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高三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对文言词语的一词多义现象讲得很多。但我们还发现文言词语的多词一义现象也很普遍,并且有规律可循。如果这种多词一义现象进行归类整理,不仅能加深对词语的横向理解,而且对文言词语的复习将起到穿针引线,举一反三的作用。一、单义词多词一义。文言词语中几个单义词具有同一意义,也就是几个单义词的词义相同。这  相似文献   

2.
在文言文学习中,学生感到最头疼的就是一词多义现象。本来对文言实词就生疏,再加上又有那么多细微的差别,要想准确地理解一个词在句中的意思并恰当地翻译出来,并非易事。如果只是在具体的语境中就词解词,学生对文言实词的认识、理解永远是片面的,支离破碎的,而且在此境懂了,在彼境依然不理解。如何让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3.
第一读:正音读、辨词义。识字、正音、不读破句,是阅读文言文的最起码要求。文言文中的多音字、通假字和第一次接触的生字是学生较容易读错的,教师应通过学生课堂个别朗读,及时纠正他们的这些错误。学习文言文还必须十分重视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特殊句式的积累和整理,文言实词积累中又以一词多义、词类活用为重点,教师应将课文中出现的多义词板书出来,由学生分析讨论,以弄清他们的不同含义。第二读:辨词采,探主旨。在扫清全文字词句障碍后,教师再引导学生齐读,要求学生边读边咀嚼文章语言运用上的特色,领会文章主旨。然后…  相似文献   

4.
一、选择释义 选择释义是最基本的翻译要求。没有正确词义选择,就无法做到忠实于原句所表达的内容,也就谈不上一篇好的译文。由于在英语两种语言中均存在着一词多义和一义多词的现象,这就为词义正确选择设置了障碍。所以词义选择是个重点,也是难点。  相似文献   

5.
“词汇是语言诸体系中结构最为松懈的部分,因而最容易起变化。”在词汇变化中,词义变化是一个重要的部分。英语“一词多义”的现象,就是在词义变化的过程中产生的。所谓“一词多义”,从共时性观点来解释,就是“一个词可以有不止一个意义”;从历时性观点来说,就意味着“一个词可以保存其原有的一个或几个意义,同时又取得一个或几个新的意义。”只有一个意义的单义词,数量是极少的,大量的是多义词。词义变化给学生的  相似文献   

6.
文言词法的特点,是和现代语比较说的.两者比较起来,如词的意义、词的分类、词的特点、词的组合等,文言文和现代语虽然有许多共同之处,但必竟是有差异的,而词义的差别更大.文言词里单音字居多,也有少数双音词,发展到现代,双音词成为词汇的主流.文言里有用字通假的现象,而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的传况比现代语多.文言里的数量词和代词的用法,也有许多和现代语不同.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在阅读文言文解泽词义时,要特别注意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首先遇到的困难就是对文言词汇的词义难以掌握,尤其对文言文的一词多义、一词多音多义及词类活用等特殊现象理解不了,把握不住,区分不开。这是中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遇到的第一道难关。为了比较简明扼要地讲清楚这几种特殊现象,除了按一般古汉语著作中有关一词多义、一词多音多义及词类活用的阐述来讲解外,还可以从读音上来加以对照和区别,找出一定的规律,便于初学者理解、记忆和掌握。  相似文献   

8.
在英语的翻译过程中,我们往往会碰到一些单词有一词多义或一词多类的情况.一词多义就是说同一个词在同一个词类中,具有几个不同的意义;一词多类就是指一个词属于几个词类,所以往往又有几个不同的词义.确定词义很重要,但也不容易,不是翻翻词典就行的,弄错了往往会贻笑大方.如:  相似文献   

9.
如何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水平,做到省时省力,又有效。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发现从文言文的一词多义讲起,能够做到纲举目张,收到良好的效果。我们强调教好一词多义,不是就字释义,也不是一篇文言文中每字必释,而是于每篇中抓住几个重点词,交代清楚词义的来龙去脉,这样便可积少成多,加快文言词汇的积累。  相似文献   

10.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由于文言实词面广量大,有些词与现代汉语的意义、用法有别,这往往成为我们阅读文言文的一大障碍。如何正确掌握文言实词呢?我们认为,掌握文言实词的重点在词义。■一、词义的识记勤翻字典,多读多记是掌握文言实词的常用方法。另外,我们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抓住重点学习文言实词,我们要特别注意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的偏义、词类活用等。每学一篇文章,我们都要根据具体的文章确立相应的学习重点。如《孔雀东南飞》,学习重点可为“相”、“自”的词义和偏义复词…  相似文献   

11.
文言文教学的实践表明,文言实词的词义并不难以掌握。如果对常见文言词、文言句有一定量的积累,阅读或翻译、做题时障碍就不会很大,而在词语、句式中,词语又显得较为重要,它是构成句子、篇章的重要因素。文言词语中实词又显得特别重要,它是表达句子基本意思的基础。其实,实词难以教学或学习,关键在于一词多义。不过,只要我们认真总结教学经验,分析归纳,还是有规律可寻的。  相似文献   

12.
在人教版九年制初中语文文言课文所包含的词汇中,文言虚词相对较少。意义较为单一、固定,词义较好把握。这样一来,理解实词词义就成了文言文阅读教学的主要障碍。这主要是因为词义的引申会产生一词多义的现象,另外。还有假借、转注等用宇法的作用以及词义范围扩大、缩小、转移、感情色彩的改变等,这些都增加了词义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3.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古诗文阅读中必考的考点。2005年高考,16套试卷全部涉及。备考文言实词,最根本的还是要积累常见文言实词的词义和用法,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但在具体的考试做题中也存在一些容易掌握的破解词义的技巧,这里介绍四点。一、通过分析语法结构来确定实词的词性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相比,在词义上差别很大,但  相似文献   

14.
一词多义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现实中。一词多义现象是在一定的意象图式的基础上,借助隐喻和转喻模式实现的,是由基本词义向其它词义的引申,而且多义词各义项之间相互关联。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研究一词多义现象不仅使我们对一词多义现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对外语词汇教学也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词义联想四法山东赵泽福一、多义联想一词多义,一身兼数职是古汉语词汇的突出特点。本来文言词语数量就相当大,再加上一词多义,有的多达几个、+几个,甚至几十个义项,这就使本来已经够多的文言实虚词更难招架。因为每个文言词在具体语境中都是以某一固定义项出现的,...  相似文献   

16.
文言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旨在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中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是有限的 ,常常是似懂非懂。造成阅读障碍的原因有很多 ,但更主要的原因是文言字、词的隔阂。古今词义有着许多的差异。在文言文中 ,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句子倒装、成分省略的现象较为普遍。因此 ,要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就不仅要结合文章内容适当地讲授古代名物典章制度的有关知识 ,而且更重要的是进一步使学生掌握文言文字、词、句的基础知识。因而文言文词语的教学便成了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 ,必须引起足够地重视。词不离句 ,…  相似文献   

17.
英汉两种语言由于文化背景和语言系统的不同,语言中对应的词汇所包含的语义范围也各不相同,具体表现为词义不对等、精确性不一致的现象。从英汉一词多义现象、构词模式和上下义词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可发现英语词汇一词多义现象广、词汇的概念化程度较强,且其具有形态化的语言标志,所有这些使得英语词义的精确性高于汉语词义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8.
一词多义,是语言的普遍现象,是词义发展的结果。在英语中,许多单词是一词多义的。 一词多义,指的是一个词有多个互相联系但又不完全相同的词义这种语言现象。词义是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反映,一词多义,就是用同一个词反映出几个互有联系的事物或事物的某些相关联的状态、特征。以old为例,作为形容词,《英语简明牛津词典》开列了六项词义,《韦氏新世界词典》开列了十四项词义,其中主要的词义有:年老的、经过一段长时间的自然存在期的、不年青的、不是靠近起点的,具有年长的特征的、用以表示年岁、熟练的、追溯到过去很久远的时间的、过去很久以前制造的、过去长期确定下来的、过去的,古老的、陈旧的、非观代的,等等(为节省篇幅,其英语的释义不再抄录,可查阅上述两词典,下同)。这些词义,彼此是不同的,但又有相关联的地方或有相近似之处。也就是说,old一个词可以被用来表现不同的客观事物的这些方面的特征、状态。例如:  相似文献   

19.
“一词多义”现象是语言发展的必然结果.它的形成虽然情况比较复杂,但只要根据“字形”(象形文字)稍作分析,就会发现其中的规律,理顺并掌握词义的来龙去脉,最后根据具体的“语境”确定多义词在语句中的含义.这样就能有效提高文言实词词义解题的准确率、文言翻译的得分率,提升文言文阅读的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20.
陈雪松 《现代语文》2013,(12):114-115
许多语文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文言文水平,对教材所涉及到的文言文,逐字逐句分析,全部讲解,学生们则忙于记词义、背译文,所谓“字字落实,句句清楚”,花费了大量宝贵时间,可在考试时文言文成绩照样不理想。一些教师采用题海战术,做了大量的文言试题,期望在考试文言部分多得分,可文言文稍微偏深,学生还是读不懂。有人对现阶段文言文教学的现状总结得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