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课标要求 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运用图表说出""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是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的要求,"气候特点""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则是对单元学习内容和教学成果的要求.通过课标要求明确课时目标:①...  相似文献   

2.
一、课标解读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二节“东南亚”一课的课标要求是:在地图上找出东南亚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运用图表说出东南亚气候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运用地形图说明东南亚地区城市分布特点,分析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举例分析东南亚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活动建议: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 1.学生能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特点,知道这种地势特点对我国气候、交通、水能分布的影响,了解我国基本地形特点和主要地形的分布情况,知道不同地形在经济发展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 1.学生能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特点,知道这种地势特点对我国气候、交通、水能分布的影响,了解我国基本地形特点和主要地形的分布情况,知道不同地形在经济发展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欧洲西部纬度跨度大,但主要在温带,主要气候类型有:温带海洋气候、地中海式气候、温带大陆气候和极地气候等多种气候类型,尤以温带海洋性气候最为典型。影响其气候类型的主要原因有: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大陆轮廓、地形和洋流等。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的 (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及首都等重要城市和海港的位置;(2)分析日本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和文化特征,说出日本民族和人口方面的概况以及日本的交通运输特点;(3)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利用岛国多港湾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并能举例说明日本与我国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7.
黄雷  徐瑾 《地理教育》2015,(2):20-22
一、教学分析课标要求:1能在地图中指出某个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能运用地图简述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2能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说明一个地区的地形特点及其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3能运用地图描述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以及气候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4能运用地图说出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教材分析:东南亚是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材中"了解地  相似文献   

8.
一、教材分析课程标准要求:本节内容对应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以下要求: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在地形图上识别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阅读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说出区域的气温、降水分布概况,并归纳气候特征。教材地位作用:"长江沿江地带"是一个典型的跨省经济地理区域。作为中国地理最后一个分区教学的内容,它既是对八  相似文献   

9.
胡平香 《地理教育》2014,(Z1):26-27
正一、课标解读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二节"东南亚"一课的课标要求是:在地图上找出东南亚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运用图表说出东南亚气候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运用地形图说明东南亚地区城市分布特点,分析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举例分析东南亚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活动建议:开展学习交流、角色扮演等课堂活动。选择一个教材中没有介绍过的区域,组织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然后开展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归纳总结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并以适当方  相似文献   

10.
一、课标解读《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认识区域有如下要求: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并做出简要评价,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从课标要求看,其核心内容是:使学生通过认识黄河流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进一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二、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充分运用地图了解六省区的位置、气候与地形、植被、河流的相互关系以及对人类的农业生产和  相似文献   

11.
全斌 《地理教育》2001,(5):23-23
高中地理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对于第二单元“大气环境”部分的智能训练制定了四部分内容,即读图分析:运用简易天气图,说明天气系统的活动特点;分析类比:比较各气压带、风带的特性;综合分析:举例说明地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等因素对当地气候的影响,举例说明光、热、水、风等气候资源对当地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联系实际:了解当地常发性的气象灾害及应采取的预防措施。下面对有关内容作一分析解释。  相似文献   

12.
辽宁朝阳的气候特点与农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朝阳气候由于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而干旱少雨的特点.指出它对传统农业生产不利,并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认为应该在现代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探索适应当地气候特点的农业发展新路,发展特色农业;通过开发新型能源,改变农村能源消费结构,逐步促进生态环境的根本好转;优先发展生长期短、需水量少、耐旱、喜光、经济价值高的粮食、水果、蔬菜等绿色食品产业;充分利用朝阳地区冬季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能丰富的特点发展反季农业;因地制宜,开展多种经营。加快经济的多元开发和发挥主打优势,进而达到发展生产,提高生活质量,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1.学生能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特点,知道这种地势特点对我国气候、交通、水能分布的影响,了解我国基本地形特点和主要地形的分布情况,知道不同地形在经济发展中的意义。2.学会辩证地看待我国地形、地势特点,正确理解因地制宜的现实意义,对学生进行社会、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的思想渗透。3.能够正确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不断提高阅读地图的能力。●教学重点我国地势、地形的基本特征。●教法分析以“导”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指导”——指导学生正确的使用地理图表,进一步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4.
【知识梳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自然环境地形高原大陆,地势特点是东部和南部高,中部、西部低,东部和南部高原上分布着著名的“东非大裂谷”和许多狭长的湖泊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地区,其气候特点是终年高温多雨)和热带草原气候(在本区分布面积最  相似文献   

15.
一、主要考点:1.北方地区的气候、地形、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东北重工业基地和农林基地建设,黄淮海平原农业低产区的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山西能源基地建设。2.南方地区的气候、地形、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与农业生产治理、灾害防治、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是该部分国土整治的重要内容之一。3.西北地区的气候、地形、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主要矿产地、草原保护、荒漠化防治等国土整治内容。4.青藏高原地区自然地理特征与农牧业生产特点,西部大开发中的青藏铁路建设,…  相似文献   

16.
欧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北部 ,面积 10 16万平方千米 ,欧洲大陆东面与亚洲连为一体 ,实际上是亚欧大陆西部伸向大西洋的一个大半岛。其大陆东至乌拉尔山脉 ( 6 6°10′E ,6 7°46′N) ,南至马罗基角 ( 5°36′W ,36°N) ,西至罗卡角 ( 9°31′W ,38°47′N) ,北至诺尔辰角 ( 2 7°42′E ,71°0 8′)。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 ,多半岛、岛屿、港湾 ,气候以温和湿润的海洋性气候为主 ,自然资源丰富 ,森林、草原分布广泛。在地理上习惯把欧洲分为五个地区 ,即 :东欧 ,指欧洲东部地区 ,包括俄罗斯 (欧洲部分 )、爱沙尼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  相似文献   

17.
教材说明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江西在中国的位置,知道江西的面积和行政区划;了解江西人口以汉族为主,江西主要的少数民族及其独特的民族风情:了解江西的地形、地貌、土壤类型,人类对特殊地貌的开发利用,红壤的治理及开发利用:了解江西的气候特点,气候资源及其利用,气象灾害及其防御;了解江西主要的河流、湖泊及其利用与保护;了解江西的动植物资源;了解江西的环境变化及环境保护,初步认识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能初步说明地形、气候等自然要素在环境形成中的作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知道江西和家乡的环境概貌;初步学会根据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信息,归纳其自然环境特征.  相似文献   

18.
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地形的分布特点 ,是以南北排列和东西走向为主 ,即从北到南为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山地 ,中欧与西欧的平原 ,南欧的阿尔卑斯山系 ,而山地大多以东西走向为主。本区平原和山地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 :平原上分布的波状丘陵和一些湖泊 ,北欧的峡湾海岸 ,南欧阿尔卑斯山区的堰塞湖与角峰 ,都同冰川作用有关。什么是冰川 ,冰川作用是怎样的 ,它塑造什么样的地形 ?要解答这些疑问 ,就必须首先了解第四纪冰川。大约 2 0 0万年以来 ,地球上经历过几次气候特别寒冷的时期。每当寒冷期来临。在高纬度地区和高山地带 ,便有…  相似文献   

19.
主要自然地理特征南北纵贯三大地形区;气候受地形影响较大,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有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煤、铁、有色金属、石油、天然气和水力等资源丰富地形平坦,以平原、高原为主。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各地差异显著;森林、煤、铁、石油、水能等资源丰富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相似文献   

20.
一、考点分析 考点1.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命题角度】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与选择,交通运输线路选择与气候、地形、地质、水文、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