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通过对学生拥有电脑和上网时间、参与网络舆论、上QQ及博客、以及对网络认知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并得出了以下结论:高校学生从二年级使用电脑普遍,随着年级的增长平均上网时间变长,男生上网的时间比女生的多;积极参与网络舆论,主要通过QQ聊天、校园BBS和博客;高校学生约有10%学生有网络上瘾,且男生多于女生.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中学生手机使用时长等情况以及智能手机依赖现状在性别及学段上的差异,采用自编问卷以及智能手机依赖量表,对北京市某区进行整群抽样,对该区八所高中及十六所初中共计8176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手机使用时长存在性别及学段差异:在校使用时长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周一到周五放学后及放假期间手机使用时长女生显著高于男生。(2)智能手机依赖总分及各维度存在性别及年段差异:男生在积极期待维度显著高于女生,女生在日常干扰、戒断症状、过度使用、耐受性以及手机依赖总分上显著高于男生。高中生除网络亲密维度外在其他维度和总分上均显著高于初中生。(3)智能手机依赖随着年段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3.
解玉红  冯炘 《考试周刊》2015,(52):147-148
本文通过四个方面九个具体问题的调查,分析了某工科教学班学生网龄、学习成绩、日上网时长、上网场所、上网目的、上网原因、上网习惯、上网工具和学生是否有用网络学习专业技术知识习惯等方面问题。结果显示:网龄分布性别差异不大;日上网时长女生远远高于男生;学生上网的原因主要是空虚,上网是为了排遣时间,有的学生把上网当成了习惯,而控制不住自己上网的选择,这种情况女生比率远远高于男生;全班为了学习上网的人数女生远远低于男生;大部分同学上网是为了打游戏、聊天、购物,很少有人为了学习而上网。通过调查,了解了该教学班的学生状况与其受网络的影响程度,提出了教学改善方案,为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专生上网动机对生活、学习与健康的影响规律,以加强对大、中专生上网的管理与引导。方法以整群随机抽样方式对在校某年级医学类中专生进行匿名性问卷调查,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女生上网的目的均是以"娱乐需求"与"情感需求"为主,上网聊天的主要动机是"游戏消遣";男生上网时间与费用高于女生(P〈0.01),在"身心疲惫,行为怪异"(P〈0.01)与"学习成绩下降、迷恋上网难以自拔"(P〈0.05)上网不良影响方面高于女生;与网友约会方面,女生没有赴会者(P〈0.01)与见面受到伤害或欺骗者(P〈0.05)显著多于男生。结论应当加强对中专生上网的管理与引导,正确对待互联网的作用,保障中专生的身心健康与正常的学习与生活。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通过分别考察大学生人格因素与网络行为偏好和网络依赖状况之间的关系,探索了人格因素对大学生上网行为的影响。研究使用自编网络使用量表、中文网路成瘾量表、网络成瘾量表(Young)以及艾森克人格问卷对433位在校大学生(男生235人,女生198人)进行施测,结果发现:大学生的上网内容偏好与性别、上网时间、人格因素中的精神质和内外倾向性都有显著相关;大学生的网络依赖程度与平均上网时间有显著中等正相关,与情绪稳定性有显著中等正相关,与精神质有显著微弱正相关;网络依赖与放松休闲行为与追求刺激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正●学业:从小学到高中,语数外天下尽归女生之手!小学、初中:男生早早掉队在对广东省301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中发现,考试成绩排在前10名的学生中,女生显著多于男生,后10名的学生中,男生显著多于女生;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总成绩在班级中位于前25%的学生人数,女生也显著多于男生,后25%的学生人数,男生显著多于女生。高中:男生的优势科目在缩水2002年,在对重庆6000多名高中生的会考成绩进行统计发现:女生的学习成绩总分显著高于男生;女生除了在传统的文科(语文、英语、政  相似文献   

7.
程文香 《科教导刊》2019,(7):188-192
当今时代,人们的生活已经与网络密不可分。职业学校的学生(简称职校生)作为在校学生的一部分,是未来的一线劳动者,他们的网络使用状况是本研究关注的问题。通过研究,发现:职校生在网络使用方面表现出网龄较长,每周上网次数较多,每次上网时间较长的特点;男生比女生、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在网龄、每次上网时间上都更长,每周上网次数更多,网络成瘾群体比例更高的状况;不同性别、不同网龄、不同上网次数、不同上网时间的职校生的网络成瘾总分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男生、上网时间较长者、网龄较长者、上网次数较多者网络成瘾总分更高,更易出现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网络正以迅猛的速度介入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次调查结果表明:(1)网络使用普及化程度高,高中生触网时间早。网络对高中生的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既有较大的积极影响,也有较大的消极影响。(2)长时间上网组与短时上网组呈显著性差异的症状因子是:躯体化因子、强迫症状因子、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敌对性因子、偏执因子、精神病性因子。上网时间长的学生各症状因子得分普遍高出常模,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低。(3)男生更高网络成瘾倾向,女生更多使用网络娱乐和获得信息。网吧上网和在家上网与网络成瘾显著呈正相关,上网频率和上网时长都与网络成瘾呈显著正相关。在网络成瘾的学生当中,娱乐性上网活动表现得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与情绪特征、认知需要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学生为被试,探讨了网络成瘾与网络功能使用、情绪、认知需要的关系。结果表明:强迫性上网、人际与健康问题、时间管理问题维度和网络成瘾总分的性别差异显著,男生高于女生;网络成瘾各维度与消极情绪、宣泄功能呈显著的正相关,网络成瘾各维度与认知需要呈显著的负相关,除人际与健康问题维度外,其余各维度与消遣、交流功能呈显著的正相关;宣泄功能、求知功能、消极情绪、认知需要对全体学生和男生的网络成瘾贡献显著,宣泄功能、消遣功能、消极情绪、积极情绪和认知需要对女生的网络成瘾贡献显著。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大学生体育课选修动机调查问卷"和"运动自我效能分量表"对在校大学生239人进行调查,所得资料以X^2适合度、X^2百分比同质性及二因子变异数分析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选修动机中男生以健康着想显著高于女生,而女生以外观体态着想显著高于男生;男生在同意用课余时间去从事运动以及运动可以缓解压力上显著高于女生;有规律运动学生在运动自我效能上显著优于无规律运动学生;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高师院校体育专业学生网络行为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师范院校体育专业学生的网络行为调查分析表明:上网已经成为了体育专业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内容;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休闲娱乐及交流;男生上网时间明显多于女生;网络成瘾的学生占据一定比例,已影响到了学习和身心健康.建议强化网络道德建设,发挥网络文化的科学性;注重引导,加强管理,正确运用网络资源;提高上网的自控能力,健康上网。  相似文献   

12.
以某高校360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自尊量表、内在—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和网络游戏动机问卷,探讨自尊水平、内外控特征与大学生网络游戏动机的关系。结果表明:(1)男生的网络游戏动机显著高于女生,但在娱乐动机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大三学生的网络游戏动机总平均分显著高于大四学生,大一和大三学生的自我肯定动机得分显著高于大四学生。(2)男女生的自尊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但男生的外控性显著高于女生;大二和大三学生的自尊得分显著高于大四的学生。(3)自尊与逃避归属存在显著负相关,内外控与网络游戏动机总平均分、自我肯定、逃避归属存在显著正相关;低自尊者在逃避归属维度得分显著高于高自尊者,高外控者在自我肯定、逃避归属维度得分显著高于高内控者。  相似文献   

13.
以高职院校学生为被试考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成就动机的关系,以及一般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在不同专业中的差异是否显著。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成就动机量表》(AMS)对159名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高职生在追求成功动机上性别差异并不显著,但是在避免失败动机和合成动机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的避免失败动机显著高于男生,而男生的合成动机显著高于女生。高职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追求成功动机、合成动机的正相关达到显著性水平,与避免失败动机的负相关也达到显著性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不同教育阶段、不同性别中学生全面性教育的关键概念和重要主题,并为构建国家、地方以及学校层面的全面性教育课程纲要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以《国际性技术教育指南(修订版)》为参考,编制信效度良好的教育学习意愿问卷收集大数据,采用AM O S模型及因子分析法,构建适合不同性别、不同阶段中学生的全面性教育内容框架.结果发现:第一,初中和高中阶段,男生和女生所拥有的性教育关键概念是相同的,涉及八个方面:(1)文化、社会与性;(2)价值观、态度,社会交往原则与礼仪;(3)关系;(4)青春期发育与卫生;(5)性与生殖健康;(6)健康生活与性信息安全使用技能;(7)艾滋病专题;(8)恋爱关系.其中,"恋爱关系"为高中女生所独有.第二,中学生性教育学习意愿总体较为强烈,呈现出高中生高于初中生,女生高于男生的态势.高中女生最高(M=4.05,SD=0.55),其次是高中男生(M=4.03,SD=0.60),初中女生(M=3.91,SD=0.68),初中男生最低(M=3.89,SD=0.70).第三,八个关键概念的学习意愿,(2)(3)(7)(8)最为强烈,(4)(5)强烈,(6)较低,(1)最低.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包头师范学院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网络成瘾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网络成瘾群体占被试总数的11.8%,具有网络依赖的有17人,占被试总数的10.1%。与前些年有关论文研究成瘾10%的比例,网络依赖10.1%相比略有所攀升;大学生网络成瘾得分、主观幸福感得分存在着一定的性别差异,男生分数显著高于女生;在是非独生子女上存在差异,独生子女分数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强迫性上网及网络成瘾戒断反应,人际与健康、时间管理与主观幸福感均呈显著正相关。强迫性上网及网络成瘾戒断反应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6.
泉州市高职院校学生网络成瘾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高职学生网络成瘾程度、网络行为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高职学生网络成瘾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泉州市5所高职院校学生中进行了现场匿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网络成瘾发生率为9.27%;男生比女生、三年级比一二年级的学生陷入网络的程度深;网络成瘾的发生与上网者每周上网时长、上网地点、上网目的、上网主要活动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应从多方面进行针对性防控。  相似文献   

17.
对1 285名11-18岁越南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考察了越南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越南青少年网络成瘾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网络成瘾得分显著高于女生,但年龄差异不显著;网络成瘾高分组青少年在成人站点和论坛使用频率上显著高于普通组;感觉寻求、家庭矛盾性、同伴上网是越南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风险因素,而学业成绩和自主需要是其保护因素;自主需要在学业成绩、家庭矛盾性与网络成瘾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笔者抽取8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其网络成瘾状况的分布特征及网络成瘾与焦虑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生IAD者占8.12%,二项检验显示,男生显著高于总体比例,女生和文科生显著低于总体比例,其他类别与总体比例无显著差异。(2)不同成瘾程度大学生在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得分上均有极其显著差异,且焦虑程度随成瘾程度的增加而增加。(3)蒙族大学生IAD者在特质焦虑上显著高于汉族IAD者;农牧区来源的IAD者在状态焦虑上显著高于城市来源的IAD者;四年级IAD者在特质焦虑上显著高于二年级IAD者。(4)上网持续时间对焦虑水平有显著影响,在状态焦虑上,上网次数与上网时间交互作用的主效应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9.
以河南省某地3所高职医学院校的1029名大学生为被试,运用学习动机量表(WMI)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在性别比较上,在内生动机上,男生在热衷性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女生,在内生动机分量表上得分也显著低于女生;在外生动机上,男生在依赖他人评价、选择简单任务和外生动机分量表上得分均显著低于女生,但在追求回报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女生.(2)在年级比较上,在内生动机的挑战性和热衷性两个维度的得分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在外生动机的依赖他人评价、选择简单任务两个维度和外生动机分量表的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3)在独生与非独生比较上,独生子女在热衷性维度以及内生动机分量表上得分均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在外生动机上,独生子女在依赖他人评价、选择简单任务和外生动机分量表上得分均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成就动机的特点与培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309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借以探讨中学生成就动机的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结果表明:中学男生的成就动机显著高于女生,具体表现为男生的避免失败动机明显低于女生,追求成功的动机则不存在明显差异;初中生与高中生的成就动机无显著差异;普通中学学生的成就动机高于重点中学学生,具体表现为普通中学学生的追求成功动机高于重点中学学生,而普通中学初中生的避免失败动机低于重点中学初中生。根据这一结果,中学生成就动机的培养应特别关注女生以及重点中学的学生,并考虑学生的年级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