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在特定的时间举行庆祝或祭祀仪式的日子.以苗族民间传统节日“赶秋节”作为桥梁,通过研究苗族民间传统节日“赶秋节”中的认同主体,剖析节日文化中神话传说、传统习俗、语言、服饰等民族认同的构建要素,进而探讨民族节日对民族认同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梦"是中国当下一个十分热门的研究课题,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要发扬民族复兴精神、弘扬文化传承精神和宣扬个人奋斗精神。纵观美国华人文学,民族、文化和个人成功一直都是美国华人作家作品中反复强调和呈现的,本文把这两者联系起来,强调和分析美国华人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民族复兴、文化传承和个人奋斗等主题。  相似文献   

3.
魅观念源远流长,在唐代文学作品中有大量的魅故事,这些作品刻画的魅生动活泼。在唐代文学中以谏书和诗文最具代表,谏书所引"魑魅"常常用来表达一种对谏阻对象、不满、敌视情绪。诗文中的"魑魅"含义丰富,是鬼、是怪、是人、更是情。  相似文献   

4.
"国民文学"是在各个"民族文学"发展、融合、凝聚的基础上,在"国家"这一现代性民族共同体中所形成的新的文学形态。"国民文学"只能包括、凝聚,而不能替代和覆盖"民族文学","民族文学"的发展必然指向"国民文学"。当今世界各国,民族身份的现代化就是"国民化",传统"民族文学"的现代化就是"国民文学"。"民族文学"已经或正在被"国民文学"所吸收、所融汇,文学的"民族"分野日益模糊化,而文学的"国民"分野则日益明朗化。从"民族文学"发展到"国民文学",再发展到"区域文学",最后发展到"世界文学",是人类文学史横向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应顺应世界文化与世界文学的发展大势,强化"国民"及"国民文学"的观念与意识,促使"民族文学"向"国民文学"的进一步转化与凝聚。  相似文献   

5.
方群 《海外英语》2013,(21):71-72
戏剧大赛是英美文学"第二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地促进大学生英美文学的"学"。剧本改编和戏剧表演的实践能深化大学生对文学概念和文学理论如作品主题、作品情节、人物形象、舞台场景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乔廷慧 《考试周刊》2014,(77):21-22
海明威是一位极富魅力的作家,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个神话,是世界文学之林的巨匠。他在众多作品中塑造了一些来自下层的士兵、猎人、渔夫、拳击师、斗牛士等角色,这些人物形象有种共性:不屈不挠、坚忍顽强、勇于直面暴力和死亡,无论在怎样艰难困苦的逆境中,都保持人的尊严和勇气,即所谓的"硬汉子"性格。本文从成因、呈现、魅力及意义四个方面对"硬汉子"形象予以解读。  相似文献   

7.
《苗族理辞》是以民族古歌形式表达的民间规约,是苗族地域文化发展的产物和表征。《苗族理辞》以史诗的庄严风格、宏大规模等艺术特性呈现了苗族民间规约的文化内涵。《苗族理辞》在苗族社会生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既是苗族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又具有现实意义的社会控制功能,人们根据"古理古法"维持一个有序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8.
传记文学作品是中学文言文教学最主要的内容,传记文学中有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尤其是主要人物,通过众多人物烘云托月般的衬托,显得栩栩如生,在文学的历史长廊中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9.
《五世达赖喇嘛传》通过大量"神异"事件的描写来彰显五世达赖的神通法力,为作品增添了不少文学趣味。梦作为表现高僧"神异"的一种重要方式,在作品中出现了数10次。通过分析这些梦,我们可以看出其在刻画人物形象、彰显高僧大德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活动的产生及意义 新年是幼儿们最喜欢的节日之一,而苗族过新年时的习俗及他们的特色服饰更具有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特点.幼儿通过对苗族新年的认识,从而对苗族产生浓烈的兴趣,想更深入地了解苗族的特色文化.选择其主题也可提高幼儿对传统的民族特色文化的认知和兴趣,并能在民族工艺制作活动中掌握一定的技能知识.  相似文献   

11.
"原生态"民族唱法真实、清新,具有自然的民俗文化特性,"学院派"民族唱法则是"原生态"民族唱法在当今时代中的拓展和延续,具有先进性、新兴性和科学性。两种唱法的争议实质是中国民族声乐如何立足于"原生态"民间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构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多元化体系。通过加强对现有唱法的收集和保护,在艺术学院教育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借助传媒正确引导为原生态唱法提供展示舞台等途径,可以更好地实现"学院派"和"原生态"民族声乐唱法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一、小说之常态教学小说——文学体裁四类别中的一大样式。它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我国四大古典名著无一例外都是小说,能通过历史的积淀而流传下来成为经典必定有广泛的阅读人群,深受人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13.
"玫瑰"是叶芝象征体系诗歌中涵义丰富的象征体之一,并作为叶芝诗歌中重要的象征而频频出现。在"玫瑰"这一象征体中,作家的创作心理和创作的目的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玫瑰"这一意象除了具有作品表面所提到的爱和美的象征外,还有一层对"玫瑰"意象的更深层次的涵义:即强烈的爱尔兰民族情结。诗中叶芝用这种特殊的方式表达了对爱尔兰民族的关注和热爱。  相似文献   

14.
正在义务教育中,渗透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教育是应当且必然的,笔者以人教社1978年、1993年、2007年版语文教科书为例,对近二十年来初中语文教科书中人物形象的民族状况及其演变进行了比较研究。1.人物形象民族状况频度差异及呈现状况分析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数量上,三版教科书体现少数民族人物形象的作品很不足。1978年版只有《夜明星》中藏族的索朗阿爸和著名的《木  相似文献   

15.
人物形象历来是文学创作者精心构思、着力刻画的。人物形象刻画的成功与否决定了作品的成败。澳大利亚女作家泰格特的短篇小说《窗》,虽只有1200余字,但鲜明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尤其是人物形象所体现的人性美丑更令人回味和思索。  相似文献   

16.
"三言"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有成就的白话小说集,由于其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和文学价值,学术界历来对"三言"中的人物形象研究颇多,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女性形象、商人形象、士人形象、盗寇形象等,而对在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官吏形象则鲜有涉及。本文试图以"三言"中的官吏形象为研究对象,在对作品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阐释作品中官吏形象所体现出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7.
《红珊瑚》是中国歌剧史上一部重要的民族歌剧,其经典曲目《海风阵阵愁煞人》是该剧中的亮点,流传至今有其一定的独特性。在演唱技巧和表演技巧上对演唱者更是具有一定的挑战。此唱段具有艺术性、戏剧性、综合性,人物形象逼真,性格鲜明。该文主要在演唱技巧和表演技巧进行分析,结合自己赏、视、唱、演、思以及导师的指导,更好的演绎歌曲,并且将珊妹的人物形象刻画出来。希望给歌剧爱好者一些参考和帮助,多角度去赏析该作品。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3,(A0):19-20
"红歌"是中国一种非常独特的文艺形式,是中国历史变革中逐渐兴起的,具备审美性和功利性两个特点,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在当前西方文化盛行、民族文化衰落的境地下,通过"红歌"张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当代著名作家叶·沃多拉兹金的长篇小说《拉夫尔》以人物传记的方式呈现了中世纪背景下主人公的精神成长之路。基于对古代俄语与古代俄罗斯文学的研究,作者在这部小说中融入了古代俄罗斯的语言和文化元素,使小说极具历史真实感。这种历史真实感主要表现在古今融合的叙事风格、具有宗教象征意义的人物形象和深刻浓厚的宗教观念上。作者通过对古代俄罗斯文学的借鉴与创新,以独特的方式表达了俄罗斯人对圣洁理想的追求,体现了当代俄罗斯人对民族文化中死亡、救赎与永恒话题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20.
张波 《考试周刊》2011,(12):59-60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文学即人学,以叙事为主的小说更是以写人为中心。小说一般是通过人物形象或故事揭示人生哲理、社会问题、价值观念等,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小说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是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更确切地说,是作品的主要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