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语文的内涵如汪洋大海,浩瀚无边,我们的学习绝不能驻足于课本这条小河,浅尝辄止。教师应不断尝试新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引领文学这股“源头活水”来滋养语文这块贫瘠的荒原,让学生在文学的乐土上诗意地栖息,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促使身心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2.
著名作家周国平在他博文《如果我是语文教师》中写道:“如果我是语文教师,我会注意培养学生对书籍的兴趣,鼓励他们多读好书,多读好的文学作品。所谓多,就要有一定的阅读量,比如说每个学期至少读本好书。我也许会开一个推荐书目,但不做统一规定,而是让每个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书。兴趣尽可五花八门,趣味一定要正,在这方面我会做一些引导。”这段话说明: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指出:“当代文学作品,建议教师从近年来发表的各类中外优秀作品中选择推荐。”关于当代文学作品的选择,新课标不再推荐具体书目,给予了很大的自由选择的空间。这无疑对语文教师当代文学素养提出了很高要求。作为中学生课外当代文学作品阅读的“守门人”和”推动者”的语文老师,[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新《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构建富有开放而有活力的新课堂,使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体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张秀芳 《现代教育》2011,(Z2):118-119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文学对涵养学生精神情操、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作用,明确指出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按照这个精神,新教材加大了文学作品的比重,并专门设置了"名著导读",就是要以名著阅读代替快餐式阅读,以文学鉴赏审美能力的提高带动语文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在经典中尽享知识人生。作为语文教师,不能做这一活动的旁观者,必须深入其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人的意识对一定客体(事物或活动)的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内在趋向性和选择性。也可以说是人的一种个性倾向性。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先导,这是推动学生掌握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须着力启发学生“好之”、“乐之”。初则萌发热爱的感情,继则求知的欲望在胸中激荡,终则进入倘徉于佳美什之境,咀嚼品味,乐在其中。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双向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做到“真”的探索,“善”的鉴别,“美”的享受。教师应不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相似文献   

8.
“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的质量,关乎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人文素养;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什么样的阅读风尚,则关乎教师和学生的“教”和“学”的风貌,更关乎对优秀文本的创造水准和文化价值的传承程度。对于充满朝气、活力四射的中学生而言,新颖活泼、图文并茂的读物就如同一片五彩缤纷的原野,只要乐于徜徉其中,就一定能看到鲜花绿树,嗅到果实飘香,喝到清冽甘泉,体会到来自心间的遏制不住的愉悦和惬意……因此,阅读教学的作用绝不该是让学生去欣赏一条干瘪的毫无生机的丝瓜,而是在品尝一瓣甜汁四溢、唇颊留香的哈密瓜。关键是教师如何进行恰…  相似文献   

9.
在课堂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兴趣,让学生在欢乐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不妨采用下列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文学素养是指人在文学实践活动中所培养起来的文学经验或素质,它包括阅读、欣赏文学作品或创作文学作品的能力。文学素养是一位合格语文教师的必备素养。小学语文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有利于终生发展,文学素养是中心,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不仅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而且凸显文学特色。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就是拥有一件无形的华美霓裳,不仅能更好地胜任语文教学工作,而且能充分彰显自己的个性魅力。  相似文献   

11.
语文学科如果让学生沉浸在题海战术中。就会使学生思维闭塞。视野狭窄,阅读面极其窄小。知识面不广,显得没有素养和应有的文化味。怎样使学生高雅、脱俗,视野开阔又能让学生形成独特的人文素养?笔者认为最主要的渠道是语文教学要进行文学教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孔金花 《考试周刊》2014,(83):33-33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的本色是诗意,诗意的课堂是追求唯美的课堂,也是追求智慧、传递真理、彰显人性的课堂。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相当的文学修养,也应该在文学作品的渐染和熏陶中,形成诗意的内心,使诗意之流愈行愈远,让语文课堂"浪漫满屋"。一、精心设计的诗意课堂1.导入——诗意课堂的保证。新课标强调了文学作品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13.
不可否认,随着课程改革推进、教师理念更新及教学手段的日趋现代化等,当今的语文教学已呈现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但某些掺杂现象却不能不引起大家重视,那就是:不少语文课,尤其是有些本指望让其展现示范、推广作用的语文公开课,几乎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以下状况:1.一味追求场面热闹,犹如有些戏剧演出似的,不管有用没用,总是边说边唱着将“水袖”甩得满场飞舞。  相似文献   

14.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中学语文教学方法也是异彩纷呈。事实证明,要当好一名语文教师,除了自己要有好的语文素养外,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这样才能体现学科气质,成就自己的魅力教学。  相似文献   

15.
张敏 《考试周刊》2011,(85):58-59
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说:“不观于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于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于海上,何以知风波之患。”孔子的话形象生动地阐明了知识与生活实践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于贴近学生生活,这是“根”。语文从生命开始,与生活同行。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与生活是血肉相连的。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泛地应用,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以此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壮亚芬 《现代教学》2011,(11):59-61
在当前语文教学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正日益受到重视。在课外阅读推广中,语文教师要警惕"推荐书目"背后的学生阅读个性缺失,谨防"任务繁多"导致学生丧失阅读兴趣,遏制"追求数量"导致的阅读质量下降。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要始终把课程标准的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我需求。为此,在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方面,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一、激发学习兴趣,努力使学生达到乐此不疲的境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先导和动力,是成才的起点。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往往来源于教师有目的的培养和激发。这样我就在备课中构思和安排,在关键时刻烘托气氛,激起学生的悬念,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相似文献   

18.
课外书籍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陶冶学生的情操。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树立现代阅读理念,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课外阅读伴随学生成长。一、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人之初,性本善……"古代的老师们让学生朗读,在很多影视作品里,我们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这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虽然过去了上千年,现在重新谈论这个问题,结论还是一样的。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许多成名的大作家,在谈及之所以成名的原因时,都说与多读书是分不开的。学生不但要读书本里的课文,更要多读一些中外名著。我们都知道,浓厚的阅读兴趣不仅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增知启智,还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所以说,教师要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他们良好的  相似文献   

20.
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而那些积淀了人类思想精髓和民族文化精华的经典文本,更是珍宝中的珍宝。古人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在这明媚的晨光中,让我们一起拿起"经典",阅读"经典",让"经典"涵养我们的心灵,让"经典"陪伴我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