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衡夫先生发表在《上海集邮》2003年12期上一篇悼念居洽群先生的文章,提及浙江省邮协为完成居老的心愿,准备为居老出版一本“文选”,原先希望居老能亲眼看到这本文选出版。出版社原答应2003年5月见“小样”,可惜直到居老于2003年9月逝世,仍未亲眼见到“小样”,更不用说是“文选”的真正样书了,因此造成了居老终生的遗憾。林先生文内又指出:“此事曾出现在杨耀增先生身上,不料居老亦如此。”  相似文献   

2.
《集邮》1986年第5期,赵人龙发表《新中国第一套美术邮资封》,首次介绍普9型美术邮资封第二组,即编号6-1957至10-1957的5种封,背面均有"长加盖"的涂盖加印版式。《集邮》1997年第11期,瞿百顺《普9美术邮资封版式研究》一文提出,在上  相似文献   

3.
《集邮博览》2003年第6期和第9期分别刊登了刘化刚先生《谈“北京信箱第526号”信封》和柳承美先生《也谈“526”专用封》两篇文章,对526封的发行、使用进行了探讨,笔者依据所掌握的有关文件,对上述两文中所提到的箭楼526号专用邮资封(下称526号封)的发行情况做些补充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戴小鹏 《航空模型》2014,(11):58-59
《航空模型》2014年第2期刊载的寿尔康老师介绍“R-4”型航模发动机的文章,使我回忆起自己了解、使用它的情形。 1965年,《航空知识》杂志从第11期起,分3期连载了黄永良先生撰写的第二届全国运动会航空模型比赛的述评文章-《雏鹰显奇能》。文中几次提到“R-4”航模发动机,并专门介绍了它的出色性能。  相似文献   

5.
《集邮博览》今年第6期刊出了刘化刚先生撰写的《谈“北京信箱第526号”信封》邮文,读后令笔者不仅进一步了解到该封的使用等情况,而且对如何深入探讨该封的发行与使用也颇受启发。同时,感到该文中的某些提法有待补充,或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6.
《上海集邮》2000,(8):20-21
从本期起,我们计划用半年左右时间连载居洽群同志关于解放区邮票的回忆章。这些章原是北京《集邮研究》杂志向居老的约稿.原拟的总题目是“从苏中到鲁西”。在《集邮研究》1984年第3期发表的是其“引言”部分;同年第5期刊出正之一《第一次见到苏中区邮票》和之二《邮票的散与聚》。后该刊(第一次)停办,原稿又迷失了一部分。在居老自己保留的后面几节中,只有“关于红便邮的一些史实”一节曾在原英版《中国集邮》1987年第2期要刊出,现在连载的是原稿的第七至第十二节。二十年来,本刊一直得到居老的关怀和支持。居老现今已是“望九”高龄,在刊出他的回忆录的同时,我们祝愿他健康、长寿,也盼望他在身体条件允许时,凭着他那丰富的经验与邮识,继续为广大集邮撰写回忆录和新章。  相似文献   

7.
2008年贺卡封(ZL)的规格为6号信封,其基准版为西式平舌封,封舌宽30毫米,不开窗,封背右下角的“8”与上一行的“行”字最后一笔的横向距离为7mm,如浙江邮电印刷厂印制、上海邮政商函广告公司发布的2008-0900BK 0395(图1)。各地印制的版式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
居洽群(《上海集邮》3220页)、瞿百顺(《集邮》1997年第11期)等邮友对1至10号普9图美术邮资信封的版式作了深入的讨论,笔者通过对版式特征的综合  相似文献   

9.
多种封片简目录对1954年发行的角楼图邮资片记载2种版式,即T形线右侧"右边只写收信人姓名地址"中"信"字第三笔,有直点状和短横状之分。而在集邮界早有3种以上版式的说法。《集邮报》今年1月11日王耀先《普6邮资片版式探微》一文描述了短横状版式中,还可分出2种,可惜没有附图,因此难以辨识。笔者在短横状版式中也发现2种版式,但与王文描述的不尽相同,为此用图展示,以便同好探讨。  相似文献   

10.
王钢 《收藏》2010,(4):135-139
《收藏))2009年第11期刊发了笔者《“袁大头”银币版别考略》一文后,通过与众多泉友探讨交流,使我又认识了一些新版别。笔者曾在前文中介绍过“O”版和三角圆“O”版,近来经研究发现,由于“O”的位置略有不同,又可细分为多种版别。到目前为止,除了九年“袁大头”外,其他三个年号均有新发现,兹归纳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1.
集邮品信息     
《上海集邮》2001,(11):46-47
总公司PJZ-14“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会议中国”1996—26M《上海浦东》加字张(10.19),与秘鲁建交30周年封(11.2),与黎巴嫩建交30周年封(11.9),与卢旺达建交30周年封(11.12)。  相似文献   

12.
谱录刊载“小泉直一”钱的品类较为单一,除丁氏的《历代古钱图说》刊有鎏金“小泉直一”钱,《古钱新典》刊有传形钱外,各谱录未见刊载更多品种,这可能跟人们对其重视程度有关。实际“小泉直一”钱与其他钱币一样有多种版式,以下从收藏角度介绍数种版别钱。  相似文献   

13.
2021年10月11日,在第18号台风“圆规”即将登陆海南岛之前,收发室阿姨把一封信送到了我的办公室。我接过来一看,顿时喜出望外,原来是一枚“海上丝绸之路”三沙邮驿原地实寄公函封。2021年9月,“海上丝绸之路”三沙邮驿首次制作公函封1套1枚,封上贴着个31《一帆风顺》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附票为“海上丝绸之路”三沙邮驿的logo,封的右下角印有三沙邮驿logo、地址及邮政编码,封的背面印有公函封的印制单位、印制时间和印制数量。  相似文献   

14.
八、文书的“探投”在前一章《关于“捐马飞递”》中,谈及驿站封上所判明的诸种递文方式中,有“沿途探投”一种。在抄行于道光年间传为乾隆朝庄有恭所撰的《编途论》中,也谈及诸多移封中有“专马沿途探投”—种。与诸“递”相比,“探投”的公文不是很多,但递送难度较大。所谓“探”,即“企图发现”,带有未知的成份,所  相似文献   

15.
2005年2、3两期《集邮博览》连载了拙文《旅大贴用天安门图普通邮票的使用》。遗憾的是因版面所限将我文中介绍的18件实寄邮件之简况精简了一多半,致使读者了解片面、易生误会。有必要作些补充。首先要补充的是,除2005年2期《集邮博览》已刊登的7件实寄邮件外,原文尚有以下11件旅大贴用天安门图普通邮票实寄邮件:③区外信函1950年4月1日由大连寄出平信,横式信封,封背贴旅大贴用天安门图普通邮票35元一枚,销“大连市邮政局(5)”中俄文戳。左上角(即封背的右上角)残缺,落地戳不完整。  相似文献   

16.
《上海邮政代办酬金收据》(070139)一文中的图6是一个区票与新中国票混贴封,虽然此文介绍代办戳,但笔者发现这件邮品却是伪造的,它的破绽在于所贴挂号条,这种签条的条头为“中国人民邮电挂号”,型号为“5-1207”。事实上,上海至1951年仍沿用原中华邮政的挂号条(图1、2),“5-1207”是1951年下半年才启用的新型号,“中国人民邮电挂号”签条是1953年才开始印用的新品种。这件封却在1950年就用上了这样新式的挂号条,岂不有点像秦始皇手提“大哥大”吗?自露马脚,不败才怪。  相似文献   

17.
“红花古封”这个名字是已故台湾集邮家黄建斌提出来的。在1964年12月台北出版的《中国邮刊》第10期上,他发表了一篇题为“绿园红花古封实录”的文章。“绿园”是指他的藏品,并刻有一个“绿园”二字的收藏印。何谓“红花古封”?我理解应该是只贴有红印花暂作邮票的实寄封。台湾集邮家和外国集邮家在所著文中所谈的“红花古封”,其中有不少并不是真正的“红花古封”。他们  相似文献   

18.
尚立和 《垂钓》2006,6(9):4-5
《垂钓》2005年第八期刊登了《一个野钓者的浮标观》(以下简称“观”),笔者拜读了多遍。文中对“渔翁”5号实心尾浮标做了详细介绍,对在有风天和走水环境下如何调标、如何观标以及鲤鱼咬钩的鱼讯都做了精辟的讲解,笔者很受启发。但对文中的某些论述笔者持否定态度,今提出来与“观”商榷,也与广大钓友探讨。  相似文献   

19.
文17的枚号     
笔者不久前在天津市集邮公司信托部购得文17-4《赤脚医生》邮票直三连,发现此票齿孔度数为11×11,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1994年,人民邮电出版社)标明的11×11.5不同。另,邮票的枚号“4”印在整张邮票第  相似文献   

20.
广州市邮政局为了向邮政用户征询意见,印制了邮政用户意见专用免资封。据笔者收集的资料,有以下几种不同版式: 图1为2 号普通信封, 胶版纸,刷色蓝,广州六中印刷厂1992年3月印刷,印量500000枚, 封内装有《用户意见征询函》。图2规格如图1,胶版纸,刷色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