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在传统农业社会的文学中反映的生活、事件与地点有一种固有的附着性和粘合性,它们反映的社会内容很有限,孩子更是从未被关注.在西方,孩子们在田园诗的笼罩之下首次进入长篇小说,而在中国,自鲁迅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孩子”才正式登陆中国的小说,进入文学的视野,肩负着启蒙的重任.  相似文献   

2.
鲁迅先生一生未专门创作儿童文学作品,但其笔下的儿童形象却参与了五四时代现代文学史对“儿童的发现”。过去研究鲁迅作品的诸多著述研究重点是鲁迅笔下的农民和知识分子形象,而忽视了鲁迅作品中大量儿童形象。中学语文教材选用鲁迅先生的作品不少,其中许多涉及儿童形象。鲁迅关注儿童、了解儿童,他作品中的儿童形象,具有深厚的文化蕴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绝不是农民形象和知识分子形象的陪衬,而是与农民、知识分子形象鼎足三分的重要一类。鲁迅一向认为将来是“子孙的时代”。“童年的情形,便是将来的命运”“看  相似文献   

3.
母性、女儿性,妻性是女性作为母亲,女儿和妻子所特有的属性,这是女性作为女性的人格的基本构成,但中国封建时代的女性却以“无妻性”为其人格特征,因为在以尹子为中心的文明朝代,女性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历史性地失落了”,因而,妇女的解放、女性正常妻性的恢复,并非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妇女解放问题,而是一个远为复杂的社会解放问题。本文以鲁迅杂文中的一些观点为根本依据,对鲁迅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无妻性及其相关问题作了比较透辟的阐发。  相似文献   

4.
现实主义作家鲁迅先生作品涵盖两种女性类型:封建制度的遵从女性以及封建制度的反叛女性,然而不论是哪类女性人物,均无法摆脱悲剧性的命运。作家借此表达自身对妇女深受压迫、剥削和毒害而毫不觉悟的愚昧、麻木的痛心的批判,以及表现作家出对妇女充满着人道主义情怀以及彻底批判封建道德的勇气。  相似文献   

5.
王静 《华章》2012,(19)
封建知识分子形象的刻画与描写反映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与封建思想对知识分子的影响,本文通过对鲁迅作品中的封建知识分子形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文学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将人生的思考与人物原型的改造联系,从而创造出典型形象,这是鲁迅创造艺术的主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妇女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妇女在社会生活中是否获得自由、民主、平等的权利,是衡量社会解放与否的标志。  相似文献   

8.
钟瑛 《语文知识》2003,(11):27-28
入选初高中教材的鲁迅先生的小说、散文里,共有六篇写到主人公之“死”。细细研读,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先生这样写至少有三个作用。一、描摹人生世相,烘托死寂氛围在《孔乙己》等篇里,作者描述了多个不同人物的苦难生活,刻画了多个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其中有科举落第而不愿脱下长衫的迂腐先生孔乙己,善良勤劳的山村妇女祥林嫂,祈求  相似文献   

9.
学习鲁迅作品要了解作者的经历,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深刻理解主题。还要学习文章不朽的艺术手法。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解读作品。  相似文献   

10.
鲁迅作品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现行中学语教材中的重点课,仅鲁迅作品就选用了18篇,占阅读课总数的10%以上。这些作品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包括小说、杂、散,几乎代表了鲁迅各个时期的重要章,而且贯穿于中学阶段各个年级的各册教科书中。可见,鲁迅作品教学直接影响着中学语教学的整体水平。遗憾的是,作为阅读教学的重头戏,鲁迅作品教学却面临着自身的尴尬:教师感到鲁迅作品难教、怕教,学生感到难学、怕学。从惧怕“鲁迅”  相似文献   

11.
12.
鲁迅的作品内容深广,思想博大精深,艺术风格多样,特别是鲁迅作品的语言丰满而洗练,隽永而含蓄,诙谐而峭拔。理解鲁迅作品,关键在深刻领会作品的语言。本文结合中学语文课本中鲁迅的作品,从语言的角度,谈谈鲁迅作品的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13.
一位老师在课堂上讲授鲁迅<社戏>一文中双喜一伙在看戏归途偷罗汉豆的情节时,不失时机地进行了一番思想道德教育:"希望同学们千万不要像双喜那样小偷小摸!"这让听课老师哭笑不得.  相似文献   

14.
一 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鲁迅的伟大,核心在于他用自己的全部作品确立了以人的个体生命为价值中心,从个体生命生存发展的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的观念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余婉娜 《现代语文》2009,(9):105-106
在小说《在酒楼上》中,鲁迅借吕纬甫之口刻画了一个个活生生的孩子形象。以下试从孩子的“名字”、品性、命运几方面对其形象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6.
读鲁迅的小说就会常常看到“看客”一类形象。他们带着特有的卑琐,影影绰绰、活龙活现在小说中出现。他们的特点,一是擅长看,二是没有自己的思想,三是自以为是吃人者。剖析他们,更能暴露国民性的弱点,揭露国民劣根性,深入地认识鲁迅的思想与创作,认识鲁迅小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白描也叫素描,原来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大致相近于西洋画法上的速写或素描。它们的特征是用简炼的墨线勾描人物和各种景象特征,突出其神韵,不着颜色或略施淡墨以形象本身简洁的特征表露唤起读者联想,得以丰富形象。这种绘画手法运用到文章的描写上,就是用不浓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辞语,也不精雕细刻,大加渲染,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用准确有力的笔触,简炼的语言,寥寥数笔就写出活生生的形象来,表现出自己对事物的感受。  相似文献   

18.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以伟大思想家高度的敏锐感知和探索精神,在塑造阿Q、祥林嫂等典型形象的同时,也以极为经济的笔墨细致地写出了严酷的社会环境,刻画出了一批麻木愚昧的看客和闲人。“看客”成为鲁迅笔下经典的群体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9.
小说不仅是时间的艺术 ,更是一门空间的艺术 ,所谓空间主要就是指环境。环境描写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都发挥着它神奇的魅力。本文主要通过对鲁迅先生部分作品的赏析来探讨环境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作用 ,以此来促进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作写能力。环境描写为小说情节的展开、角色的出场提供了一个宽广的舞台。自然环境的描写首先为舞台布景 ,以最形象最直观的方式向读者交代故事的大环境 ;紧接着 ,社会环境的描写 ,让读者进一步了解故事的历史背景 ,为故事情节的展开做必要的铺垫 ;最后 ,随着人物环境 (包括人物活动场所、人物关系 )…  相似文献   

20.
母性、女儿性、妻性是女性作为母亲、女儿和妻子所特有的属性。这是女性作为女性的人格的基本构成。但中国封建时代的女性却以“无妻性”为其人格特征。因为在以男子为中心的文明时代,女性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历史性地失落了”。因而,妇女的解放、女性正常妻性的恢复,并非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妇女解放问题,而是一个远为复杂的社会解发问题。本文以鲁迅杂文中的一些观,之为根本依据,对鲁迅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无妻性及其相关问题作了比较透辟的阐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