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档案》2004,(12):41-41
人老了,记忆力就会减退,甚至走到另外一个房间,都会突然发现忘记了本来要去做什么。有什么办法防止记忆衰退呢?那就看看世界各国心理学家们的建议吧。一、多咀嚼能增记忆力日本的研究人员发现,咀嚼能有效地防止上年纪人的记忆衰退。人最新记住的东西先简单地存在大脑的海马组织  相似文献   

2.
任汉中 《档案管理》2020,(2):114-114
记忆本是人的生理机能。在人类进入社会生活之后,大脑记忆已经难以承担社会生活日益丰富的记忆内容,因此,人类创制了档案。档案不仅在记忆容量、持久、保真、准确、传承等方面极大地强化了人类记忆功能,同时也使记忆成为一种社会功能。尽管档案一直以“记忆”的功能而存在,但人们对于档案的“记忆”功能的认识还比较晚,直到第十六届国际档案大会后,档案学领域才开始出现“社会记忆”的研究,而在档案实际工作中,“记忆”这一理念并未真正体现到工作环节中,以至于出现档案工作目标随现实需要而飘移,或重心不稳的状况。  相似文献   

3.
闫超 《大观周刊》2012,(36):60-62
将自由联想的结构分析与对梦的解析比较发现,联想机理与释梦理论两者之间有许多相同与相似之处。研究分析联想的产生与运行机理,并对弗洛伊德的释梦理论进行结构上的解析,认为:联想是大脑在清醒状态下刺激点诱发联想电流在记忆网上流动产生脑海中的景象;做梦是大脑在睡眠状态下受压抑的刺激点使联想电流在记忆网上流动引起梦象的产生。研究试图将联想机理与释梦理论统一起来,形成一种新的联想系统。  相似文献   

4.
《北京档案》2007,(6):45-45
1、给你一个“幸福的大脑”把你的目标写在纸上或向朋友宣布,比如希望一年后能拥有一辆设备齐全的CAMPING CAR,目标会成为。记忆”保存在你的大脑里,当它们被提及时,会再次通过“海马”(大脑两个颞叶上细长弯曲的凸起)加强记忆,这个目标就更加容易被实现。[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名刊要览     
美国《新闻周刊》★锻炼和大脑体育锻炼能锻炼肌肉,帮助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但最新研究显示,锻炼同样也能促进大脑智能的发展。充分的锻炼不仅能让大脑生成新的神经元细胞,还能让老  相似文献   

6.
留存于高校师生大脑中的个体记忆借助一定的媒介,上升为高校集体记忆。高校记忆工程是立足于当下需求对高校历史记忆信息进行建构的系统工程。高校记忆工程框架下记忆信息资源建设路径主要有: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实物记忆信息保护、高校纪念活动开展、校史展建设、机构知识库建设、口述历史收集、校史研究等。  相似文献   

7.
徐杰 《陕西档案》2022,(6):18-19
<正>档案是历史记录,是人类重要的记忆资源,是人类的“集体大脑”。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了世界记忆项目,档案的记忆功能再次引起社会的重视,纷纷开展了国家记忆、城市记忆、乡村记忆等一系列记忆项目建设。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社会发展速度加快,记忆的丢失速度也在加剧,如何更好地构建和保护我们的记忆资源,成为记忆机构面临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8.
档案与档案工作:固化的记忆与记忆的固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健 《档案学研究》2002,16(5):17-20
档案是一种记忆工具 ,是人类大脑记忆功能的延伸 ,是人们有意保存的固化记忆。档案工作是记忆的固化 :因为保持记忆需要固化 ,固化记忆需要选择 ,选择的对象必须是原始的记录(原生的记忆信息) ,并且必须具有保存价值。档案工作 ,是一项多层次、系统化的“记忆工程” ,有自身的发展规律 ,如集中化原则、有序化原则、稳定性原则、及时性原则等。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档案是一种记忆工具,是人类大脑记忆功能的延伸,是人们有意保存的固化记忆.档案工作是记忆的固化:因为保持记忆需要固化,固化记忆需要选择,选择的对象必须是原始的记录(原生的记忆信息),并且必须具有保存价值.档案工作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项多层次、系统化的"记忆工程",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如集中化原则、有序化原则、稳定性原则、及时性原则等.  相似文献   

10.
眉睫 《全国新书目》2010,(23):76-76
几年前的时候,作家胡榴明出版了《武汉老公馆》一书,唤起了武汉人对老武汉的记忆。许多读者是从这本书中找到了一座现代商业城市所蕴涵的文明气息。现在,我又读到了舒莺女士的《远去的记忆:你不可错过的重庆老建筑31处》。  相似文献   

11.
健康新知     
《中国新闻周刊》2011,(20):83-83
好消息:有望“删除”痛苦记忆美国《神经科学杂志》刊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一项新研究称,最新实验已经成功抹去海蜗牛的长肘记忆。实验的关键,是发现了与长时记忆密切相关的一种名为PKM的蛋白质。研究人员表示,这项新研究是记忆研究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人类删除大脑中的痛苦记忆将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12.
记忆是事物或知识通过感觉器观直接感知在人的大脑中形成的印象。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或知识的反映,是学生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对书本文字语言的阅读,课堂中听老师讲授等过程刺激于大脑的形象思维结果。 理解是认识事物、掌握知识的本质及联系思维活动过程,是记忆和思维活动的继续和深入,是把记忆中感受接收所贮存的知识进行进一步分析整理的过程,使获得的知识系统化、深刻化、本质化。  相似文献   

13.
主观知识客观化论纲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主观知识是指依存于人的大脑的知识,又称隐性知识。主观知识客观化就是主观知识的外化,社会化(到某载体上)。主观知识客观化是知识运动的第一个阶段。而客观知识的主观化作为知识运动的第二个阶段,与第一阶段共同完成知识在不同载体之间的运动过程。参考文献7。  相似文献   

14.
《中国博物馆》2009,(3):124-124
2009年8月18日至10月31日,首都博物馆举办“城市记忆——百姓之家”展,城市记忆是一些虽然零碎但却有迹可循的记录,它的积累形成了城市完整的历史。观众可以通过该展,寻觅到昔日承载着吃穿住行的800余件“老物件”,包括志愿军立功奖状、小人书、“百灵”收音机等。  相似文献   

15.
周志强 《中国图书评论》2021,(2):M0001-M0001
在本期的盘点中,人工智能的图书出版值得关注。文中重提2020年的一件大事:马斯克展示了脑机接口新设备,只需将一枚硬币大小的计算机芯片植入大脑中,即可感知、记录甚至改善大脑活动。作者认为,大脑扩容、意念操控、脑机互联、思维沟通、记忆存储这些事情未来将不再是科幻。  相似文献   

16.
随着微信、微博等工具的兴起,年轻人逐渐染上了浅阅读的坏毛病。由于人的大脑所能记忆的内容是有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的东西会逐渐被遗忘。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现的记忆遗忘规律就是很好的论证。如果我们仅仅通过微信、微博等途径来阅读,对这些内容只是一扫而过,那么这样的记忆是很浅的,遗忘的速度非常快。  相似文献   

17.
健康·新知     
你的大脑健康吗? 日本科研人员从众多实验对象的大脑图像中筛选出各个年龄段的“标准脑”,人们可参照它判断自己的大脑是否健康。“标准脑”还有助于瞬间发现病症,对于诊断和治疗中风,也是个很好的参照物。 研究人员将500名实验对象按20岁到70岁各个不同的年龄段分为几组,通过核磁共振装置分别对他们的大脑进行摄影,然后用计算机仔细比较得到图像,再筛选出不同  相似文献   

18.
听书与论书     
听书,主要是指怎样发挥耳朵这个器官的作用,怎样充分利用听,获取知识中的特殊功能。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们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而把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能够记住的知识可达65%。听书还必然联系着诵书,不诵何以听?这样,听书又和口腔运动枝叶相连。比如吞唇之旋动舒敛,腭喉肌肉之张合振颤,构成一连串的微妙运动,刺激和加强脑的记忆功能,这又被称为运动记忆。据实验,运动记忆较之视觉记忆可以维持更长的时间。运动、听觉、视觉记忆相结合,无疑能够取得更佳的学习效果,提倡听书的意义首先也在于此。古今许多学者都善于利用听书来体味、理解和记忆知识。传说鲁迅便有“日诵万言”的习惯,常常夜深人静之时,他居室里仍不绝琅琅诵读的声音,竟使室外的  相似文献   

19.
林阳 《传媒》2022,(15):65-67
近年来,老剧越来越受到移动互联网的青睐。UGC视频以传播效果的超预期性、传播权力的大众性、受众认知的多元性、记忆的流动性、记忆保存的脱物质性等优势,以及协作生产、二次叙事、仪式化传播的实践策略,在老剧“翻红”的背后发挥特殊作用,形成了新的数字文化现象并产生了一定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20.
往事     
木子 《档案管理》2009,(2):94-94
世上什么不是往事呢?昨天的一举一动已消失,储存在大脑的沟回中,化作记忆,成为往事:今天的所见、所闻、所做的一切无不转瞬即逝.成为明天的往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