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宁夏教育》2005,(6):1-1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人民教育》上发表了《爱与责任——师德之魂》的文章,这是一篇关于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指导性文章。在文章中周济同志提出了“爱与责任——师德之魂”的新命题,第一次把责任摆在师德之魂的位置,指出“如果没有责任,没有责任意识,就不会明确自己的职守,不明白自己担负的历史任务,那就办不好教育。”  相似文献   

2.
因应时代与教育发展之所需,师德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面对新时期师德建设所面临的新挑战,教育部部长周济明确提出了“爱与责任——师德之魂”这样一个崭新的命题,这是对新时期师德内涵作出的新表述。  相似文献   

3.
师爱的意蕴     
教育意味着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这种教育就不能称为教育。那么,在教育实践中,教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教育活动触及学生灵魂,进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呢?可以肯定地说,教师对学生的爱——师爱,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是教的最高境界,没有师爱,就没有教育。那么,在教育实践中,师爱到底意味着什么?师爱是教师对学生发展所承担的责任。教育部周济部长对新时期师德内涵作出这样的概括和阐述:“爱与责任——师德之魂”。他在大家普遍认可的“师爱是师德之魂”这个共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责任”在教育工作中的重大意…  相似文献   

4.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师德的灵魂。优秀教师共同的特点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教育、热爱学生。重庆开县优秀教师群体就是‘一切为了学生,把爱献给学生的人’。”——教育部部长周济在重庆开县优秀教师群体先进事迹报告会上的讲话“我们所说的教师之爱是一种‘重生存之爱’,这种爱蕴涵着理性、创造性与教育性醇厚的品格,并带领学生走上一条尊重、理解、宽容和期望的爱的旅程。”——沈阳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刘慧  相似文献   

5.
唐华 《天津教育》2009,(7):42-42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爱与责任”是师德之魂,是我们每一位班主任都应履行的职责。“爱与责任”的教育内涵在呼唤一批高素质班主任。  相似文献   

6.
9月6日上午,省教育厅召开庆祝2005年教师节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会上,优秀教师代表围绕“崇教厚德,为人师表”的主题,畅谈自已的亲身体会与思想认识,并为新时期的师德建设建言献策。——教育之魂,是师爱  相似文献   

7.
爱与责任     
李膺 《甘肃教育》2005,(10):1-1
“爱与责任”是师德之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教师的“爱”,就是热爱学生,热爱岗位,热爱事业。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以培育人才、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好自己的光荣职责。  相似文献   

8.
近日,我用近乎虔诚的心拜读了《新时期师德精神的颂歌》一书。掩卷沉思,感慨万千,久久难以平静。五位师德高尚的老师的爱的教育,让我这个自认为热爱学生的教师,顿时觉得无地自容,他们的高大师德之光深深地刺到我心灵的深处,照出我心底的那个“小”来。霍懋征老师强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邹有云老师提出“让爱的阳光照亮深山”;黄静华老师“用心去爱每一位学生”;盘振玉老师“用大山一样的情怀,让爱在大瑶山中不断延伸”;林崇德老师指出“师爱是师德的灵魂”。这五位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无一不是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高尚的人格、伟大的人…  相似文献   

9.
教育部周济部长在《爱与责任是师德之魂》一文中提到当代教师至少要面临三项责任,即岗位责任、社会责任和国家责任。那么特殊教育学校校长的岗位责任是什么呢?提到校长的责任,可能大家想得多的是安全责任、教育收费责任、教育质量责任、行风建设责任等。其实所谓岗位责任,也就是所任职位分内应做的事。校长的岗位责任还远不止这些,就我多年来校长工作的体会来谈,特殊教育学校校长的岗位责任至少有以下三项: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只把"教师"看成一种职业,更要把"教师"当成一份事业。教师,为人师表,既要乐为人师,更要善为人师。这是我从教20余载的真实感悟,也是我人生的执着追求!强化师德修养,是优秀教师的防腐剂作为一名教师,应恪尽职守,努力适应时代的发展,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用自己的言行诠释"师德"的高尚。教育的真谛在于"爱",爱与责任是新时期师德之魂。爱是一座桥梁,更是一种无言的承诺。从教20余年来,我时时刻刻都在践行着"为人师表"的诺言,用无私的爱赢  相似文献   

11.
"教育"是一个庄严的字眼,教师是教育的直接传播者和执行者,"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神圣灵魂,这是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也有很多人说:"爱是一种奉献。"它如一股甘泉,一股热流,穿透人的心田。其实爱除了是一种奉献以外,它还是一种责任,爱与责任,是师德之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天职就是给孩子希望,教育是播种希望的事业,以大爱的心胸去关爱幼儿,改变观念,注重表达方式,升华师德,提高自身素质去热爱幼儿,强化职业情感,去爱幼儿,对幼儿负责,让爱与责任成为幼儿教师的一种习惯。  相似文献   

12.
程林 《辽宁教育》2004,(12):18-19
在高速发展、竞争激烈的信息时代,教育已成为国家强大、民族发展的核心事业。作为教师团队之魂———师德建设更被时代赋予了崭新的内涵。在现代和未来的教育发展中,师德建设已成为学校办学的基石,高尚的师德将为我们的教育事业领航。沈阳市珠江五校在“自然、清新、梦想、开创、先行”的“绿色”教育理念引领下,勇于开拓,为新时期的师德建设作出了“珠五”人独具特色的诠释。一、树立“绿色”教育理念,打造团队精神“如何办教育人民才满意?”对于这个学校发展的核心问题,“珠五”人的回答是明确的———“充分挖掘潜能、扬长避短,走个性发…  相似文献   

13.
黄静华 《上海教育》2005,(1A):46-48
在新时期里,我们如何理解师德?全国优秀教师师德巡回报告团成员,上海市尚中学教师黄静华、江西省永修县柘林镇黄岭小学太阳山教学点教师邹有云、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塘溪乡五马垅小学教师盘振玉、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等优秀教师的事迹给了我们一个满意的回答。在4位优秀教师以“爱的教育”为主题的精彩报告中,在全国优秀教师非常感人的事迹里,我们看到他们作为新时期优秀教师的崇高师德。他们身上反映了非常鲜明的共同特征,那就是作为人民教师具有的忠于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默默奉献的崇高品德。对于优秀教师,我们应该学习他们肩负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始终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学习他们如何发挥教师人格的力量,教书育人、爱生如子、为人师表、无私奉献;学习他们如何以科学的方法开启学生心灵的窗口,用爱去感化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上海市已确定今年为“德育落实年”和“师德建设年”。为此,新年里的第一期《当代教师》“话题”就从师德讨论开始,以此推动上海以全国优秀教师为榜样,掀起师德宣传教育和建设的新高潮,从而大力推进上海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4.
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战线广大优秀教师共同的特点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教育、热爱学生。师爱更多地温润在平凡的日子里。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团的主题就是“爱的教育”。霍懋征老师从教六十年深刻感悟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邹有云老师提出,“让爱的阳学照亮深山”;黄静华老师“用心去爱每一位学生”;盘振玉老师’用大山一样的情怀,让爱在大瑶山中不断延伸”;林崇德老师指出“师爱是师德的灵魂”。  相似文献   

15.
为了加强师德建设,弘扬新时期教师美德,教育部组织了“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团”, 9- 10月在全国巡回报告数十场。报告团成员孙维刚、杨瑞清、孙晓兰、蔡改、王实军、张大田和包全杰等优秀教师躬行讲坛、无私奉献、全心爱生、一生爱教的先进事迹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在全国各地引起了极大反响。本期刊发孙维刚老师的自述,希望大家关注,并就师德建设畅谈自己的感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张粉桃 《小学生》2011,(1):11-11
关于师德,不少教育家及国家领导人曾有过精辟的论述:春秋末期,孔子提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唐代韩愈,专门著有《师说》一文,指出老师的三大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并强调:“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明确指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周济部长在全国师德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高度责任.将师德建设放在突出位置》。  相似文献   

17.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周济(1.4)坚持科学发展观推动基础教育持续协调发展陈小娅(2.4)爱与责任——师德之魂周济(3.4)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大力发展民族教育事业周济(4.4)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深厚的感情办好内地新疆高中班李东成(4.6)加强领导强化管理深化改革扎实做好民族教育工作张德祥(5.4)以素质教育为主题着力完成普及发展提高三大任务周济(6.4)●卷首语教育部民族教育司2005年工作要点(1.1)要大力加强民族教育科学研究本刊评论员(2.1)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试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本刊评论员(3.1)进一步办好内地…  相似文献   

18.
周大平 《教师博览》2004,(11):15-16
“尊重”和”爱”应该是师德的最基本内容。而一些所谓“优秀教师”却刚好缺这些东西。重新培养和弘扬师德,应该从“爱学生”做起。  相似文献   

19.
2004年12月9日,由中宣部、教育部联合组织的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会在教育部礼堂召开,教育部直属机关200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周济出席报告会并作了重要讲话。他强调,加强师德建设是教育工作特别是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永恒的主题和重点。教育战线要以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会为契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自觉学习优秀教师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无私的奉献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为办好让人民满意  相似文献   

20.
九月,以“光荣的人民教师”为主题的全国师德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教育部部长周济在讲话中,强调了新时期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周济说,师德建设决定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成败。要想把教育做好,决定性的因素是教师,而在教师素质中最重要的是师德。当前我国广大教师忠于职守、无私奉献,赢得了党和人民的信赖与全社会的尊重,但教师队伍中也有害群之马,也有“老鼠屎”,这小部分人的不良言行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因此,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是全国教育系统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也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