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民国时期黄花岗起义纪念活动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花岗起义是以孙中山、黄兴为代表的革命党人领导的一次武装斗争,尽管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它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对于1911年10月爆发的辛亥革命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正因为如此,民国时期的国民党政府极其重视,几乎每年3月29日前后都会举行各种纪念活动。通过这些纪念活动我们既可以看到对于黄花岗先烈的追思,也可以感受到不同时期的时代特点。国民党政府通过黄花岗起义纪念仪式建构集体记忆,进而掌握文化权力量,从而达到巩固其统治的目的,而这也成为了民国时期纪念活动的一个共同特点。  相似文献   

2.
辛亥年三月廿九日广州起义,又称黄花岗起义。参加这次起义的闽籍革命党人众多,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为革命谱写了一首不朽的赞歌。本文拟从经济、思想文化两个方面对闽籍英烈投身革命的原因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3.
辛亥年三月廿九日广州起义,又称黄花岗起义。参加这次起义的闽籍革命党人众多,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为革命谱写了一首不朽的赞歌。本文拟从经济、思想文化两个方面对闽籍英烈投身革命的原因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4.
5.
孙中山与黄花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很看重黄花岗烈士墓,关心它的建设,百忙中多次致祭,或亲自去,或派人去。这是他重视自己开创的革命事业的表现,也有振奋民族精神,教育革命同志和民众的目的,这对我们今天的政党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商城起义作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奠基的三大武装起义之一,其名称在表述的过程中由于历史、现实及学术旨趣等原因,存在着"立夏节起义""商南起义""商南暴动"等不同称谓。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中共领导的革命斗争命名的政治、历史、文化、惯例等多重因素的考量,应以"商城起义"作为该历史事件的规范命名。  相似文献   

7.
菁华 《课外阅读》2009,(15):16-17
清宣统三年三月二十九日(西元一九一一年四月二十七日),广州起义暴发。起义之军百二十人持枪械攻入广州督府衙门,两广总督张鸣岐闻风而逃。然义军终因寡不敌众,数百清军围之,起义军多战死。旋革命党人潘达微见而怜之,收烈士之骸,止得七十二具,葬于白云山麓之黄花岗。九十七年之后,时值腊月,会天大雪,余滞于广州,遂至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陵。止于其门,百感并至,赋诗一首,诗曰:  相似文献   

8.
在宣统元年广东咨议局的第一次常年会议中,作为法律审查会会长的陈炯明提交《停止就地正法》议案。这是陈炯明在接受完广东法政学堂的专业培训,历经惠州知府陈兆棠滥用就地正法之权后的郑重考虑。这一议案并没有得到超过半数议员的认可而遭雪藏,似乎预示着在近代中国,法制民主化的实现依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战略决策的角度,探讨南昌起义的战略原则、战略目标和战术策略,及其决策的开创性、超前性与不可逆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云南护国起义前,蔡锷从拥袁以及在京期间同以梁启超为 首的进步党、以孙中山、黄兴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和西南地方实力派的联络活 动等史实,主要说明蔡锷在云南护国起义发动过程中的历史作用,并以此肯定蔡 锷是云南护国起义最主要的发动者,应居首功,以别于“纯蔡锷发动说”和“唐 继尧发动说”,“云南中下级军官发动说”和“孙中山、黄兴发动说”。  相似文献   

11.
对于庄子《逍遥游》旨意传统有两种经典解释:即郭象的大鹏与小鸟都逍遥和支道林的大鹏与小鸟都不逍遥这两种结论。陈寅恪先生在30年代考证这两种结论产生的学术背景,陈先生认为:郭象观点的产生源于当时的社会思潮,即源于魏晋清谈的一种发展,具体而言就是风行一时之“才性论”。而通过对《高僧传》等经典的钩稽,陈先生指出,支道林观点显然是源于佛家经典。由陈先生之考证,一方面说明中国佛、道之发展相融相汇;另一方面也说明郭、支两种观点却都是囿于社会思潮之影响,没有昭示出庄子文本的真意。本文从庄子文本出发,结合庄子理论,对《逍遥游》进行了重点疏释,认为庄子的真意是强调道与物之对立的“小大之辨”,即大鹏逍遥,小鸟不逍遥。由此理清了这桩千古公案。  相似文献   

12.
《大连大学学报》2019,(1):28-41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作为京津门户的大连,见证了英军的侵扰和跋扈。英军在这里的活动虽然主要限于补给和集结等非直接作战行动,但是,英军在大连地区的活动极大地提高了英军在鸦片战争中的作战能力。对这段隐匿的历史进行考察和挖掘,不仅有助于全面且深入地了解英军在鸦片战争中的军事活动、作战目标,而且对于理解大连之所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列强争夺的重要地区的原因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陈轸作为战国游说家的典型代表之一,其机智圆滑而忠诚的说辞往往左右一国的兴亡成败.<战国策·齐助楚攻秦>记载了陈轸少有的游说失败.陈轸游说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从游说主体上看,没有像张仪那样靠欺诈取胜;从游说对象上看,没有认清楚怀王这一游说对象的特殊性;从游说技巧上看,忽略了揣摩心理和对游说时机的把握.  相似文献   

14.
胡汉民认为革命必须组织好武装力量,军队深刻地影响着国家政治生活,与革命的成败关系紧密,而旧政府军队能够为革命所用。胡汉民看到清政府军队特别是新军具备参加革命的有利因素,对他们寄予了厚望。辛亥革命爆发后,清军的表现验证了胡汉民军队革命思想的正确。  相似文献   

15.
陈独秀与胡适的教育思想有相似的一面,但又存在着很大乃至根本的分歧,究其原因,相似是由于陈,胡的经历相似,并都受到改良主义的影响,相异则缘于各自的哲学观,所信仰的主义和理论参照体系及工作侧重点的不同。  相似文献   

16.
红军长征时期在贵州的民族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问题不仅是和平年代中国社会问题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同时也是中国革命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共产党自“三大”就开始探索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与历史观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在长征前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政策并在长征中得到实践和发展,为后来乃至建国后的民族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理论与实践的基础。通过挖掘长征时期红军经过贵州时的民族政策史料,从红军长征期间在贵州的民族政策的实施、特点、影响诸方面论证了红军长征时期的民族政策。  相似文献   

17.
一九二七年以蒋介石和汪精卫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悍然发动反革命政变。面对屠杀,中国共产党以武装斗争的形式奋勇反击。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及广州起义的发动对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组织上的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三场起义的思想政策及方针、军事力量、道路探索方向、失败原因以及历史影响方面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即必须要建立属于无产阶级的武装、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切忌盲目照搬他国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在WSSNS的基础上,从体系结构层次研究探讨了基于数字化营区的网络安全整体解决方案,丰富和完善了网络安全和应用安全层次的相关内容,同时在物理安全、系统安全上做了进一步阐述和细化.并站在战略层次上剖析和探讨了数字化营区的发展现状、总体规划目标及相关安全策略.  相似文献   

19.
瑶族是中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其服饰文化绚烂多彩。通过分析广西龙胜矮岭瑶寨红瑶妇女的着装特点,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和风俗习惯等进行文化透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瑶族文化的历史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吴娜  于作敏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0):105-108
陈独秀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共产党史与革命文学史上颇有影响的人物,他一生的思想变化一直是史学界所关注研究的课题。主要就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史学界对陈独秀思想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