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气候条件、自然环境等特点。初步学会根据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辨别方向。学会综合分析气候、水、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形成的区域自然环境特殊性。在空白图上能正确填出南极洲濒临的三大洋和临近的大洲、北冰洋周围的大洲及目前我国四个极地考察站的位置和名称。理解人类对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条件、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学会用地图、景观图片和相关资料,总结归纳两极地区的环境特点;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培养从图片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分析 课标分析: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教材分析:“极地地区”为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十章内容,教授1课时.不规定必学区域是地理课程标准的总原则和突出特点,但所学“地区”中有个例外,即规定极地地区为必学内容.这是由于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相对世界其它地区来说具有明显的特殊性,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也有重要的全球意义.因此,教材在世界地理的最后一章安排了极地地区的学习.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初中地理新教材由课文、图像、活动、阅读四部分组成。其中"活动"部分让学生通过不同活动的自主探究,激发学生对地理现象或事物的探究兴趣,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通过探究性学习过程,增强学生地理素养。本文以日本为例,探讨"活动"内容的教学。一、"活动"内容根据教材设计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册内容为区域地理。教材从认识大洲、认识地区及认识国家三个角度编写,培养学生初步掌握学习与  相似文献   

5.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并能说出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以及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通过对两幅极地投影图的判读,提高对极地投影图的识别、分析能力,尤其是在该种图上辨别方向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7.
一、设计思想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思想,并结合初一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探究心理,组建"南极模拟科考队",在沿精心设计好的路线探访南极地区的过程中学习关于南极地区的地理知识。由于南极离学生非常遥远,因此教学媒体的运用非常重要,应精选媒体,精心编制,使教学媒体的使用效果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8.
人教社2012版初中地理教材内容大体由四部分组成,正文、阅读材料、图表和活动,增加了“活动课文”比例.“活动”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思考题、练习题等,通过“活动”将正文、阅读材料和图表等内容串联起来,“活动”成为教学内容组织的重要形式.“活动”课文和传统课文有机组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活动”被设计成一个个探究内容,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独立或合作完成活动过程,最终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9.
赵燕 《地理教育》2014,(10):18-19
正人教社2013版义务教育地理教科书与以往教材相比,最大的不同是活动板块在整个教材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充分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以七年级上册为例,全书共设计39个"活动"板块,约占课文版面总量的30%。这些"活动"内容是培养学生地理技能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重要载体。在新课程教育理念下,教师应如何开展活动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一、活动教学的理论指导活动教学法,即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真正成为学习主人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探究活动一:话说中东印象 (1)首先播放歌曲“呼唤世界和平”,同时展示血腥的战争场景. (2)说说中东给大家留下了什么印象. (3)提出问题:中东为什么战争不断,能否从地理角度来解读中东,导入课题? 活动意图:通过这些图片,给学生呈现一个多角度的中东.利用视觉冲击,让学生尽快进入第一环节——话说中东印象,学生纷纷抢着发言,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及时抛出问题,为新课埋下伏笔.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探究和求知欲望,实现情感共鸣.  相似文献   

11.
以高考为目标的地理必修课程,难以满足学生个性与特长的发展,而选修课的选择性开设不仅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同时还可以有效拓展相关的必修内容。文章的选修课例运用灵活多样、功能互补的教学方式,拓展学生课外知识、发展学生兴趣和特长、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展示学校特色,旨在探索高中地理选修课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2.
陈玲 《地理教育》2013,(Z1):30-31
一、课标解读本节课标要求: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说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从课标要求看,其核心内容是:明确秦岭—淮河一线是划分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通过对两区域的比较,了解其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差异。在比较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用多种方法学习区域地理,引领学生进一步关注人们的生产生活,理解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中国在世界中”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的学习内容,是中国地理的“收笔之作”.在整个八年级中国地理的学习结束之前,学生应清楚“我国在世界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我国的发展面临哪些挑战”、“我国怎样才能更好地发展”,这些都是本章所要解决的问题.这一“收笔之作”让学生正确审视自我、放眼全球,看清中国现状,明确发展方向,在世界中定好位置.  相似文献   

15.
黄雷 《地理教育》2009,(2):27-28
根据地理新课标的精神要求,地理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教学设计要体现探究学习的理念,鼓励学生通过探究学习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引领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地图找规律、探究问题引资料,并能够运用比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实现地理学习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世界各国对“极地地区”科学考察的日益深入,人类对该地区的认识越来越多,对中学地理教学内容更新和教法变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本节教学内容一直是各版本初中世界区域地理教学的难点和重点。  相似文献   

17.
18.
一、课程标准*课标内容在地图上指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莫斯科;根据地图和其它资料概括俄罗斯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运用地图和其它资料,联系俄罗斯的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俄罗斯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根据地图归纳俄罗斯交通运输路线分布特点。*课标分解(图1)  相似文献   

19.
一、课标解读 "美国"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的内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该部分内容对应的核心要求是: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某一国家自然条件特点,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某一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地图和其它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蒋爱国 《地理教育》2013,(Z1):27-28
一、课标解读《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认识国家有如下要求: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根据地图和其它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运用地图和其它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某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举例说出某国家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根据地图归纳某国家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根据地图和其它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用实例说明某国家自然环境对民俗的影响;举例说出某国家与其它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