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语文教育目标分类体系是指通过语文教学过程而让学生达到掌握知识、发展智能、提高修养的教育行为目标的分类理论。它包括两大目标领域:一、语文知识智能目标分类领域,它划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五个层次行为目标,二、文化修养目标分类领域,它划分为接受、组织、个性化三个层次行为目标种。  相似文献   

2.
霍恩斯坦教育目标分类学是在批判继承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基础上推出的一个全新的教育目标分类体系。它的主要特点是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体现了人的行为的整体性,突出了过程性。它将全部教育目标划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行为领域4个部分,每个领域包含5个层次的教育目标。它对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超越主要表现为:适当地减少了教育目标类别的数量、增强了平稳性和可比性、更适合于指导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3.
霍恩斯坦教育目标分类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霍恩斯坦于1998年推出了一个全新的教育目标分类,这个分类将全部教育目标划分为4个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行为领域,每个领域包括5个类别的目标。霍恩斯坦教育目标分类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之间存在一些共同点,也存在重要的区别,霍恩斯坦教育目标分类实现了对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的超越。  相似文献   

4.
<正>国外教育专家针对认知领域教育目标提出了教育目标分类的评价理论,它有旧版和修订版两个版本。在旧版中,教学目标分成六大层次: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随着相关学科的发展和该分类体系不断实践研究,2001年推出了修订版本,修订版更切合21世纪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对学生认知心理发展的层次更加贴合,提高了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系指通过教学过程,预期学生可能产生的变化和进步。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主要分类,并以此作为课程设计和评价标准。他所遵循的一般分类原则,“教育的——逻辑的——心理学的分类系统”,即分类系统首先要“考虑教育的需要”,其次要“合乎逻辑顺序”,再次要“与目前已确立的有关心理学的原则与理论保持一致”。根据分类原则,布卢姆将教学目标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几个层次。这一分类突出了人的认知心理规律,运用它来设计和评价教学,不但能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而且能使学生智能的发展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6.
如何思考知识,如何对知识作出划分,如何给知识定位,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了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对学习过程及教学过程的思考分析,形成了对学习理论或教学理论等重大问题的不同见解。传统教育心理学对书本知识的分类意见比较多,如有人根据层次将它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人根据知识的形成过程将它分为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有人根据知识形式将它分为概念、规则、高级规则等。影响比较大的有两种分类,第一是按照学科领域将知识分为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第二是根据知识的性质将它分为知识(狭义)与技能,然后分别阐述知识的掌握…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学论中,语文教学被划分为两个领域,即以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为培养目标的认知领域和以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及个性发展为目标的情感领域。本文着重从语文教学中自我情感情绪调控能力的培养入手,探讨它的重要性、可行性及方法,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8.
分类学是探索一组事物分类的一种体系,通常从简单到复杂、从低层次到高层次排列.它根据一定准则建立,被用于许多领域或学科中,在教学中的应用就是一例.一九五六年,布卢姆及其同事首先提出了教育目标分类学.他认为,教育目标可分解为三个主要领域,它们是:知识及知识运用的认知领域;对学习的情绪反应和价值倾向的情感领域;由心智活动控制肌体活动的心智肌体活动领域.布卢姆根据学习的心理活动过程,认为这三个领域都可有层次地再行分解.尽管这一分类远不如化学、生物科学的分类精确,但它已被证明极其有用,而且已为很多国家的教育家所采纳.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学是由简单到复杂的一系列等级,它表明,较高水平的技能需要建立在较低水平的学习基础之上.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可参考此分类以确定在所教教材或作业中包含了哪一类或哪几类教育目标.教师在确定了不同类型的教育目标后,就可以为达到这些目标设计制定出特殊的教学活动.教育评价是要证明学习是否已经起到作用并达到了一定的目标.确切地讲,布卢姆的分类是学习目标的分类,它明确了学习行为的各级目标,可以帮助教师按各级目标制定出不同的测验,从而对教学作出更有效的评价.因此,它对于直接的和间接的教育测量都有很大的应用意义.布卢姆以他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赢得了学术声誉,这种分类方法曾被列为美国教育研究的重大成果而受到广泛重视.现特将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中认知领域和情感领域的原文译出,并根据所收集到的资料,对心智肌体活动领域作一介绍,以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被分为认知、情感两大领域,即以语文知识种语文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认知领域和以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及个性发展为目标的情感领域。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语文教学要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格和爱美的情趣。”这正是从认知与情感两个领域的结合上为小学语文教学提出的目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了极其丰富的情感因素,如果把这些情感因素定在高级情感的层次上,它应包括道德感、美感、理智感和活动感。下面就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八册中的情感内容作粗浅的分析,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研究重点是“作为目标的行为”和“对行为目标分类”。其意义在于:为大纲、教材的编制提供参照工具;为科学理论型教学提供操作系统;为语文教学提供目标分类资源;为语文教育评价提供合理框架。  相似文献   

11.
初中语文教学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基于此,探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人文素养、加强德育教育、情感教育和美育教育等若干问题,对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语言教学传统上采用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母语与外语这种二元方式来划分教学类型,而近年来兴起的“继承语”理论则认为继承语习得与一语习得和二语习得均不相同,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提出继承语教学、第一语言教学、第二语言教学的三分模式。本文从这一新的理论视角对汉语教学的类型进行重新划分,认为华文教学就是汉语继承语教学,狭义的华文教学具有既不等同于汉语第一语言教学也不等同于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提出针对汉语继承语学习者应采取相应的有效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60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测试命题的发展变化大体分为三个阶段:1952-1955年为主题思想和表达方法测试阶段;1981-1983年为语言知识测试阶段;1984年以后为综合测试阶段。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受语文教育思想的影响;二是受测试观念和技术的影响。未来的发展趋势:一是在全面考查语文能力的基础上,将更加关注检测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是在考查局部理解的同时,将更加关注对文本的整体把握;三是选材将更加贴近时代、社会和生活,凸显"人文性"导向;四是重视测试学生个性化、有创意的阅读;五是命题形式上,主观性试题有增加趋势;六是在强调阅读理解的同时,也关注阅读后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基本的智力技能。语文智慧作为多元智慧的基本形态之一,其形成过程离不开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作为语文教与学的一个基本环节,几乎涵盖了学习全过程的意义。但在过去的教育中,太偏重阅读对知识的获取作用,而忽视了对阅读智慧的培养。智慧的教育呼唤通过阅读对智慧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教育领域的"三个世界"及其智能虚拟映射进行了认识切割,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个新的智能虚拟世界:代表数字化教育事实和存在的世界一’、代表人工智能教育认识的世界二’、代表人工智能教育思想和知识库的世界三’。文章指出,这三个新的智能虚拟世界是教育领域的"三个世界"在人工智能环境下的智能虚拟映射,扩展了传统教育研究的本体论假设,进而导致认识论的全方位变革。此外,文章还从认识主体、研究对象、研究范式、推理思维、知识表征等五个方面的变化,阐明了教育研究的认识论变革所引发的方法论转变。文章的研究有助于理解智能时代教育的过程与本质,并为教育人工智能系统的设计、开发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知识经济作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本质上就是以人的智力、知识为本的人化经济。要培养创造性人才就必须构建我国社会创新教育体系。应该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即改变教育行政管理模式 ,具有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优势 ;强化创新教育的终身化和社会一体化优势 ;构建多层次的社会创新教育结构  相似文献   

17.
教育技术人才培养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还是一个艺术养成问题。艺术因素是教育技术人才智能结构的重要因素。应把“技艺结合”作为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理念和出发点。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语文教学模式研究正式成为语文教育研究的子课题,迄今为止,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智能培养研究阶段,整体教育研究阶段和素质教育研究阶段。本文从实践和理论研究两方面着手对三个阶段的成就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对我国大学外语教师的教师信念进行了分类,并探讨了教师信念与教学行为的关系。本文所得结果显示: 我国的大学外语教师,其教师信念可以明确地归纳为五类, 按其信念强度, 可依次排列为: 教师角色观、 外语教学与评估观、 课程设置观、 外语学习观和语言观;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属于外语教学与评估观的大多数外语教师信念,难以实施。其中,最难以实施的信念是教师不应该使用同一标准来评价所有学生。  相似文献   

20.
孙由之 《海外英语》2014,(15):103-104,106
An attempt was made to evaluate what is tested and how it is tested in the IELTS academic test from a thinking-based perspective. The analysis framework is an incorporation of Bloom’s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and Bachman’s classification of language knowledge. It is found that the IELTS test exemplifies an assessment of test-takers’ language knowledge and cognitive proces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