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证据规则用以规范的是哪些案件材料可以或不得被裁判者用来认定案件事实的问题,分为证据采用规则和证据排除规则。其中,证据排除规则是决定案件材料能否转化为定案根据的关键。证据排除规则是一个层次化、系统化的规范体系,应作广义理解。以证据能力和证明力的区分为视角,又可进一步分为证据能力的排除规则和证明力的排除规则。证据能力排除规则是以价值论为导向的保障性规则,如鉴真规则、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传闻证据规则等;证明力排除规则是以认识论为导向的事实认定规则,如补强证据规则、瑕疵证据排除规则等。  相似文献   

2.
刑事证据收集规则是刑事证据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众多证据中,非法证据却又占有相当一部分的比例,对于非法证据的效力、我国目前运用非法证据的情况及如何完善证据立法的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3.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中的非法证据是狭义上的非法证据,即通过违法手段获得的证据。这种非法证据大多都具有关联性,也可能具有客观性。但无论非法证据是否具有客观性和关联性都应当予以排除,既不能作为最终裁决的依据,也不能作为各个诉讼程序节点的依据。非法证据的排除范围从证据存在形态上和表现形式上,可以归纳为非法言词证据和非法实物证据。言词证据一旦被认定为非法证据就应在各个诉讼环节予以排除。非法实物证据排除的对象应作广义理解,不仅仅包括书证、物证,其他如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被界定为非法证据的也应排除。实物证据分为合法证据、瑕疵证据和非法证据。其中瑕疵证据有两个走向,能够补正或作出合理解释的转化为可用证据,否则转化为应当排除的非法证据。  相似文献   

4.
随着法治观念的渗透,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立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我国的实际状况,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对保障人权的价值出发,分析了在我国建立非法证据规则需要正视的问题,进而探讨了在我国建立完善的非法证据规则应当确保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证据规则是关系刑事公正的一项重要内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受到各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的重视。我们应当以法定人员违反法定程序,用不正当方法收集证据材料来界定非法证据的范围。充分发挥确立排除非法证据规则具有的保障人权与控制犯罪、维护司法尊严和实现程序正义、实现证据收集的合法化等价值。来促进我国法律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6.
刑事诉讼证据可采性规则是英美法系中重要的证据规则,但在中国,证据可采性规则还不尽完善.从完善中国证据立法、推进司法改革的角度,应当修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建立传闻证据规则和自白任意性规则.  相似文献   

7.
英国的普通法传统不承认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证据的可信性决定着证据的可采性;但这种传统的制度立场在当代逐渐发生现代转型,即取证方式的合法性成为判定证据能力的重要因素.英国当前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制度构型上表现出以下特点:以司法公平为理论基础;以基本法和一般法律为规范法源;以利益权衡为运作模式.我国当前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制度改革,可以从英国证据规则的衍生史与制度构型中得到启示:实现证据规则理念由证据可信性到证据可采性的现代转型;并实现证据规则构架由简单化规则到系统化规则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非法证据仅仅限于言词证据。就刑事诉讼而言,非法证据并非完全没有实用价值,它往往对证明案件的真实情况具有重大意义。域外的司法实践中,对哪些证据进行排除以及怎样排除是比较复杂的并且充满争论的。在中国的特殊语境中,要建构符合国情的非法证据排除制度,我们认为收集程序不合法的证据不能作为控诉被告人以及对被告人定罪量刑的主要证据;在非法证据规则排除的模式问题上,应当采用原则加例外的做法。  相似文献   

9.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项证据规则,其目的在于保障人的人身权利和人格尊严不受非法侵犯。本文比较了各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和英、美两国在“毒树之果”问题上的不同规定,分析了中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现状,提出应该完善非法言词证据的排除,确立价值衡量模式的非法物证的排除规则,暂时保留“毒树之果”的可采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重要内容,对这一问题的规定涉及到国家刑事政策的价值取向,体现了犯罪控制与人权保障的对立与冲突。而我国立法上对于非法证据的可采性问题至今尚无明确、切实的规定。因此,作将通过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简介,试图就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我国的建立与完善提出自己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