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惩罚效应的两重性 从实际效果来看,惩罚是一种敏感性很强、不无危险的教育手段。使用得好,可使学生认识并改正所犯错误,成为一种名副其实的教育手段。然而,一旦使用不当,惩罚不仅成不了教育手段,反而会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变成阻碍他们进步的一种精神障碍。在此,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是,  相似文献   

2.
教育惩罚的本质与运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正确认识惩罚的本质内涵是教师科学实施惩罚的前提。惩罚的本质内涵应是确证纪律规范所具有的道德权威性,从而在违纪学生身上重塑其对纪律规范的虔诚尊重之情感。惩罚的这一本质内涵为惩罚手段的选择及运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现在学校普遍提倡“赏识”教育、“激励”教育,否定和放弃惩罚性处罚手段。其实,在某些隋境下惩罚还非用不可。有专家学者认为,“在一些例外情形中使用惩罚更为有效”。—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如果不曾受到批评和惩罚,那他将来很难面对挫折与失败。所以,—个人在学生时代,有了缺点和错误,就要正确地面对。接受处罚教育。进而反思和借鉴,以避免今后再犯类似的错误。作为教师。如何使学生在惩罚中获得进步和提高,不致因惩罚而积聚孤僻愤恨情绪,进而造成师生对立,这其中很有学问。  相似文献   

4.
一、惩罚的风险性及其表现这里说的风险是指,由于惩罚运用不当,不仅达不到教育、挽救学生的目的,反而会对学生产生不利的影响。这是因为:其一,惩罚是敏感性很强、不无危险的教育手段,运用得好,便可使学生认识错误、纠正错误,成为一种名副其实的教育手段。然而,惩罚一旦使用不当,不仅成不了教育学生的手段,反而会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成为其日后拒绝接受教育的障碍。其二,惩罚稍有不慎,便会削弱甚至破坏学生的自我教育,因为惩罚已经使孩子从良心的责备中解脱出来,学生的思想上实际考虑的是惩罚对自己带来的痛苦体验和后果,而对自己的过…  相似文献   

5.
惩罚是教育手段之一,应与体罚严格区分开来,教师要敢于运用惩罚,但更应掌握惩罚的特点和规律,善于运用惩罚,促进学生个体和集体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谈及惩罚,人们往往与体罚相联,因此许多人对教师能否惩罚学生持否定态度。《教育大辞典》中对惩罚的解释是:对个人或集体所进行的戒责,旨在控制某种行为。  相似文献   

7.
惩罚是对受教育者的不良思想言行予以否定性评价的一种形式。这是一种负“强化”,能使受惩罚的对象产生羞愧、内疚和自责的情绪,从而鞭策自己从中吸取教训,改过迁善。完整的教育不能没有惩罚。作为教育的一种手段,惩罚对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承受力和促进其健康成长是不可缺少的。正如马卡连柯所说:“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是必要的。这种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坚强性格,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和人格,  相似文献   

8.
多年前,美国有一个12岁的少年,在院子里踢足球,把邻居家的玻璃踢碎了.邻居说,我这块玻璃是好玻璃.12.5美元买的,你赔.这是在1920年,12.5美元可以买125只鸡.这个孩子没办法,回家找爸爸.爸爸问玻璃是你踢碎的吗?孩子说是.爸爸说,那你就赔吧,你踢碎的你就赔.没有钱,我借给你,一年后还.在接下来的一年里,这个孩子擦皮鞋、送报纸、打工挣钱,挣回了12.5美元还给父亲.这个孩子长大后成了美国的总统,就是里根.  相似文献   

9.
教育惩罚是一种促进学生改正错误的教育手段,通过使学生感受到一定痛苦而发挥作用。教育惩罚作为一种方法本身没有好坏,只是由于一些教育者没有充分理解其功能、目的及要求,较少考虑受惩罚学生的主观感受,忽视激发并利用学生的内在力量,而主要借助外在教育压力进行惩罚,因此在使用时造成了许多伤害问题。我们认为很有必要根据惩罚的功能和要求,以及学生主观方面的特点,采取相应措施以取得学生内在力量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报载,一个小学女生,听老师讲蚯蚓的再生能力很强,把它弄成两段后,这两段会各自发展成为一条完整的蚯蚓。这小女孩听后觉得很奇怪,回家后,把蚯蚓切成两段,放在泥土里摆在窗台上养起来。她妈妈看到以后,愤怒地把蚯蚓扔到窗台外,还打了孩子一巴掌。显然,这位母亲对其孩子的“惩罚教育”是最蛮横、最粗暴、最简单的惩罚教育。在不明孩子“对”与“错”的情况下,就扇了孩子一巴掌,也许她打掉了一个女科学家。后果如此恶劣的惩罚,斯宾塞曾作过一番评述:“粗糙轻率的家庭管理作风是最贫乏最无教育智慧者都能采用的。最不开化的野人和最笨的农夫都会…  相似文献   

11.
记得那是一个炎热的中午,我刚走到教室门口,就听到屋内传来一阵“咚咚”的响声,好像是谁在敲打着什么。  相似文献   

12.
“惩罚教育”.是以尊重爱护学生为出发点,以帮助教育学生为最终目的.对不良行为的一种强制纠正。是以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为前提.通过使其承担由于自身过错而带来的责任.达到使学生认识错误.不再犯错为目标的教育方法。它与表扬表面上对立,实质上是统一的,它们都是要达到教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姜国  谷英姿 《吉林教育》2008,(18):15-16
教育惩罚是一种促进学生改正错误的教育手段,通过给予学生一定的痛苦而发挥作用。惩罚中适当的痛苦是必要的,因为学生要想消除痛苦,必须先改正错误。教育惩罚中的痛苦由谁来施加给学生呢,或者说谁是惩罚的主体呢?一般情况下,教师是最常见的惩罚主体,有时学生个体  相似文献   

14.
惩罚是一些教师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是通过否定学生的某种行为,在其情绪上引起痛苦和羞愧的体验,从而抑制不良行为。适当、适度的惩罚可以维护学校的纪律和规章制度,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从而起到教育引导作用。但是,惩罚是一种消极的强化,如果使用不当会带来负面作用,甚至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近来,一些极端事例常见诸报端,我们周围也存在这些现象,有的学生甚至被老师殴打致伤致残。所以,许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救救孩子!可见,我们有必要对这个问题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5.
惩罚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用得科学,能起到与表扬同等的作用。如何运用惩罚手段,发挥其在矫正学生不良行为中的积极作用呢?  相似文献   

16.
一只被关闭的白鼠当它无意中撞开一扇红色的小门,受到轻微电击;当它无意中撞开一扇绿色的小门时,将获得一些食物,久而久之,这只小白鼠对红色和绿色变得非常敏感,同时不再去碰撞红色的小门。  相似文献   

17.
我们教师可以选择多种方式去教育自己的学生,当很多教师在感叹自己严厉的教育方式对于学生却好似搔痒时,看看下面别出心裁的“惩罚”方式或许可以带给我们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18.
恰当的惩罚,不仅能教育人,更能警示人、激励人,从而造就人。  相似文献   

19.
惩罚是教师常用的不可避免的教育手段。如遇到个别学生上课时突然出现的恶作剧,学生之间打架,师生冲突等,老师常采取请家长、罚站、进德育处等惩罚手段,看似起到了一些作用,表面风平浪静,然而这样的惩罚极易造成负面影响,与教师初衷背离。请看下面实例:  相似文献   

20.
李娟 《现代教育科学》2009,(2):28-28,127
在教育工作中,教师惩罚学生的现象普遍存在。不适当的惩罚不但收不到教育效果,而且会伤害学生。为了促进教育工作全面和谐的发展,教育工作者必须合理有效地运用惩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