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与把握核心要义三方面内容,对于全面理解法治内涵,拓展法治中国之路径具有基础性意义。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正确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维稳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蕴含着法治道路践行的本质内容,彰显法治道路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全面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提供科学阐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实践向导。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关于党法关系重要论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核心内容,深刻阐明了关于党法关系地位、本质、内容、实践方向、规范体系等。习近平关于党法关系的重要论述全面系统、见解深刻、逻辑严密,阐明或澄清了"核心论""本质论""矛盾论""实践论""规范论""陷阱论",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实践指南。  相似文献   

3.
在作出"'党大还是法大'是一个伪命题"的基本判断后,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党和法治的关系"这一法治建设核心问题的研究与实践亦进入一个新阶段.服务于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已然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直接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必须为"四个伟大"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4.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有力保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深化"三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构尤为关键。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置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审视,探索以解放思想、科学发展、体制创新和党的领导为原则,规划以文化作品、传播者、受众、场所、榜样、形式和国际话语"七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构。  相似文献   

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三进"工作的重要意义日益凸显。当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三进"的时代背景、内在要求、价值内涵、实践策略等方面值得认真剖析和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三进"工作,对于引领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定理想信念,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方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发展特征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到2010年底,我国已经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法律体系,是着力体现中国国情的法律体系,是深刻反映时代特征的法律体系。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重要论述,揭示这一法律体系的本质和特征,对于深入理解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发展、完善的原则和基本精神,实现国家各项工作的法治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上作出了总体部署.贯彻四中全会精神,意义重大深远,教育责无旁贷.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进教育发展,是现代教育的一个本质要求.其立足点、落脚点在于以法治精神建设学校,以法治思维实施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开放的理论体系,开放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属性,它具体包括了继承性、整合性、宽容性和创新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放性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性和探索性,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质上是实践的,其实践本质就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现"人-社会-自然"之间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开放的理论体系,开放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属性,它具体包括了继承性、整合性、宽容性和创新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放性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性和探索性,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质上是实践的,其实践本质就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现"人-社会-自然"之间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应有之义,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富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前提,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要求,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目标与个人追求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一些高校办学的目标定位不明、办学模式严重趋同、缺乏特色,是目前我国高校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为扭转这种局面,办出特色,呼唤高校依靠办学"特色自觉"来引领.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呈上升的趋势,如何加强青少年的教育,特别是法制教育,从而达到预防犯罪,促使青少年健康成长,已迫在眉睫,本文就这些问题做出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书法的特性     
书法艺术意蕴深厚,有着自己鲜明的特性,主要表现为:奇妙的造型性;深邃的意象性;含蓄的好情性。  相似文献   

14.
This study tested Dweck’s model of achievement goals as related to perceptions of ability.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achievement goal tendencies and perceived causality were examined. First, it was found that American university students can be described as having three kinds of achievement goal tendencies: one learning goal and two performance goals (one to gain approval and the other to advance in school). Second, it was revealed that although the perceived stability of low ability was negatively related to the learning goal tendency, as Dweck stated, the directions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perceived stability and controllability of low ability and the performance goal tendencies were opposite to that expected by Dweck. Furthermore, ou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other causal perceptions (effort and task difficulty) also are predictors of achievement goals.  相似文献   

15.
政治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政治心理、政治价值三个层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导,以民主法治观念为核心内容,以人为本、以社会主义为基本价值取向的公民政治文化,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精髓、西方政治文明的先进成果与中国的现实国情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的社会主义新型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16.
人、文化、教育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结、相互影响的不可分割的系统.从文化性的角度看待人,我们会对教育有更深刻的理解:人的文化性表现为人的符号形式化,而符号正是教育内容的主要承载者;人的文化性的内涵是自由,教育是对精神自由的永恒追求.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政治参与具有自身特征。主要表现在:从政治参与同政党的关系看,必须始终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以保证政治参与的社会主义性质;从政治参与的途径看,其形式丰富多彩,为实现公民政治参与的平等性提供了最大可能;从政治参与的主要表现来看,主要为理性参与,显示有序性;从政治参与的主题看,它主要围绕经济发展而展开,富有时代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政治参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19.
20.
Vivisimo是一种元搜索引擎.这种搜索向其他单一搜索发出搜索指令,并对返回的搜索结果,利用其自创的文档聚类技术进行排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他单一搜索引擎的不足.Vivisimo聚类的技术原理是on-the-fly聚类、概念聚类、等级聚类和文献聚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