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百年夙愿,一朝得偿。2008年8月24日,第29届奥运会圣火熄灭,9月17日,第13届残奥会闭幕。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说:“这是一届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国际残奥会主席克雷文说“这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一届残奥会”。  相似文献   

2.
《新闻世界》2008,(10):114-114
随着“鸟巢”上奥运圣火的熄灭,北京奥运会圆满闭幕,中国政府和人民成功地为世界奉献了一场精彩的体育盛会,相信多年后仍将为世人所谈论。——新加坡《联合早报》25日发表题为《留给中国的奥运遗产》的文章说北京奥运会用与震惊全世界的开幕式同样精彩的闭幕式结束,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已经走向世界。——西班牙《国家报》报道说  相似文献   

3.
“‘三国演义’,太好了。”得知中日韩三家媒体合作进行奥运会报道专版的刊名时,日本《每日新闻》社社长显得十分兴奋,他看着自己的手下说,“等奥运会报道结束后,我们要出版一本关于三方合作报道奥运会的书.就叫《三国演义》。”由于韩国《朝鲜日报》社对《中国青年报》提出的这个刊名也十分满意,三方合作的最后一个也是最为重要的细节终于敲定。  相似文献   

4.
100年前,1908年伦敦奥运会结束后,当时的《天津青年》杂志刊文提出:“中国何时才能派一位选手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才能派一支队伍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才能举办奥运会?”从此.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华民族越来越紧密地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5.
新华社报道,国务院及国台办、港澳办制定的《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和《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台湾记者在祖国大陆采访规定》、《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港澳记者在内地采访办法》自2007年元旦至2008年10月17日施行。2月1日南方周末报道“三规定最关键处。都是其在第6条所做的‘只需征得被采访单位和个人的同意”’。“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上述几类记者在采访时不需向各自的主管部门申请:二是可以按规定离开驻地自由跨省采访”。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说新规定“适用于中国各个省份”。报道透露“中国1980年就批准外国媒体在华开设常驻机构,外国记者不能自由采访,这成为外界批评中国的‘口实”’。  相似文献   

6.
媒体与奥运     
程忠良 《新闻窗》2007,(5):127-127
随着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日益I临近,媒体对北京奥运会更加关注。如何处理好媒体与奥运会的关系,进一步做好宣传报道工作,这是传播媒介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围绕“媒体与奥运”这一主题,在“聚集”专栏里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2008年北京奥运会已经完美落幕,回首《开封日报》的奥运报道,从一年多前开设《奥运来了》栏目,到2007年8月8日“奥运倒计时一周年”精美特刊,从每周一个“奥运前奏”专版到奥运会期间每天至少4个版面的气势非凡的奥运特刊,一路走来,犹如奥运赛场,《开封日报》奥运报道也是亮点纷呈、精彩频现。  相似文献   

8.
体育舆论导向说吕智凡“如何搞好新时期体育报道”笔谈本刊与大连日报合办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神枪手”许海峰为中国人摘得首枚奥运会金牌起,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体育作为一个标志,必将越来越发挥其全方位的作用。从“友谊...  相似文献   

9.
电视介入奥运会,最初的动力来源于人类想超越时空传播体育比赛的渴望。但电视的商业价值很快成为奥运会组织者的兴奋点,电视机构的热情使电视转播权成了国际奥委会的支柱产业,现代的奥运会可以说是电视和体育比赛完美结合的产物。萨马兰奇曾自豪地说:“随着电视介入奥运会,奥林匹克运动的一个新纪元开始了。”《奥林匹克宪章》的第49条明确指出,奥运会现转播播具有娱乐性,作为转播权的惟一拥有者,国际奥委会可以授权承办国组委会负责销售,并与对方收入分成。此外,第49条还对电视台播报奥运新闻做了限制:  相似文献   

10.
人们常说:“新闻是历史的第一章”。2008年注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极其特殊的一年。作为奥运主办城市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持续数年利用电子影像记录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每一个脚步.众多电视人用新闻记录了历史.他们自己同样也构成了历史的一部分.在整个北京奥运会和2008年残奥会的转播工作中.北京电视台屡屡独辟蹊径.推出了一批批独家报道和“不可复制”的新闻行动。  相似文献   

11.
《人民日报》作为我国最有权威的主流媒体,在重大事件的舆论把控上发挥着引领性的作用。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分别从报道地域、版面风格、语言表达、报道体裁、报道对象等几个方面,对《人民日报》2004年雅典奥运会和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报道进行比较,共统计了92篇2004年雅典奥运会期间奥运特刊的报道,283篇2016年里约奥运会期间奥运特刊的报道,以两者的对比来呈现新时期我国体育新闻报道理念的嬗变,这种嬗变大致体现在:从凸显“金牌至上”“赢”等竞争理念向更加注重“全民共享”“欢乐奥运”等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框架理论作为依据,从报道态度、报道内容和报道方式三个方面,对《人民日报》、《泰晤士报》、《纽约时报》2008、2012年奥运会的开幕式报道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显著性检验,关于‘《纽约时报》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奥运会开幕式持批判态度”的猜想并未得到验证,但得出了“奥运会主办国的报纸对奥运会开幕式的报道体裁更丰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飞花拾零     
中国不申办2004年奥运会的原因一些权威人士在谈到云南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时说,“九五”期间要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搞经济建设上,中央考虑不申办2004年奥运n会.权威人士说,我们申办2000年奥运会失败了.萨马兰奇多次动员我们申办2004年奥运会,当时中央作了两点分析:第一,我们申办2000年奥运会没有成功是政治上的原因,一票之差;第二,在国内广泛地宣传发动起来,就能够争取到奥运会吗?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三届奥运会已经过去一年多了。今天重读当时的一些精彩报道,仍受益匪浅。但毋庸讳言,有些地方也值得商榷。0与零在报道许海峰为我夺得本届奥运会第一枚金牌时,各报的新闻标题,都体现了“0的突破”的意思。但有的用“0”,有的用“零”,是否有些讲究呢? 0与零都是汉字,都可表示空位数。但零还有零碎等含义,而0却只有“空位数”一义。我以为,用0比较好。《中国青年报》是用“0”的。《羊城晚报》的标题是:  相似文献   

15.
罗晋 《记者摇篮》2009,(2):12-13
随着2008北京奥运会的圆满落幕,我国竞技体育创造了新的辉煌。与此同时,我国媒体的体育报道可以说达到了,“空前”,也很可能是“绝后”的高度。在国家体育总局宣传司及中国体育新闻工作者协会所做的北京奥运会新闻宣传工作总结中明确提也:“奥运会赛时的新闻宣传工作与其他各项工作一起,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  相似文献   

16.
徐靓 《声屏世界》2014,(8):36-37
<正>《美丽说奥运》是广东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的一档时事体育评论栏目,该栏目创设于2004年雅典奥运会开幕前夕,经过北京奥运会、伦敦奥运会的磨练,现升级改版为《侃侃三人行》。十年来,该栏目名称数次更变,但其以"美丽"为品牌标识的策划先行,在广大受众中赢得了良好的美誉度,成为广东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的一档拿得出叫得响的品牌栏目。作为该栏目的主创人员之一,笔者亲历了《美丽说奥运》十年来的品牌创建之路,回顾以往  相似文献   

17.
2005年10月闭幕的“十运会”,是我国2008年奥运会前最后一次全国性的体育运动会,从某种意义说,也是各媒体的一次竞赛,是我们面对2008年奥运体育转播的一次预演。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  相似文献   

18.
体育记者常常把在比赛中取得初步胜利后对自己提出更高的奋斗目标,形容为“得陇望蜀”.例如中国女篮在2008年奥运会上战胜捷克进入八强之后,为自己提出了新的目标——争取获得一枚奖牌,2008年8月18日《京华时报》为这条消息加的标题是《女篮破捷得陇望蜀》.这种情况能不能说“得陇望蜀”?还是让我们先来考察一下这条成语吧.  相似文献   

19.
郭坦 《新闻传播》2008,(4):14-16
百年奥运,中华圆梦。1894年,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在西方诞生。据说,1900年国际奥委会曾给当时的满清政府发出邀请,但从确凿的史料来看,1908年一本教会杂志《天津青年》提出了中国人关于奥运的三个问题,即“中国何时派一人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派一队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在自己国土上举办一届奥运会”。从此,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华民族越来越紧密地联系起来。2008年秋天,北京将举办第29届夏季奥运会和第13届残奥会,上个世纪初中国人的三个奥运梦想终于全部实现了。  相似文献   

20.
随着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日益临近,媒体对北京奥运会更加关注。如何处理好媒体与奥运会的关系,进一步做好宣传报道工作,这是包括广播电视在内的新闻传播媒介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在北京奥运会进入倒计时一周年前夕,本刊编辑部围绕“媒体与奥运”这一主题,约请北京奥组委媒体运行部副部长高长力、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副总监杨斌、北京体育大学新闻教研室老师贺辛辉分别从奥运会媒体运行基本规律、奥运会电视公用信号制作、奥运会官方纪录片创作等话题撰写文章,以引起广大读者对“媒体与奥运”这一主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