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语教育改革,集多元文化变迁于一身,其复杂性和难度不言而喻。既往外语教育缺乏文化自觉,没有提出恰当的文化尺度;而外语教育的每个环节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外语教育文化尺度的落实。当前中国外语教育改革呼唤"文化尺度",就是要诉诸价值澄清、坚持其传播交流、调适冲突、变迁融合等文化解决的立场,用多元整合策略实现"文而化之",践履外语教育的文化使命。  相似文献   

2.
外语教育,归根到底是文化的教育。我国外语教育既要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又要传播本土优良文化,需要有基于主体自觉的文化尺度。构建外语教育文化尺度的思路要清晰,主要体现为:在价值上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文化方向,在方法上自觉践行文化评价尺度,在扮演文化身份中实现主体意识自觉、价值反思自觉、视野拓展自觉。  相似文献   

3.
在文化全球化语境下,高职外语教育肩负着语言教学和人文教育双重任务。教育和引导学生在语言习得的基础上培养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是新时代赋予高职外语教育的使命。然而,当前高职外语教育却存在着教学体系设计功利化明显、外语教师文化底蕴不足、教材内容中华传统文化缺位、教学方法陈旧以及文化教学低效等问题,迫切需要实施“三教”改革,探索提升高职外语教育的思想高度和文化深度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外语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性大学外语教育由基础外语教学、专业外语教学、非外语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以及相应的语言应用氛围等部分构成。综合性大学担负着高级创新研究人才的培养任务,理应将外语教育置于学校教育的重要地位。语言的功能不仅体现在人的思维和社会的交际等方面,在学校教育中,语言有着知识传递和思想交流功能,语言的学习与运用对学生的文化素养有着熏陶作用,对学生的思维模式产生直接影响。外语教育通过课堂教学和相应的语言活动及交际环境,有利于学生的研究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的提高。学校在外语教育规划中应注意语言教育功能的体现,注意语言教育的多层面和语言的多元化等的相互结合问题。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显隐结合的中国文化教育方法及中国语言文化阵地的坚守三个方面,梳理严复在《英文汉诂》等著述中的英语教育思想,并分析其对新时代外语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价值。研究认为,严复在英语教育中融入了中国语言文化因素、国家意识、思维方法,实现“显隐结合”闭环的主张,有助于将英语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起来,以全新的视角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国文化自信;有助于在英语教育过程中坚守中国语言文化阵地。严复的英语教育思想作为中国“内生型”外语教育思想的代表,对于在当下外语教育中融入国家意识和中华文化,构建中国外语教育界意识形态安全体系,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符冬梅  张黎 《海外英语》2023,(22):91-93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新文科的到来,以及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作为交流工具和承载文化信息功能的语言教学赋予了更多的期待,对双语、多语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该文提出外语人才培养要遵循《国标》和《指南》,契合时代背景进行本土化改良,突出以人为本,坚持“三全”育人,制定区域外语教育政策与规划等原则,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生角色和考核评价等维度探索高校外语人才培养路径,以期通过外语教育服务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大局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国内大局。  相似文献   

7.
“新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提出大力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中国与东盟各国关系更加紧密。东盟多语种、多文化的语言状况对广西中越边境民族地区独尊英语的外语教育发出了挑战;通过对广西中越边境民族地区外语教育现状的调查,提出中小学外语教育应遵循师生家长的意愿、大脑语言学习规律,整合语言学习环境、多语种师资等有利条件,实行多语种、多文化的外语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8.
“课程思政”作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对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和思想品德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目前,高中英语的阅读课堂上存在强调培养学生阅读技能,但高中外语阅读教学较少涉及思政教育,思政元素比例有限等问题。该文以PWP模式(即Pre-reading、While-reading和Post-reading)为切入点,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与阅读教学活动的融合性,通过设置文化知识类的活动,从而促进“课程思政”教育,为“课程思政”在高中外语阅读教学中的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受市场经济影响,英语专业教育过分强调了经济价值,而忽视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不按照科学规律办英语专业教育,导致市场供大于求。文章认为当前要加强英语专业教育的质量建设和专业内涵建设,树立“大外语观”,并从认知、知识、文化、能力、技术五个方面来阐述“大外语观”的内涵,以其推进英语专业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国家“一带一路”、中国文化走出去及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中国外语教育事业肩负着重要使命和挑战。王季愚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的外语规划观、德育为先的全面育人观、严格按外语教育规律办事、多元化的师资建设观以及突出外语教育的民族性理念,对现今我国外语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代外语观之嬗变——对清末同文馆之争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围绕外语教育和西学,清末中国各界在坚守汉语、中学的前提下展开了激烈论战。保守派以谨防西人宗教渗透、警惕西学冲击中学为由,对外语、西学采取蔑视、拒斥的态度;洋务派主张打破语言“夷夏观”束缚、营造中外语言平等氛围,强调外语之简易、外语教育之必要和外语在西学(尤其是“艺学”)东渐路上的媒介功能;维新派呼吁中外文兼修,反对洋务派“艺学为本,语言为末”的倾向,在外籍汉译中贯彻“政本艺末”的主张。对于外语和西学译介,由蔑视、拒斥到被迫接受而至积极倡导,近代外语观的嬗变从侧面折射出国人由华夷之辨的蒙昧走向开放、试图与世界平等对话的进取精神。其背后潜含着各派基于不同文化立场,对国家前途的思考和话语权的争夺。  相似文献   

12.
高职教育中的外语专业应为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培养实用型外语人才。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类外语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关键性环节之一。通过对培养目标的修订,采取创建方向课课程模块,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等措施,优化整合课程设置.是“高职”外语专业人才较为科学、可行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3.
外语专业学生面对“多元文化交融”的学习环境,表现出思想开放、思维活跃、善于表达、行为多样、个性鲜明、注重自我价值等思想和行为特点。因此,外语专业学生特别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和国际视野教育,在教育路径上应坚持课内课外并举,教育管理并重,重点一般兼顾。  相似文献   

14.
《教育》2010,(4):17-17
鲁开盛在2010年3月15日《每日新报》撰文:全国政协常委杨维刚在提案中透露,近年来,在很多中小学举行的语文考试中,“错别字识辨”、“汉语拼音认读”等一些最基础的知识,得分率常常不足60%。有的孩子甚至连简单的“的”、“地”、“得”和最基本的标点符号用法都不会。针对小学生“外语热”现象,全国政协委员朱世增建议,在小学期间,取消外语教育,以传统文化教育为主。  相似文献   

15.
张蕾 《海外英语》2023,(23):121-123
该文在对国内外语言智能在外语教育中应用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语音识别、语音合成、图像识别、机器翻译、自然语言处理等语言智能技术在外语教育五大模块,即“基础支撑系统、智能环境、智能资源、智能评价和智能管理”中的应用,提出构建基于该五大模块“五位一体”的语言智能外语教育生态系统,并对“五位一体”的语言智能外语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思路、运行机制以及实践运作进行分析和阐述,以期促进山东省外语教育智慧化发展、提升外语教育教学质量,并为研发语言智能外语教学产品、制定外语教育发展规划提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6.
“人”的教育的严重缺失是外语教育中存在的根本问题,背离了其作为一门学科对人文素质培养的功能。为了回归外语教育的本质,必须树立全人教育的外语教学理念,加强外语的通识教育,转换教师角色,注重个体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所谓外语教师的专业素质 ,就是作为一名外语教师所具备的对自己从事的外语语种的熟悉、掌握程度与相关的背景知识的了解、教学技巧的运用等。一、语言学的素养改变教师的教育角色 ,促使他们从“经验型”向“专家型”教师转化 ,从传统意义上的“教书匠”向“全能型”教师转化 ,应是当前教改的一个重要方向。而在这一转化的过程中 ,对于中学外语教师而言 ,最基本的素质应当是对其所教语种的词汇、语法及相关背景如历史、文化、风俗、宗教、民族等方面尽可能多地熟练掌握 ,以便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进行 ;另外还需要对本民族语言文化有相当了解 ,…  相似文献   

18.
张佳妮 《海外英语》2022,(4):224-225
具有时代性、创新性和民族性特征的“思政教育”被明确要求加入教学的各个环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外语课程是“课程思政”的内在要求和有益实践。在文化自信的视角下,探索如何由外语教学转向外语教育,并结合语言的人文特征提出可借鉴的课程设计路径。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倡议顺应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给高校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客观上不仅要求地方高校做好外语教育规划工作,还要做好外语人才培养工作。本文以山西省高校外语教育现状为例,分析了“一带一路”背景下外语人才需求现状与特点以及外语类院校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构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推进特色英语专业建设、科学规划小语种专业、加强教师培养等建议,旨在为山西省高校培养国际化、高素质、复合型外语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比较中日近代初期的官办外语教育,清末的“京师同文馆”和幕末的“开成所”具有典型意义。围绕这两所教育机构及相关的官办外语教育机构,从教师来源、教学要求、课程安排及教学内容等,进行梳理和比较,十分有助于了解近代初期中日官办外语教育的状况和西学东渐外语教育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