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别里科夫竭力想把自己装在“套子”里,在穿着、用具、生活习惯方面都把自己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生怕与外界接触,伤害了自己;而且在思想上也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谨小慎微,诚惶诚恐,生怕越雷池一步。别里科夫生活在双重“套子”里,他不但害了自己.也害了别人。他为虎作伥,自觉地充当沙皇专制  相似文献   

2.
别里科夫是个小人物,是俄罗斯19世纪90年代的普通中学教员,其典型性是:生活与人生装在套子里.他把自己严严实实地包裹在棉大衣的套子里,把使用的小物品也装在小套子里,坐出租马车要用车篷包起来,总之他的衣食住行都要用各式各样的套子给装起来.同时,他也把自己的思想装进无形的套子,躲在他教学的古代语言里逃避现实,只认定"刊登各种禁令的官方文告和报纸文章才是明白无误的",用"将要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套起来的恋爱与可能的结婚让他身心憔悴,神经兮兮.他更是要把别人的思想也装进他的套子,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千万不要惹出什么事端",搬出清规戒律逼迫着周围的人让步,在他影响下,"全城的人都变得谨小慎微,事事都怕".  相似文献   

3.
作文中描写人物肖像可以用漫画笔法。我们先来看看契诃夫在《装在套子里的人》里对别里科夫的描绘:他也真怪,即使是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上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那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着黑眼镜,穿着羊毛衫,用棉花堵着耳朵眼。他一坐上马车,就叫马车夫支起车篷。总之,这个人总想把自己包在壳子里,仿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好隔绝人世,不受外界影响。实际上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这样…  相似文献   

4.
教学片段: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进一步了解这位伟大作家的小说风格。小说的标题叫“装在套子里的人”,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数一数别里科夫身上有多少个套子。同时,请大家注意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众多的套子中哪个是最主要的套子?  相似文献   

5.
中学课文《装在套子里的人》塑造了别里科夫这一荒唐可笑的人物形象:他“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把随身带的东西(如雨伞、小刀等)都放在一个又一个“套子”里;他把自己的脸也“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坐马车“总要叫车夫支起车篷”。同学们一定都会嘲笑这个自我封闭的“套中人”,可是有些人在写作时却也有意无意地成了“套中人”。其具体表现就是用一种套子、一种模式来束缚自己的写作:一记叙人物,就是“评语 事例”;一描写景物,就是“状物 过渡 象…  相似文献   

6.
高中语文第二册和第四册《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第四段用到“降服”一词,根据文意来看,应是“降伏”而不是“降服”。“降服”一词所在语句是这样的:他凭他那种唉声叹气,他那种垂头丧气,和他那苍白的小脸上的眼镜,降服了我们,我们只好让步,减轻彼得洛夫和叶果洛夫的品行分数,把他们禁闭起来,到后来  相似文献   

7.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进一步了解这位伟大作家的小说风格。小说的标题叫“装在套子里的人”,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数一数别里科夫身上有有多少个套子。请大家边看书过做符号,在套子下面划横线。学生看书,做符号。(大约三分钟) 师哪位同学先说说。生 13个。师请具体说说。  相似文献   

8.
邓维策 《师道》2008,(11):14-15
“他只要出门,哪怕天气很好,也总要穿上套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上暖和的棉大衣。他的伞装在套子里,怀表装在灰色的鹿皮套子里,有时他掏出小折刀削铅笔,那把刀也装在一个小套子里。就是他的脸似乎也装在套子里,因为他总是把脸藏在竖起的衣领里。”  相似文献   

9.
套中人别里科夫的"招牌动作"就是将自己完全装在套子里,这个套子,不仅指我们能看到的外在的套子,更指隐藏在他内心深处的套子.两个套子,将他紧紧包住,将这个可笑可恶而又可怜可悲的小人物送上死亡之路. 作者用近乎夸张的手法和嘲弄的语气,描写了别里科夫的可笑滑稽的外貌、装束和怪异的行为.他的伞装在套子里,怀表装在灰色的鹿皮套子里,有时他掏出小折刀削铅笔,那把刀也装在一个小套子里.就是他的脸似乎也装在套子里,因为他总是把脸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墨镜,穿绒衣,耳朵里塞着棉花……这样怪异可笑的"套子",其实正是他内心虚弱的外化.  相似文献   

10.
读了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这篇章,我们明白其主旨在于嘲笑那种思想保守落后,行为与现实格格不入而把自己装在套子里面的人,并以此教育我们要脱掉那个套子。然而在我看来,套子本身是没有错误的,只不过它与当时的沙皇制度相结合,就变成了一种奴役人性的精神枷锁。  相似文献   

11.
章桂周 《学语文》2013,(1):21-22
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学语文课本的保留篇目。入选时编者将原本一万多字删节为4千多字,这是入选课本的需要。但在语文界颇有微词,甚至把这样的删节说得一无是处,像对《装在套子里的人》的删节,就有人认为是"变成了一个枯燥的故事,失去了小说的生命,没有了活力"。甚至有人就《装在套子里的人》的删节问题写了篇批判文章,竟然被三家语文专业期刊刊载出来。可见,删节就好像是过街老鼠,大家都会下手喊打的。  相似文献   

12.
文中曾经提到别里科夫卷起的裤腿,这个被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人为何会卷起裤腿?卷起的裤脚就像别里科夫对外出气的毛孔一样,是他唯一与外界接触地方,也是唯一可以让人喘息的地方。小说全文整个让套子包裹着,让人喘不过气来,别里科夫把自己装在套子里,也把整个小镇装在了套子里。他对人们的一切都看不惯,学校乃至全城几乎都在他的控制之下。  相似文献   

13.
<正>《装在套子里的人》是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优秀的短篇小说家契诃夫的作品,小说给我们塑造一个心理病态的形象——别里科夫,现实生活让他总是感到心神不安,让他害怕,为了同世人隔绝,不致受到外界的影响,他总想给自己包上一层外壳,给自己制造一个所谓安全的套子:哪怕在艳阳天出门他也总是穿着套鞋,带着雨伞,他的雨伞、怀表、削铅笔的小折刀等等一切能包裹起来的东西都总是装在套子里,就  相似文献   

14.
《“黑板”跑了》是低年级的一篇课文,教学设计宜深入浅出。笔者设计了三则教学思路,供教师参考。教学思路一:标题突破《“黑板”跑了》这一标题新颖独特,而且关联全篇,教学本文可以由标题突破——标题中的“黑板”为什么加上引号?(课文中的“黑板”不是真正的黑板,而是一辆马车车厢的后壁。)安培为什么把它当成了黑板?(因为安培正在专心思考一道数学题,需要一块黑板演算,正巧碰上停在路边的车厢后壁,于是产生错觉。)安培此时是什么心情?(非常高兴。他觉得这块“黑板”是“特地”为他准备的,从“太好了”可以看出他兴奋之情。)从安培的错觉…  相似文献   

15.
[教材分析]《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一篇小说.有人说,读《装在套子里的人》,犹如欣赏一部充满怪诞的悲喜剧;教《装在套子里的人》,却像品尝一盘略带苦涩的苘香豆.“怪”字犹如调料,“怪”出了一个经典的漫画式人物,“怪”出了沙皇专制制度的毒害,“怪”出了作品所揭示的现实问题……我从“怪”字入手,设计了问题链,进行了教学预设的新尝试.  相似文献   

16.
郭铭辉 《广东教育》2002,(11):41-41
语文课上,对《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的课堂交流正在热烈进行。小张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别里科夫是一个装在套子里的人,但漫画上为什么要画他“卷起裤腿”?一石激起千重浪——学生甲:这是因为当时下着雨,别里科夫为了裤子不被淋湿,不得不卷起裤腿。学生乙:不对吧,文章开头便说到:“他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着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直穿着暖和的大衣。”为了套住自己,他可以不顾一切,怎会怜惜裤腿被打湿?学生丙:我认为,对这“卷起裤腿”漫画家是花了心思的。漫画是讽刺别里科夫在人性的欲望——结婚的冲动下思想不…  相似文献   

17.
高中语文第二册和第四册《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第四段用到“降服”一词,根据文意来看,应是“降伏”而不是“降服”。  相似文献   

18.
高中语第二册有篇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老师为了拓宽思路,让我们思考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套子”。许多同学便大举特举一些有关于拜金主义、种族歧视、教育弊端的例子,却没意识到我们自己早已陷入了身边的“套子”——读物对写作的束缚。  相似文献   

19.
王春华 《现代语文》2011,(4):116-116
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五,选入了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小说的主人公处处身陷"套子"不可自拔,最终在"套子"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由此笔者想到了我们的语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高中《语文》第五册《装在套子里的人》有这样一段话:“我们要老实说: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这里,“谦虚”一词用得正确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