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法是孟德斯鸠作品中一个非常重要却长期被忽略的问题。20世纪中期之后人们开始重构孟德斯鸠的自然法理论。自夏克尔顿区分孟德斯鸠的两类自然法,围绕孟德斯鸠的基础自然法究竟是描述性的还是规范性的这一问题展开了无数的争论。这要求进一步考察孟德斯鸠对一般法的新定义,以及支配孟德斯鸠的另一概念“关系”和他提出的“法-关系”新理论。那些将关系界定为自然科学规律的释读忽略了孟德斯鸠关系概念和自然法概念的层级,忽略了孟德斯鸠的另一概念——适合。  相似文献   

2.
"分权"是指权力的分立,强调"立法、行政、司法"这三种政府核心职能的分立与制衡。在西方,分权思想源远流长,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到近代的洛克和孟德斯鸠,形成了系统的分权学说和理论。三权分立制是分权学说在西方政治制度中的具体运用和实践,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愿望。但由于历史、现实国情以及国家发展的需要,中国并不适合采用三权分立制,而必须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  相似文献   

3.
<论法的精神>是孟德斯鸠一生辛勤研究的最后成果,是他的理论总结.其中最精彩的部分就是他的"三权分立"与制约学说,而对于当今的中国来说,孟德斯鸠的思想对我国的法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都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孟德斯鸠政治哲学的一个主要来源,是以洛克为代表的英国政治哲学,他把盛行于英国的从个人出发的契约论转换为从社会出发的整体论。孟德斯鸠对英国政治哲学的转换首先是从自然状态、自然法、自然权利与社会契约开始的;政体与分权制衡问题是近代英国政治哲学构建理想国家的一个聚焦点,这也是孟德斯鸠转换英国政治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自由与平等问题是英国自由主义关注的一个中心问题,也是孟德斯鸠转换英国政治哲学的又一个重要内容。与霍布斯和洛克相比,孟德斯鸠对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贡献在于努力地寻求自由与平等的平衡,非常重视平等。  相似文献   

5.
自由在洛克和孟德斯鸠那里都具有至上的价值。洛克与孟德斯鸠均从自由与法治关系的视角,探讨了自由问题。但孟德斯鸠的自由保障学说与洛克的相比,更进了一步,不仅涉及了更多方面的自由,而且还完成了现代完整的作为自由保护神的三权分立学说。本文试从与洛克的比较中,阐释孟德斯鸠关于自由的释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由的保障以及如何实现的理论观点,并进一步论证其学说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关于孟德斯鸠的政体思想,学界目前存在三种流行的"主义"式解读,分别为古典共和主义、自由共和主义与自由君主主义。这三种解读各执一端,都有曲解孟德斯鸠之嫌。仅仅依据后世的标准,把孟德斯鸠化约为某个主义的信奉者,这恐怕得于当下的简约,而失于历史的公允。孟德斯鸠的意图恰恰是要教导立法者,只有超越单一的宗派立场,掌握"中道",才能对政治问题进行更为"审慎"的判断与选择。  相似文献   

7.
孟德斯鸠 :自由就是做一切法律许可的事的权利。孟德斯鸠 (Montesquieu ,1689-175 5年 )是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社会学家、法哲学的奠基人。1748年 ,孟德斯鸠发表代表作《论法的精神》。该书风靡欧洲 ,两年内重印 2 2次 ,狄尔泰称该书为“理性和自由的法典”。但它遭到了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的攻击 ,甚至将它列为禁书。 175 2年 ,作者匿名发表《为〈论法的精神〉辩护与解释》 ,以回击无理的责难。“自由就是做一切法律许可的事的权利”这一命题出自于《论法的精神》一书。“法”是孟德斯鸠的全部学说。孟德斯鸠对“法”的论述主要体现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孟德斯鸠中国观成因的梳理,可发现莆田人黄嘉略激发了孟德斯鸠研究中国的兴趣并影响其对中国的态度。孟氏的许多具体观点深受黄嘉略影响。黄嘉略为十八世纪中法文化交流作出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杯中风浪典出18世纪法国哲学家、思想家孟德斯鸠。欧洲圣马力诺国, 是位于意大利境内的教皇国,全国人口仅一万人。一次,圣马力诺国发生了政治动乱,孟德斯鸠闻讯后,认为这对整个欧洲大陆来说,  相似文献   

10.
法国启蒙哲学家孟德斯鸠曾经阐发过"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认为地理因素在民族心理、气质、宗教信仰和政治制度等各方面具有决定作用,这种认识的偏颇在于没有认识到人类社会内部矛盾的决定作用。俄国较早出现的马克思主义者普列汉诺夫则认为,地理环境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社会的作用是不同的,越是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就越大,地理环境的决定作用也就越大。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哲学对本体论的探讨和追问,都发生在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故而对本体论的追问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当时所在地理环境因素的制约。海德格尔认为,西方传统哲学一直走着一条追问"存在着"的道路,而忽视了"存在"本身;而中国哲学则不然,中国哲学是直面"存在"本身的,东西方本体论的差异就在此处显现出来了。这种差异和不同来源于当初地理环境因素的不同,从地理环境因素思考东西方本体论的差异,可以得出许多很有价值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政治哲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的精神”是孟德斯鸠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在他看来,“法的精神”是自然和政治社会的内在规律,它客观存在着,并对政制建构、社会发展和政治自由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从“法的精神”出发,形成了孟德斯鸠完整而严密的政治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12.
2011年高考山东文综卷第27题是一道学科内综合题,该题以“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清末,孙中山曾刊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宣传革命,他对孟德斯鸠及其思想也推崇备至”导语,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 ,从孟德斯鸠政体论与分权学说不可分割的联系中 ,才能准确地把握他的政治理想。割裂二者的那种揭示 ,会陷入误解。孟德斯鸠是既向前看又向后看的矛盾人物。他的政治理想既不是英国式的君主立宪政体 ,也不是封建的君主政体 ,而是法国式的君主立宪政体。他的政治理想代表了封建贵族与资产阶级的利益。孟德斯鸠是两栖的人。他的分权学说的实质是阶级分权论、等级分权论与国家机关分工论三者的统一。把三者割裂开的观点是片面的。  相似文献   

14.
伏尔泰与孟德斯鸠中国观的主要分歧在于:中国是开明君主制国家还是专制国家;中国的伦理道德是理想社会的基础还是专制暴政的纠偏器;中国人的品行是诚实有礼的还是狡诈的。伏尔泰和孟德斯鸠对中国问题的不同看法,是由他们各自的政治观点和学术立场决定的。  相似文献   

15.
孟德斯鸠认为品德是共和政体的原则,商业精神能够大力推动商业和贸易的发展,而商业和贸易的发展最终可能反过来侵蚀商业精神本身,给古典的共和政体及其品德带来危害。他的分权制衡理论可以看作是一种政治上的补救措施。孟德斯鸠关于商业、美德与共和政体的论述对于当今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我国学术界许多人都以为孟德斯鸠的第一个中译者是严复,实际上则是张相文。张相文从1901年秋天开始,即从日文翻译孟德斯鸠的《L’Esprt des Lois》(今译《论法的精神》),书名亦依日文,译为《万法精理》,并于1903年3月在上海文明书局出版  相似文献   

17.
十八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以英国君主立宪制为原型,在洛克分权理论的基础上,第一次较为系统地阐述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和三权互相制衡的资本主义宪政原则。孟德斯鸠的分权制衡论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它对于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建设,功不可没;至今这一理论仍被西方国家奉为政权建设的普遍原则。  相似文献   

18.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作为人类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一的地理环境,对于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以孟德斯鸠为代表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了更深刻地理解唯物主义这一观点,我们认为对孟德斯鸠的地理学说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主要论述孟德斯鸠关于建构自由的社会秩序的人性论基础、前提、手段以及其联邦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20.
当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传入中国后,改良派进行了广泛的介绍和宣传,并认为只有三权分立才能建立中国的自由政治,因而广泛宣传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然而经过一段时间后革命党人也拿三权分立学说来改造中国,并试图将其中国化,加上中国文化中固有的考试、监察,变成了五权。当改良派发现三权分立学说为革命派所用时,因其又与革命派所走道路不同,于是与革命派展开了三权分立学说是否适于中国的争论。这场争论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却没有在思想上澄清中国人的认识,最后借助于政治力量加以解决。革命党人建立了立中华民国,靠政治力量将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移植到中国,实施五权宪法。这场争论对目前中国共产党限制权力实行政治体制改革仍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