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平  郑喜顺 《吉林教育》2005,(12):18-18
1.数学内容的“生活化”。数学内容生活化就是要让学生在“生活”和“数学”交替中体验数学,在“退”和“进”的互动中理解数学。通过“退回生活”为数学学习提供现实的素材,积累直接经验,把生活常识、活动经验提练上升为数学知识,从而达到提高数学素养,同时又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2.
一、联系生活,引发问题,启动探究。中小学数学是常识的数学,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数学教学内容应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教学方法应注重现实体验,变传统的“书本中学数学”为“生活中做数学”。在处理教材时,教师要注意挖掘教材内容的生活素材,寻找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有机联系的切入点。课前,学生可通过多种途径从生活中摄取与本堂课知识相关的信息素材。导入新课时,通过交流信息素材,在活生生的生活现实中引发数学问题,学生就能体验到所探究的问题是人的生活中所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从而激发探究问题的强烈欲望,为建立师生互动、共同探究的课堂教学方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设计理念:   1.把握生活脉搏.   伽利略用“自然界的伟大的书是用数学语言写成的“这一经典名言,阐释了数学与生活的自然融合.<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倡导要“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素材应当来源于学生的现实“.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恰如其分地把课堂学习的触角伸向学生生活的某个角落,与其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将有利于构建一个和谐的“学习共同体“.学生身临现实情境,尝试着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生活,与其说是在解答题目,还不如说是在做身边的一件事情.   ……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让每一个学生从他们各自的现实数学世界出发与课本内容互相作用,构建自己的数学知识。应当随时随地的利用身边的素材建构为学生学习有意义的数学。从“生活经验”出发,而不是从“生活情境”出发。建构生活与数学之间的桥梁。要善于借助现实的、有趣的内容沟通生活数学与书本数学的联系,在较高的层次予以整合。最终能上升到“数学模型”——书本数学。  相似文献   

5.
目前,小学数学几个版本教材均以具有现实生活背景的材料作为学习素材,无疑对实践“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育理念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几年的教学实践,不断丰富与发展了教师对“源于生活”学习素材的认识水平:帮助学生从数学的高度对现实情境作出分析,提炼有效要素,建立信息之间的有效联系,发现、筛选并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生活中所包含的数学知识非常丰富,要把这些丰富的内容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更多地观察生活。在生活中认真地收集素材。这样就会给学生提供很多贴近生活,尤其是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素材作背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实践一直是数学发展的丰富源泉,数学脱离了现实就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浙江版的新教材就以丰富生动的例子展现新的数学教学。如果我们再运用丰富多彩的背景教学,那么我们的课堂将更加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高。  相似文献   

7.
密切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不仅可以发展学生思维素质 ,而且在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 ,使学生感到“数学有趣”、“数学合理”、“数学有用” ,从而增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让小学生学会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感受数学的合理性 ,达成数学学习与生活经验的和谐同步。在这方面 ,笔者有几点粗浅体会。一、联系生活实际设计恰当的数学教学———感受数学有趣1.摄取学生熟悉的现实中的素材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在我们的生活中 ,到处都充满着数学 ,教师在教学中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搜集信息 ,抽象出数学问题 ,使学生感到…  相似文献   

8.
“数学生活化”就是要让学生在“生活”和“数学”的交替中体验数学,在“退”和“进”的互动中理解数学。通过“退回生活”,为数学学习提供现实素材,积累直接经验;再通过“进到数学”,把生活常识、活动经验提炼上升为数学知识。从而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数学生活化”就是要让学生在“生活”和“数学”的交替中体验数学,在“退”和“进”的互动中理解数学。通过“退回生活”,为数学学习提供现实素材,积累直接经验;再通过“进到数学”,把生活常识、活动经验提炼上升为数学知识。从而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韩姝 《当代教育论坛》2005,(11X):114-114
一、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数感” 由于数学知识本身来源于现实生活,因此培养“数感”要把数学教学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人手,挖掘生活中的素材,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在生活中体会数的含义,建立良好的数感。  相似文献   

11.
捕捉生活素材,激发学习兴趣。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植根于现实。”教师应根据数学的这一特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物出发,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中处处要用数学。如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中可这样谈话导入:有的顾客买袜子时只需将袜子在自  相似文献   

12.
智慧桶     
李瑾 《山东教育》2009,(11):40-40
一、强化“生活化” “数从数中来”,实践的需要产生了数学,数学的最终目的也要为实践服务。力求使数学课堂生活化,就是要让学生在“生活”和“数学”的交替中体验数学,在“退”与“进”的互动中理解数学,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亲切感。通过“退回生活”,为数学学习提供现实素材,积累直接经验;再通过“进到数学”,把生活常识和活动经验提炼上升为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13.
数学教学要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从现实中寻找学习的素材,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归纳总结解决问题的数学方法,并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4.
联系生活实际、捕捉生活素材、回归生活空间.以数学教学为载体,用一种开放的立体的教育视野和课程理念,让学生从课本走进生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体验自己学习的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生活课程”,体验自己所获得的是真正“有价值的数学”、“必需的数学”,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的质量、教育的质量、生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张奠宙  赵小平 《数学教学》2009,(12):F0004-F0004
晚近以来,数学教育改革的一项主要诉求是数学要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现实”.国外有“现实数学(realmathematics)”一派,主张数学教学必须结合学生的生活现实.这固然有积极的一面,却往往“失之偏颇”.其实,学生的数学现实,至少有生活现实、科学现实、理性现实、虚拟现实等几类.  相似文献   

16.
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化学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现实世界是化学知识的丰富源泉,遵循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多从生活中“找”教学素材和多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找”化学、“想”化学、“用”化学,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生活中处处用化学”,应当成为改革传统教学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7.
陈利 《教育》2014,(6):72-72
新课程鼓励教师用具体生动、丰富有趣、极富挑战性的数学学习素材,引领学生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之中,主张让数学学习素材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实际,不断地沟通生活数学与小学数学教材(文本)数学的联系,真正使数学与现实生活融为一体,真正让小学生感受到数学来自于现实生活,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知识可以在小学生的生活中找到相关的实体模型,现实的生活背景为数学知识的发生与发展提供了情境与源泉,数学知识产生了现实的需要,必须将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8.
汤浩 《湖南教育》2006,(8):21-22
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也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数学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消除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隔阂,在教学时找准学生的学习最近发展区,把熟知、亲近的生活数学带进课堂,让数学课堂真正地“活”起来,  相似文献   

19.
黄异 《小学生》2010,(7):5-5
让数学与现实世界密切联系,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素质,而且在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会使学生感到“数学有趣”、“数学合理”、“数学有用”,从而增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让小学生学会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感受数学的合理性,达成数学学习与生活经验的和谐同步。  相似文献   

20.
[评析] 上例中的“购物发票”、“商品信息”这些生活素材取之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使之成为了生成的课程资源。拉近了学习内容与学生现实之间的距离.因而也扩张了数学学习的现实意义。以此沟通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生能够更加真实地感知到“小数”这一知识的存在,感受到了数学的无限价值,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购物发票上的小数”这种真实存在的学习材料.有效地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而“关于小数.你们已经了解了些什么呢”的询问.让教师的教学设计建立在了学生已有的经验之上.为展开有效地教学作好了铺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