做到宜真不宜假、宜简不宜繁、宜实不宜虚.  相似文献   

16.
史春风 《考试周刊》2013,(58):57-57
<正>课内阅读是以教材为阅读材料的在课堂内进行的师生共享的阅读。它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共时性,二是共享性。如何在课内阅读中唤起学生的美感、道德感和理智感,需要师生协作,尤其需要语文教师在课内阅读的教学设计中大胆创新,不拘一格,既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阅读材料,又要启发学生在阅读中培养良好的阅读情趣和思考习惯。一、创设生动情境,唤起学生的审美情感教材中有一些课文或是描写优美的自然环境、人文风情,或是表现特殊环境中的人物形象,或是自由抒发内心的情感。  相似文献   

17.
所谓写作的原生态.是指把笔头指向原生的生活状态。冲破一切虚伪的包装和预设的模式,艺术地展示真实的生活、真挚的情感、真正的哲恩,在作文中写真生活,敢发真情,展示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那么,怎样使写作回归原生态呢?  相似文献   

18.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面对课程改革后语文教学的“热闹”景象,笔者认为:语文教学需要恢复“原生态”,需要还语文教学之本来面目,遵循语文教学之基本规律,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言语智慧,使语文课堂散发浓厚的语文情趣和文化气息.  相似文献   

19.
《庄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说南海之帝名“倏”,北海之帝名“忽”,中央之帝叫“混沌”,他们三人是好朋友。“倏”跟“忽”到“混沌”那儿去做客,“混沌”待他们非常热情。为了报答他,两人对“混沌”说:“人人头上都有耳、目、口、鼻,用来听声音,看颜色,吃饭和呼吸,可你的脑袋是  相似文献   

20.
徐惠君 《湖南教育》2007,(2):29-29,34
面对粉墨登场的小组合作学习,面对纷至沓来的激励性评价,面对眼花缭乱的多媒体课件展示,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杨再隋用简炼的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