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2014年以来,四批高考综合改革的21个试点省市的改革方案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也出现了一些共性和个性的问题。通过对比分析21个省市的高考综合改革措施,依据国家政策,从高考选考科目设置、学业水平考试方式、综合素质评价、加分项目调整和综合评价招生方面提出了相关意见,并建议社会、学校和学生三方合力,协同推进高考考试、招生与管理的改革。  相似文献   

2.
新的高考改革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高考改革能否体现历来被人关注的减负问题?推行外语一年多考、推行社会化考试的举措能否达到预期效果?文理分科的初衷究竟在哪儿?取消文理分科能否解决学生知识结构存在缺陷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值得思考和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3.
高中文理分科问题引起社会激烈争议,高中学生、中学教师、中学校长等大多主张维持高中文理分科之现状,而大学校长、大学教师、专家等则强烈要求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的做法。这种争论源于社会对人的基本素质结构要求与中学追求高考升学之间的矛盾。取消高中文理分科未必会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因正常升学竞争所产生的负担与人为异化教学所造成的负担有着实质的差别。作者主张在健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调整高中课程结构、教材内容与师资结构等基础上取消高中文理分科教学,高校根据学科与专业发展需要自主确定所参考的高考科目。  相似文献   

4.
5.
近来,基础教育的一些热词,如核心素养、新高考、选课走班、生涯教育、综合素质评价等,对中学教育提出了新挑战。而这些热词都和生涯教育有着内在联系,也跟历史教育有所联系。如何将历史教育与生涯教育紧密融合,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是我们需要关注的。  相似文献   

6.
选课走班作为一种新型育人的模式成为高中学校的普遍选择,也是高考改革后高中学校改革的焦点。但是,学校在选课走班的实践中面临课程设置不足、教师资源不够、学生管理难度加大等普遍问题。学校需要从增强课程设计的系统性,预估教师资源,提高信息化水平,实施生涯教育;同时在反思实践的基础上,学校更新育人理念,政府加强区域统筹,以更好地应对新高考挑战。  相似文献   

7.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和颁布前后,高中文理分科问题由社会热议到被回避,反映出这一问题的极度复杂性、敏感性与艰难性。我们从高考改革的视角透视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的变与不变及其反映出的文理分科趋向,对文理分科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学理审思与现实选择,无疑会深化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与实践。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为什么(Why)、是什么(What)、谁(Who)和怎样(How)几个维度分析了高考改革的路径,揭示了综合素质评价在操作过程中值得关注的若干重要因素,为高校建立完善招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新高考改革旨在落实多元和选择的理念,倒逼高中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通过调研,了解学校在推进选课走班实践中遇到的新矛盾与新挑战,分析选课走班矛盾背后的逻辑动因,探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并结合调研学校在实践中的有益探索,从做好系统规划、改进管理机制、应对师资结构性矛盾、强化生涯规划教育、平衡利益相关者价值取向、构建多元评价体系等方面,探讨学校面对问题和挑战的因应之策。  相似文献   

10.
针对俄罗斯高考弊端,普京上台伊始即着手进行改革,其中最令人瞩目的是"实行国家统一考试"和"实施侧重专业性教学",考试由"分散"走向"统一",考试科目由侧重专业性教学课程结构决定,更好地衔接了中学教育和高等教育,也培养了宽厚知识基础、个性发展的学生。我国相应时期高考却正由"统一"走向"分散",自主招考日益显露的弊端和简单的文理分科,在与俄罗斯以上两项高考改革相比下,我们值得学习借鉴以前曾向其学习过的"苏联老大哥"。还中学教育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以"名校精英教育、普校大众教育"的理念,打造中国特色"立交桥"式的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11.
实施高考综合改革后,从高二开始对选考科目实行走班教学。如何走班有利于教学管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益,这是每一个教学工作者关注与思考的问题。经过小范围调研,文章提出两种模式,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发布以来,"改革"成为社会各领域发展主基调。在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程中,高考改革无疑是重中之重。作为教育改革的"中枢",高考集聚了最深层次的矛盾,最为错综复杂,也最为牵动人心。高考改革如何进行,考验着政府教育改革的决心,也考验着改革者的智慧。迈入扩招"后时代"的高考改革,已经积聚了足够的改革能量,正面临着一场根本性的变革。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国施行的高考加分政策存在诸多不公平问题,需要依赖于高考改革来加以破解。在文理分科方面,造成学生知识结构不全面、人文情怀与科学精神的分离与缺失、综合素质偏低等问题,根源不在文理分科,而是  相似文献   

14.
15.
分析了新高考背景下“选课走班”制度对高中生物学教学的影响,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策略,以实现生物学教学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阶段和颁布前后,高中文理分科问题由社会热议到被回避,反映出这一问题的极度复杂性、敏感性与艰难性。从高考改革的视角透视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的变与不变及其反映出的文理分科趋向,对文理分科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学理审思与现实选择,无疑会深化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与实践。  相似文献   

17.
教育适应社会与教育超越社会的矛盾是高考改革中综合素质评价两难困境的根源。综合素质评价遭遇到文化传统及城乡差异等社会性问题,导致评价发展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导向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和操作性原则等有可能被异化。完善教育改革的外部条件,优化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渐进地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是必须的政策出路。  相似文献   

18.
2009年开始的文理分科大讨论,从参与人数以及国家文件的表述和政策来看,分科、合科的观点占据了主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突出了综合素质的重要性,然而,各地的高考改革方案则以文理分科为主流。国内关于分科合科的两派主流观点,都存在着理论基础不够牢固、世界趋势把握不准、本土创新明显不足、选拔和培养人才不够多样等问题。高中新课改隐含了专业分化的思想,于是,一部分学者开始提出和论证专业分化的观点。笔者从新课改的实际问题中获得启发,继而参考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美国、英国等实行的专业分化课程或高考体制的经验,对专业分化的必要性、内涵和外延,以及专业分化与文理分合的辩证关系进行系统地理论阐述。笔者认为,我国的高中课程和高考改革今后应该采纳中高基础、市场化多类型专业分化的体系,建立和完善各项配套,并建立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完整一贯、科学合理的多元化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9.
20.
在文理大综合的基础上,2000年在广东率先执行综合能力测试.而后在河南、江苏、辽宁、广西等省市推行,随着试行范围的扩大.来自各方面的意见也日显突出.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认为综合能力测试利大于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