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适《尝试集》对新诗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尝试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一部新诗集。胡适既以"尝试"白话诗的写作促进其"文学革命"观念的形成,又以"文学革命"观念为指导进一步深化他的新诗创作。他重视诗歌内容的"革命",强调诗歌要写生活经验,抒真情实感。《尝试集》部分诗篇触及时事,揭露黑暗现状,表达追求自由和民主的理想,一些写景、咏物诗,也都具有新颖的意境和新鲜的思想气息。《尝试集》开创了白话诗的"新形式",实现了"诗体的大解放",追求自然的音节,铸造平实的意境,为新诗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胡适《尝试集》中抒发个人情感的婚恋新诗应该给予重新评价。这部分诗歌在内容上表现了诗人在“五四”前后新旧两个时代交替转换时期丰富、复杂的情感历程,写出了人生中诸如自由与禁锢、理智与情感、世俗与艺术、瞬间与永恒等各种相反相成的“两难”境地。诗人“诗的经验主义”的审美观照,使其诗作在艺术风格上是包含的,而非排斥的,戏剧化手法的运用则使这种艺术风格得以较成功的呈现。  相似文献   

3.
4.
胡适的《尝试集》中有一些旧体诗或变体旧诗,从语言、体式和思想上看,它们有了变化和革新,应属于新学的白话诗。不同于新诗,它们是旧体或变体的格律诗。旧体或变体白话诗同新格律诗一起,构成白话格律诗的两个格局。  相似文献   

5.
6.
“五四”文学革命运动已经过去了六十年,作为其中最早有成绩的部门的新诗,也有了六十年的历史。可是,对于新诗的开步,至今还是众说纷纭。胡适是新诗的最初倡导者,他的《尝试集》是第一本新诗集,这本来是一个无须争辩的历史事实;胡适关于新诗的主张,也“大体上似乎为‘新青年’诗人所共信”(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论》)。从一九五四年底开始,我们在全国范围开展了对胡适反动思想的声势浩大的批判。这场批判毫无疑义是必要的,有很重要的意义。在这以后,对胡适的诗论和《尝试集》的评价,就走上了全盘否定的道路。借此五四运动六十周年纪念的机会,我们试图以历史的和实事求是的态度,阐述一下《尝试集》的思想内容,和胡适在新诗倡导时期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7.
古人早有白话诗,唐宋词及元曲已不乏白话诗,明清歌谣已多白话诗、自由诗,学堂乐歌的歌词有的已是新诗,19世纪下半叶以来译诗已有白话诗,南社诗人已有白话诗、自由诗。胡适的历史功绩仅仅在于打出了“白话诗”的旗帜,他拿不出白话诗的典范之作。五四时期如果不是由胡适来作“鞋样上总还是带着缠脚时代的血腥气”的《尝试集》,而是直接从中国历代白话诗歌的创作及翻译中,精选一部《中国白话诗集》,集中展示一批成熟的、不乏经典意味的白话诗佳作,那对于现代新诗的启迪和示范作用一定会好得多,对于迅速奠定新诗的地位,昭示新诗的方向,一定会有效得多,中国新诗也会因此少走许多弯路。  相似文献   

8.
1920年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新诗集,胡适的《尝试集》正式出版,评论蜂起,褒扬、学习者有之,批评以至谩骂者亦有之。其实这种争议在几年前胡适提倡文学革命、尝试作新诗时已见端倪,伴随着胡适本人政治思想的变迁,这种争议自然愈演愈烈。我以为对于一部作品,不能仅根据作者的政治思想来定性,也不  相似文献   

9.
10.
胡适创作的第一本新诗集《尝试集》在五四理性主义高扬的时代出版,它必然要传递着先进的思想信息,渗透着狂飙突进的精神.但是,当重新考量胡适的诗歌创作,挖掘胡适新诗创作实践中所蕴含的现代精神,即乐观情怀、悲剧意识、民主心绪等时,发现其诗作既有对过去诗歌的消解,又有对新诗发展中的艺术自觉和对新世纪意识的抉择,同时还有对新世纪初新诗推进过程中古典诗写作的反拨.  相似文献   

11.
由于胡适在其著述中并没有确认新诗理论与意象派诗歌的渊源关系(只承认两者有相似之处),其《谈新诗》中的诗学主张也并没有与意象派的"六条"完全对应,因此,关于胡适的新诗是否受到意象派诗歌的影响的问题,学界一直存有争议。争议的根源大概在于对胡适受西方诗歌资源影响的程度及胡适接受影响的方式存在着认识和理解上的差异。其实胡适对西方文学资源的接受是偏取的和局部的,而不是全面的和整体的。这种偏取的接受方式服务于其白话诗(新诗)创建的阶段性任务,符合胡适对中西诗歌发展历程的认识以及对中西文学传统进行会通的目的。对西方诗歌资源进行偏取的客观事实,可能正是胡适没有直接承认其新诗理论(甚至可以扩大到胡适文学思想的全部)受到某个具体文学流派影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胡适是中国新诗运动的先驱者,其新诗创作论差不多成为新诗运动初期白话诗创作和批评的金科玉律。胡适新诗创作论的主要内容是反假求真的文学观念,明白清楚的审美尺度,自然音节的诗体创造,这些理论推进了新诗运动的进程,在新文学史上具有创新和奠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三叶集》作为三个诗人友情的见证,提供了个人的诗歌观点,也给研究早期的新诗观提供了线索。三人观点存在差异,但是创造的精神、启蒙的理念和对自由的热爱却是共有的。  相似文献   

14.
<正> 胡适的新诗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一九一六年,从收入《尝试集》第一编里的十五首诗来看,其基本特点是旧诗的格式框套着白话的语言,且充满着民歌的味道,是典型的“白话诗”。第二个时期是从《尝试集》第二编到一九二二年(仅以《回向》一诗为界),胡适的新诗创作摆脱了传统诗歌形式引力的束缚,走向了自由体诗的道路;其基本特点是句式参差不齐,每首诗的诗节、诗行无一定规则,而且每一诗行里的字数的多少也不加限制,甚至可以在同一诗行里安排两个平行的诗句(如《一颗星儿》、《威权》等)。一九二三年以后,是胡适新诗创作的第三  相似文献   

15.
<正> 《女神》与《尝试集》,究竟哪一部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新诗集?应当怎样评价它们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近几年来一些文学史家和研究者对此进行过探讨,文万荃同志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新诗辩白》、(载《四川师院学报》一九八四年第一期)便是其中的一篇文章.文万荃同志的观点不无偏颇之处,令人难以赞同;所引用的一些材料,亦有失误.  相似文献   

16.
胡适为了向大众传播“五四”启蒙思想 ,从大众接受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诗歌理论 :“明白清楚”、“自然的音节”、“意境要平实”。他的新诗论具有很强的“大众意识” ,也正因此 ,文学革命才深入人心 ,并对 2 0世纪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新青年》是最早关注中国现代戏剧改良的中国现代杂志。胡适虽不是戏剧家,但是他率先于1918年在第4卷第6号《新青年》上开辟了第一个中国现代戏剧文学研究的专号"易卜生专号",并发表了他的第一篇关于戏剧改良的文章《易卜生主义》。之后又于1918年10月15日在第5卷第4号《新青年》上组织了戏剧改良的第二个专号,发表戏剧理论文章《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这是胡适戏剧改良的两篇重要文章,文章提出了自由主义、写实主义戏剧观,以及戏剧进化论和悲剧观念。这些观点不仅对初期的文学革命产生巨大影响,而且对整个中国现代戏剧的改革和发展有着开创性的意义。但文章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从而左右着整个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和走向。  相似文献   

18.
胡适对新诗的"尝试"能够取得成功有三个原因:一是外部条件的变化;二是文言不能适应文学在新形势下的需要;三是胡适在与梅光迪等人进行"文白之辩"时受到的启发。而此后的新诗教育中对其"尝试者"身份的解读也有很大不同:民国时期废名、苏雪林、朱自清等人的颇具学理性;"十七年"时期则偏向于"政治性";而新时期以来则又重回学理性与客观性。  相似文献   

19.
继《胡适红学年谱》正式出版(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10月初版)之后.宋广波又将历年广为搜罗的胡适论《红楼梦》的专文、书信、演讲、日记、谈话等整理成编,并详加校勘、注释,而总题为《胡适论红楼梦》,即将交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我初读广波送来的选题说明、目录和样稿,即倍感欣慰。一则为广波对胡适论《红》资料搜求之全、之广、之细感到惊诧;再则,也是更重要的,今天象广波这样献身学术、  相似文献   

20.
1917年10月,胡适把他一年来写作的白话诗编成《尝试集》,给钱玄同看,并请他作序。钱玄同和胡适还没见面时,1917年7月,他就对胡适发表在《新青年》上的一些新诗提出过意见,说胡适的“白话诗”“犹未能脱尽言的窠臼”。胡适看了钱玄同的批评,给钱玄同复信里说:“此等诤言,最不易得……”所以胡适后来在北京所写的白话诗。就都不用言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