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佳英、李晓银二位老师合写的文章《从标点符号中感悟人物品质——在对比中解读〈穷人〉中的标点符号》(《小学语文教学》2008年第7期)认为,"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作者在此句中描写渔夫的片刻犹豫时,没有用省略号,而是用了逗号,"让人感觉到渔夫的犹豫是稍纵即逝,也让人感到渔夫与妻子性格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小说叙事中的人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心理性"人物观着眼于人物的心理可信性,"功能性"人物观侧重于人物在情节中的作用."心理性"人物观着重分析了福斯特的"扁形人物"和"浑圆人物","功能性"人物观着重分析了法国结构主义叙事学的人物观,"心理性"人物观和"功能性"人物观都表明叙事人物身上含有叙事主体的某种评价态度.  相似文献   

3.
正一代有一代的文学,而文学批评往往都是为了构建同时代的文学身份认同。当代文学批评和当代文学创作同步,因而文学身份认同又成为一个时代某种价值判断和共识的基础。我们每个人都并非完美,都要在生活中经历挣扎、犹豫、痛苦,并在这一过程中思考自身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80后"文学作为青年亚文化的一个符号,已经完成了自身的文学叙事。"80后"作家注重个体自我和城市个体经验的表达,这也代表着当下青年写作的一种方式。当"  相似文献   

4.
小昌2018年发表的小说《白的海》,集中表现广西北海越南难侨、开发移民与地方的关系,以及在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变化。作家围绕"鱼嘴镇"这一特定地理空间,借由记忆、欲望与死亡的叙事展开虚构的历史,将主流宏大叙事边缘化,将历史模糊化的叙事策略,突显了现代化进程中诸多的冲突,以及在此过程中所出现的迷惘、断裂等现代性问题。从地理空间构建角度来看,小说在检视反思人的"困"与"逃"——人的身份认同问题,其地理叙事策略背后具备了深刻的多重寓意。  相似文献   

5.
观察、描写、叙事,都是写作的基本功。写人是这些基本功的升级换代。眼观六路写各色人物,方式多样:可贴近自我,从身边人物搜集素材,雕塑形象;可深度剖析,寻找影响我们成长的"重要他人",追溯成长;还可直击热点励志人物,从报刊、影视中寻觅他们身影。品味他们的人生获取激励我们向上、向善、向前的力量。一、开掘"身边人物"富矿有人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此话大谬。所谓"无风景"者,乃"熟悉而屏蔽了好奇和审视"也。熟悉的地方最有风景,关键在于你是不是有心  相似文献   

6.
叙事学中,"心理性"人物观与"功能性"人物观的矛盾由来已久,对二者背景的分析将触及深刻的文化神经.二者的分歧在于文本之叙事动力问题.性格逻辑对文本的驱动不过是一种表象,其力量正来自话语强制力的馈赠,这种复杂的理论调和对于解决现代叙事学中两种人物观的对立或许是一种出路.  相似文献   

7.
《集宁师专学报》2016,(6):16-20
《红楼梦》中存在着很多情节类似的部分,"出游"是典型的类同情节之一。小说通过将不同人物的出游背景、出游经历和出游后果在不同的叙事时空下展示,体现出不同场合的人物行为及其在全局的影响和作用。本文通过比较类似的"出游"情节所用的不同技巧和表现方法,意在探讨《红楼梦》叙事艺术的同异之辨和"网状结构"的构成方法与技巧。  相似文献   

8.
《塔洛》是万玛才旦执导的第五部藏语剧情长片,影片可以看作是一部有关"身份"追寻的寓言。"身份"不仅仅是外在的情节道具,在层层推进的叙事过程中,"身份"的转化带动了人物社会位置的变动和生活理想的升浮沉降。在此,"身份"构成了《塔洛》的主要叙事策略,成为我们读解影片的关键符码。  相似文献   

9.
<正>如何写好"叙事写人"类作文呢?本单元所选几篇文章可以作为很好的范文来做例子。首先,要抓取典型事件写人物。人物不是孤立的,他们是鲜活而且有魅力的。《散步》中,散步本身就是典型事例,急于散步这个典型场景的铺排,"我们"一家子的和睦温馨相处得到呈现。《秋天的怀念》  相似文献   

10.
李盈 《文教资料》2012,(32):182-184
在创作高度类型化、商业化的好莱坞电影导演中,诺兰算是风格别具的一位,这来源于他对电影叙事的精妙处理。交织错位的情节脉络、复杂多变的人物角色以及迂回曲折的悬念设计等等,他的电影如万花筒一般包容多了重叙事元素,不断冲击着观众的传统审美。当然,纷繁却不复杂,"碎片化"的处理凝聚在一个宏大、完整而复杂的叙事时空里,这也促使观众不断地去咀嚼剧情、感悟角色、理解故事。  相似文献   

11.
《小小小小的火》是一部空间叙事效果明显的小说。依据加布里尔·佐伦的空间叙事学理论,从地志学、时空体和文本三个层面对小说的空间叙事进行剖析:地志学空间的差异反映不同阶层的社会距离与价值追求;在时空体结构空间层面,通过共时和历时叙事展现人物复杂多元的性格,凸显亲情的力量;文本空间层面上详略、叙事顺序以及叙述视角的变化,增强了空间叙事的张力。此外,社会矛盾以及自我追寻等主题意蕴也在小说空间叙事中得以彰显。  相似文献   

12.
树立以作家名字命名的文学方向是中共文艺领导中较有特色的举动。就解放区文艺思想的发展而言,则呈现出从"鲁迅方向"到"赵树理方向"的发展趋势。旧方向转换与新方向确立的过程是艰难的,"鲁迅方向"的悄然隐失与"赵树理方向"的潜在显现体现了文艺领导者在确立文学方向时的犹豫。这犹豫从根本上说是概念人物与具体人物之间矛盾的反映,是文学一体化想象与创作个体丰富性之间矛盾的反映。  相似文献   

13.
莫言对"打铁"情节情有独钟,"打铁"不仅是叙事的情境,也是展示人物命运的有效场景,更是显示莫言生存哲学的有效载体。他秉承着"打铁必需自身硬"的战斗精神与责任意识,挖掘深藏于地表下的真、呈现人们心中的善、张扬传统中的美,并将"和解"生存哲学寄托于"打铁"的过程中,体现了莫言在历史与当下的现代化进程中,对现实生存的关怀。  相似文献   

14.
光荣的职业     
有位名叫埃米莉的妇女在县办事处给驾驶执照续期时,一名女记录员询问她的职业。她犹豫了一下,不敢肯定应如何将自己归类。"我的意思是说你有没有工作。"那名记录员解释说,"还是说你只不过是一名……""我当然有工作。"埃米莉生气地说,"我是一名母亲。""我们这里不把‘母亲’看成一个职业。‘家庭主妇’就可以了。"那名记录  相似文献   

15.
用后现代主义不确定性原则解读《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是法国"新小说运动"的旗帜阿伦·罗伯—格里耶编剧,阿伦·雷奈导演的作品。回忆与忘却的主题在非线性的叙述中形成一种迷乱、不安定的视觉风格,在人物的潜意识中将过去、当下;回忆、现实;梦境、幻想等相互缠杂,时空的错乱性,"物"的指涉性,事件的无序性以及意义模糊性等表现不确定性的写作手法使它成为后现代主义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6.
《商洛学院学报》2019,(1):29-34
贾平凹的新作《山本》是作家为故乡秦岭所作的传记,在叙事时空体、人物塑造等方面具有鲜明的传奇特性,这既使故事一定程度上区别于传统的谶纬叙事,也使人物的形象和作者与读者对人物的态度与现实主义小说有所不同。《山本》还采用了"历史型"与"传奇型"两种叙事策略去讲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秦岭历史,这不仅表现出作家在后现代时期对历史之暴力与残酷的认识,也是对历史叙事之非理性、反阐释、反经验主义的表征。  相似文献   

17.
伊迪斯·华顿以新英格兰农村为背景的小说 《伊坦·弗洛美》 的叙事结构是通过人物与束缚他们的环境之间激烈的互动建立起来的.在"斯塔克菲尔德"这个典型的"小城时空体"内部,三个主要人物与他们所处的道路、农舍、门槛等空间的互动推动了小说叙事的发展和叙事结构的建立,进而表达了华顿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经历快速转型的美国社会存在精神成长滞后于社会发展等问题的担忧,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她对人与环境的关系所持的自然主义态度.  相似文献   

18.
《宜宾学院学报》2020,(1):65-73
卡尔维诺的创作深受博尔赫斯的影响,两者在面对时代的重大变革时,均采用迷宫叙事的手法,在迷宫主题、迷宫意象、迷宫人物、迷宫结构四个方面,卡尔维诺对博尔赫斯既有接受与继承,也有发展与创新。博尔赫斯以重写重,卡尔维诺则以轻写重;沉重的博尔赫斯深陷迷宫之中无法自拔,而轻逸的卡尔维诺勇于向迷宫挑战,找到了迷宫的出口。  相似文献   

19.
在美国学者理查森那里,"非自然"被视作是"反摹仿"的同义词。以阿尔贝为代表的学者则认为"非自然"指那些在物理上、逻辑上不可能的场景与事件。通过细读《硬汉不跳舞》,可以看出梅勒小说故事世界的基本构成要素,如事件、人物、时间、空间都成了有问题的概念,丧失了稳定性和确定性,整个故事主线由不可靠叙事者马登进行叙述,支离破碎的事件之间还互相矛盾,互相排斥,可以说是一部将非自然完美融入叙事的作品。本文通过推敲小说中的非自然叙事因素,体会"非自然叙事"在小说中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0.
从现代叙事伦理学的角度看,台湾作家白先勇在短篇小说集《台北人》中,以其悲悯情怀"执着地品尝人生况味",把叙事的触角伸展到人物命运的内核,触摸到人物生命内层的脉动和心灵深处的战栗;以对人性最富敏感和深邃的理解力,表现了内在人性的复杂和丰富,展示了人性范畴内的生命内容,从而建构了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方式,创造了一种文学道德--人性之美、生命叙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