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4.
西城区档案馆为庆祝建国五十周年和改革开放二十周年,于1999年1月推出了《西城老照片》展览,先后在区人大政协两会、区领导机关大院、5所中小学、西单文化广场和两个街道的科普画廊展出,经过近一年的巡回展览,引起区内各界干部群众的普遍关注,得到各级领导的好评,收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6.
天桥是老北京平民文化的中心,它与以皇城为中心的皇家贵族文化,一同构成了老北京地区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7.
8.
9.
这密密匝匝的平房是干什么使的?它是明、清两代读书人在京参加会试的场所——贡院。现北京市档案局就在此地。在明清两朝为官,科举是正途,读书人要经过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等一系列考核,乡试中者称举人,可参加会试,会试中者称贡士,然后参加殿试。贡...  相似文献   

10.
各高校在校庆之际大多举办各种形式的校史展览,有的还成立了校史馆.校史展成功与否,照片档案起着很大的作用.照片档案作为一种信息记录,它形式简单、直观;记录真实、迅速;画面所含信息量大且不受国界、语言的限制.正是这些特点,使校史展之类的史料展览无法离开照片而存在.但是,目前有些高校对照片档案的收集、管理还存在不少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此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老照片是重要的地方文献。本文探讨了老照片的收集途径和保存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王之绩一生以诸生终老,事迹不显,虽著述等身,今仅见《评注才子古文》与《铁立文起》。其《铁立文起》一书综论文体,其中赋论占重要地位。赋体“非诗非文,体格大异”之论彰显赋体独立地位;首以大赋小赋分类,且新创以体类、题材、朝代三种方式对赋进行分类;《铁立文起》对赋论材料的搜集与编排对后世赋话的形成不无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18年前,在一期电视节目中,《老照片》丛书主编冯克力曾被问到这本刚刚面世的图书会不会一直做下去,他随口回答道:"是的,《老照片》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直做下去。"这句话在当时差不多是"不走心"的,因为即使是对于掌舵人来说,《老照片》的未来也难以预料、遥不可知。不过,这一当年大胆的预测在今天已经变成了现实,从1996年  相似文献   

14.
复旦大学档案馆珍藏着该校从创办之初至今所历各个年代的毕业文凭(证书).细细解读百年来不同时期的毕业文凭,会发现许多值得玩味的历史细节.……  相似文献   

15.
清代末期,欧洲各国自然科学和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国力强盛.京师为中国政治教育中枢,一些有文化、有远见者屡次上书,声请师法欧美而富强华夏.日益衰败的清政府意识到:欧美各国富强之故,实由于无人不学,无事不学.中国亟图自强,必以育才兴学为要宗.于是,同治元年(1862)于京师设立同文馆,这是清末培养译员的学校.同文馆位于东安门内北河沿,附属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清帝旨令徐继畲总管其事.  相似文献   

16.
<正>2008年4月,在北京华辰拍卖会上,三张由英国人托马斯·查尔德(1841~1898年)拍摄于1875年的圆明园老照片以95.2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拍卖成交,从而创造了中国国内影像拍卖的最高记录,这一事件也直接体现出国内老照片收藏热的迅猛态势。而受这种收藏热的影响,作为收藏与研究老照片的主要官方机构,博物馆的许多相关工作则面临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郭超 《兰台世界》2016,(7):75-77
清初文坛上,王士禛与陈维崧二人,可谓是"同心"之交。二人交游,集中于王士禛任扬州推官期间,此期的最重大文人活动便是以扬州红桥为中心的文人集会唱和,由此牵发的陈王两人之间的诗词创作往来,既有应景之作,更多的是在相聚离别的文字里抒写的真情实意,而此期有关扬州人、事等内容的作品本身也构成了陈维崧整个诗词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仝婉澄 《出版科学》2016,24(4):119-121
2013年8月出版的《清车王府藏戏曲全编》,为近年来规模最大的通俗曲本整理总集,是中山大学几代学人辛勤劳动的结晶。在整理出版过程中,在版本问题、校记问题、字形符号处理、曲白场次划分、曲本分类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俗文学文献的整理出版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1945年秋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汪伪南京政府的大小傀儡,均以汉奸罪由国民政府先后予以逮捕.因江苏省高等法院在苏州,审奸工作的重点也集中在苏州.当时笔者在无锡《江苏民报》工作,受命驻苏采访,虽时序倏忽五十余年,其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20.
王世贞(1526-1590年)是明代著名的明史学家,留下了许多明史著作,其中<弁山堂别集>与<嘉靖以来内阁首辅传>(以下简称<首辅传>),是王世贞晚年定稿的两部代表性著作.对于<弁山堂别集>,学术界有较多的关注和较系统的研究;而<首辅传>,虽然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此书书名、成书时间、甚至学术地位的评判都有不同的看法,但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将参稽往哲时贤的观点,对此书作系统深入的考察,并透过王世贞对诸首辅的评价,进而考察王世贞的治史心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