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当二十一世纪的阳光穿过世纪长廊走来时,《新闻与成才》以更加成熟的形象———《军事记者》展现在我的面前,给了我一片自由驰骋的空间。如果说《新闻与成才》是我相识已久的朋友,那么《军事记者》就是我“一见钟情”的恋人;如果说是《新闻与成才》带我走进了“新闻”的世界,那么《军事记者》将带我走进更加广阔的“新闻”天地,去感受和领略信息时代的“新闻”气息。《军事记者》是我的精神食粮,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养料。每当她因投递晚点“失约”时,我就会心情焦急烦躁,非跑到收发室问个究竟,甚至打电话向函授中心的老师询…  相似文献   

2.
《东方时空》的幕后新闻王谨1月2O日,正值星期六。这天从上午9点开始,京城数以千计的男女老少,顺着北京展览馆前“脚印”标志的引导,走进《东方时空》“观众日”联欢现场,同《东方时空》主持人、制片人、编导、记者一起,以面对面交流的形式,纪念《东方时空》开...  相似文献   

3.
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青岛人民广播电台的“1616热线”徐磊“听众朋友,您好!这里是1616热线……”自青岛人民广播电台去年4月1日以直播的新形式走进千家万户后,“1616热线”的《社会监督台》《办公热线》《大众传呼》立刻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栏目。热线...  相似文献   

4.
几年来,上海警备区海防某做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人民前线》等省级以上级的表彰,年年被评为“新闻工作先进单位”,新闻干事,报道员也陆续被评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走进成绩的背后,看到的是该旅政委陈理春关心新闻工作的一个个生动场景。  相似文献   

5.
成就报道是新闻报道中的“老品种”,长期以来我们的一些媒体习惯用总结式的“老模式”,常常把一些用过的材料“重抄”一遍,很难出新意。2002年下半年,闽西日报在党的十六大召开前,组织了一组以反映老区党员干部发扬苏区精神,带头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成就报道,先后推出了10多篇,新华社以《新华组稿·走进闽西红土地》专栏刊出9篇,即《“老区”新貌》、《老区党员:群众致富带头人》、《“将军之乡”新一代》、《“读书社”里飘书香》、《东肖:致富科技先行》、《“美食之乡”新泉镇》、《以民为本情殷殷》、《基点村…  相似文献   

6.
"教授走进直播间"与"布尔迪厄式批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教授走进直播间”《当代传播》2004年第2期刊登了李明伟、陈力丹的对话体论文《教授走进电视直播间的学理追问》(以下简称《追问》)。文章对于郭五林发表在该刊2003年第6期上的《教授走进电视直播间的学理思考》进行了商榷。两篇文章对待“教授走进电视直播间”这一传播现象的态度迥然不同,前者是批判省思的,后者是积极乐观。  相似文献   

7.
2005年伊始,湖北《荆门日报》推出了一个富有地方特色的专栏——“记者走进特色村”。在此后整整一年时间里,共刊载了66篇文章。在2006年3月举办的2005年度湖北省市州报新闻奖评选活动中,“记者走进特色村”专栏获得了一等奖:“记者走进特色村”刊出后,受到广大读者的高度赞扬。荆门农村的许多干部群众把文章剪裁下来收藏。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标本”,  相似文献   

8.
国内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兴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莉 《当代传播》2003,(5):80-81,86
近年打开电视,观众被包围在一片真人秀的海洋中:既有外国引进的《生存者》、《夺宝奇秀》,又有本地创作的《生存大挑战》、《走进香格里拉》、《完美假期》……各式各样的人在电视镜头前展示着自己生存原色,面对这独特电视文化现象,本文从“中国化的真人秀”、“私人领域的公众化”和“游戏中的伪事件和真现实”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娜拉 《出版参考》2009,(19):I0008-I0008
贺雄飞:图书策划人、犹太文化研究专家。曾主编“草原部落”黑马文丛、“草原部落”名报名刊精品书系、知识分子文存、文化热点争鸣书系、蓝色书坊小说书系等。其中“黑马文丛”中《火与冰》、《铁屋中的呐喊》、《47楼207》等图书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并推出过余杰、摩罗、孔庆东、朱学勤、秦晖、徐友渔、钱理群等一大批国内知名学者。  相似文献   

10.
“面向实际、面向基层、面向战士”.是30多年前人民军队报社总结形成的并被总政宣传部向全军推广的办报理念。多年来尤其是近几年,我们按照中宣部“三项学习教育”活动要求.持续开展“到基层学基层写基层——本报记者业务擂台赛”活动,持续打造《基层服务窗》《军营大学生》和《战士眼中的新闻》等专版专栏.持续组织“记者走进边防连”“记者走进英模连”与“记者走进红军连”活动.赋予“三个面向”以新的时代内涵.在面向基层上锤炼作风、在服务官兵上形或了风格。  相似文献   

11.
彭飙 《新闻世界》2004,(7):44-45
从2000年年中起.欧美各大电视台掀起了一股电视“真人秀”节目(Reality TV)的热潮。随后也开始在大陆电视台点起星星之火,并且大有燎燃之势,在引进国外的《生存》、《夺宝奇秀》等节目的同时,我们本土的电视工作也创作了像《生存大挑战》、《走进香格里拉》、《完美假期》、《飞越新三峡》等具有中国特色的电视“真人秀”节目。电视  相似文献   

12.
走进管理的新境界──《迎接大未来──管理的变革与创新》读后赵德志如果你是一位经营者,或管理者,当你走进新华书店,看到一本书的封面上印有如下内容标题:“管理变革──企业永恒的主题”、“人本管理──管理的新境界”、“文化整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文化”...  相似文献   

13.
走进图书馆,我听他们说— 图书管理员的话千百个读者对我说:“我借《家》”,“我借《复活》”,‘我借《微积分》”,‘我借《十万个为什么》”……我听到一个共同的声音:“我们饥渴!我们饥渴£”我走进书架林立的书库,—潜入知识的千江万河,我取来一本本精湛的书籍,—引来一股股  相似文献   

14.
《新闻前哨》2009,(4):8-8
张惠建在2009年1期《岭南新闻探索》中撰文说,金融危机是否也带领“传统”媒体走进寒冬?  相似文献   

15.
《岩松看台湾》从7月11日起在“东方时空”和台湾东森电视台同时播出,节目由《台湾印象》和《台湾人物》两部分构成,每期约25分钟。《台湾印象》以记者现场报道为主,带观众走进台湾故宫等历史文化景点,路线囊括了从北到南的台湾主要城市,涉及岛内的风土人情、社会习俗。《台湾人物》以专访岛内政治、文化、经济名人为主。两地媒体的成功合作可以说是做到了两岸“三通”,媒体先行。  相似文献   

16.
贝骁 《军事记者》2005,(4):33-33
今年春节7天长假,《解放军报》第一版共刊用自己采编的字稿件58篇,只有4篇是节前采编的正常稿,其余54篇稿件都是带电头的快讯。其中《“玫瑰”花开红哨楼》《假日,战士走进采血车》《春节里的“特别党日”》《除夕,巡逻在喀喇昆仑山口》《报喜电活响军营》等稿件.以其快、新、活、短、实的特点.赢得读一片赞誉。系列假日专稿《第一次在军营过年》栏目里的稿件,  相似文献   

17.
《今传媒》1997,(1)
《文汇报》于1996.8.29刊出大题目《国产电视剧占据荧屏主菜单》,副题是《一批现实题材剧一扫虚假弊病,实实在在走进观众视线》。读者自然会想到,这主菜单是什么?观众可以意会是“一批颇具特色的国产电视剧在荧屏频频亮相”,占据了荧屏黄金时间的主体。但“...  相似文献   

18.
生活期刊为何不见男字号●郑荣基最近,笔者发现,生活类期刊的刊名极度地阴盛阳衰。走进图书馆生活期刊的书架前一看,带有性别色彩的刊名大多是“女”字号(包括词义为女性的),兹罗列如下:《女士》、《女友》、《妇女》、《少女》、《莫愁》(古代女子名)、《新女性...  相似文献   

19.
2008年11月26日晚,“中国红歌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井冈山上太阳红》《过雪山草地》《洪湖水浪打浪》《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唱支山歌给党听》《红旗飘飘》《在中国大地上》……一首首经典红歌在这里唱响,一幕幕经典场面在这里呈现。至此,从红红火火的“红歌总动员”到烽火连天的“红歌突围战”,再从精彩纷呈的“红歌英雄汇”到高潮迭起的“放歌人民大会堂”,历时近半年的“2008中国红歌会”华彩落幕。  相似文献   

20.
1一个新理念的产生,往往从结识一些新朋友开始。大约是1997年的春天,广州一个老朋友向我推荐,在神秘的内蒙古大草原,有一个“草原部落创作室”,其部落“酋长”贺雄飞,正在编辑一套百角杂文丛书,希望我选一些杂文去出一集。我想了想,说,看看他出的书再说吧。这一“看”,就看去了一年时间。这期间,看到了“草原部落”组编的许多书,有六本一辑的《杂文百角丛书》,有经济新观念的《儒商时代》、《犹太人之谜》、《资本家的秘密》,有“大家文丛”《贾平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