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雨下的思考     
我们现实的不幸已经够多的了,可偏偏还有人用想象去增添不幸,你每天至少能碰到一个抱怨他职业的人,而他的诉苦总能打动人,因为对于任何事我们总能挑出毛病,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你是教师,你说你教的一帮青年学生粗鲁野蛮,什么都不懂,又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你是工程师,你陷没在文件、图表的汪洋大海里。你是律师,你出庭时法官不听你的辩护词,一味打瞌睡消化胃里的食物。  相似文献   

2.
为什么幸运的人总能频频中奖?为什么幸运的人总能在困境中巧遇贵人?美国的怀特曼博士和他的研究团队,‘经过三年的时间,对400多位志愿者进行研究,总结出他们在思考和行动上的差别。这其实就是他们幸运或者不幸的秘密。  相似文献   

3.
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没有一种不幸可以与失去时间相比,我们应该避免这种不幸。王洋在老师和家长眼里,绝对是个听话的好孩子,学习成绩也很优异。  相似文献   

4.
美腿与丑腿     
这世上有两种人,他们拥有着同样的健康、财富以及其他生活上的享受,但是,一种快乐,另一种人却烦恼。这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们对事物观点的不同,比如对人和对事,因此产生了快乐和烦恼的分歧。人无论处于什么境地,总是会遇到“幸”或“不幸”。不管在什么场合,接触到的人和进行的交流,总有让他开心或烦心的;无论在什么样的餐桌前吃饭,酒肉总有对味和不对味的,餐具也总有精致和粗糙的;无论在什么气候下,他们总能遭遇好天气和坏天气;无论哪个政府统治,法律条文总有好坏之分;再伟大的诗句或著作中,总能挑出精彩的和平庸的;差不多每一个人的脸上,都…  相似文献   

5.
停车随想     
我在寻找停车位的时候,想起了当今儿童书《幸与不幸》的中国古代版本。在这个版本中,一个人不幸丢失了他的马,可幸运的是,马被找到了。接下来不幸的是,他儿子从找到的马上摔了下来,受了伤。但是由于他受了伤,当军队征兵的时候,他不符合征兵条件,幸运地躲过了去战场或许送命的危险。这就是人生的变化无常,它也体现在我们每天寻找停车位的经历中。  相似文献   

6.
约拿情结是西方心理学研究中专用来指那些不幸的人所萌发的十分强烈的自卑心理。约拿是《圣经》中的一个人物,他在屡遭不幸之后就萌发了强烈的自卑感,开始自暴自弃。在西方“约拿”常转用来指那些不幸的人或十分自卑的人。情结通俗地讲是情感上的症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疙瘩。约拿情结就是指人心理深层的自卑感。被它所困扰的人缺乏必要的自信心,在成功者或权威面前往往表现出焦虑、不安、慌乱,感到自己笨手笨脚,自惭形秽……这种心理障碍往往使他们掩盖或回避自己的优秀智慧和天赋,最后沦为一个不幸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可以看到一些中小学生被约拿情  相似文献   

7.
古希腊哲人彼亚斯说:“一个不能承受不幸的人是真正不幸的。”彼翁说了相同意思的话:“不能承受不幸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不幸。”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不幸之为不幸,是因为它会对人造成伤害。一个能够承受不幸的人,实际上是减小了不幸对自己的杀伤力,尤其是不让它伤及自己的生命核心。相反,一个不能承受的人,同样的不幸就可能使他元气大伤,一蹶不振, 甚至因此毁灭。因此,看似遭遇了同样的不幸,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8.
人生的智慧     
衡量一个人是否幸福,我们不应该向他询问那些令他高兴的赏心乐事,而应该了解那些让他烦恼操心的事情;因为烦扰他的事情越少、越微不足道,那么,他也就生活得越幸福,因为如果微不足道的烦恼都让我们感受得到,那就意味着我们正处于安逸、舒适的状态了——在很不幸的时候,我们是不会感觉到这些小事情的。  相似文献   

9.
饶他一下     
元世祖(成吉思汗)入主中原,减刑,说:"有罪笞五十者,天饶他一下,地饶他一下,我饶他一下,减成四十七笞."你看看,天地也饶人,皇帝也饶人,我们为什么不肯饶人一下呢."饶人不是痴","得饶人处且饶人",两句老话,真要听. 一口苦饭 常常从体育场对面的人力市场前经过,总能看到一堆堆人在那里徘徊,总能看到一双双渴望的目光,渴望能打上一份工养家糊口.  相似文献   

10.
上初中时,我们的语文老师姓李,他极豪爽,极幽默,总能出些极有趣的题目激发大家学语文的兴趣。那些题目也的确让人拍案叫绝,我至今仍记得其中的四道。  相似文献   

11.
史铁生,当代著名青年作家。他20岁时,不幸下肢瘫痪,这是一件可以让人痛苦到发疯、发狂的事!但无论什么人,无论遭遇怎样的不幸,都不能轻易放弃生命,只要想一想轻生将给母亲带来怎样的痛苦,就应该珍爱生命。这是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一文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思想的光芒     
读吴非的教育随笔,总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他总能说出我们心中有口中无,口中有笔下无的东西。他就像教师的代言人,就像我们尊严的代理律师,有他在,好像就找回了话语权。在他的教育类杂文中,处处放射着思想的光芒,常常有种被照亮的感觉。他写的大多是教育教学中的小事,但他却像一个破案的老手、像一位一丝不苟的法官,就从这件小事入手,就以这点蛛丝马迹为依据,寻踪觅迹。在书中我看到,他的一个基本的出发点就是,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学校该是一方净土,但在灯红酒绿,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它的堕落又在所难免。没有可恨的学生,只有不幸的孩子。他…  相似文献   

13.
我们每每在一些东西的边端上经过,因为匆忙使我们的头低下,往往已经走过了几次,还不知有什么曾经在我们旁边存在。有一些人就永远处在忧愁的圈子里,因为在他即使不需要匆忙的时候,他的心也俨然是有所焦灼。这种人的唯一乐趣就是埋首于那贫乏的回忆里。这样的人多少有点不幸。他的日子同精力都白白地消费在期待一个时刻,那个时刻对于他好像是一笔横财,那一天临到了,将要偿还他的一切。  相似文献   

14.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前进路上困难与不幸总是时常相伴。对不同的人来说,不幸也许是家庭的贫寒,环境的恶劣,考场上的失败,少年的不得志或是天灾人祸……面对不幸,有的人痛心疾首,有的人一蹶不振,有的人悲观绝望,有的人不知所措……在这里,这时,我要说的是:不幸也是一种幸福.面对不幸,我们不但不要怨天尤人,灰心失望,而是要感谢生活的恩赐,并珍惜不幸,正视不幸。  相似文献   

15.
初识史飞翔,缘于博客,也缘于我们共同的爱好。读他的散文随笔,总能体会到他对人生、生命的悲悯情怀和人文关切,总能感受到他对这个日益浮躁社会的深度思考和心理考量。所以,他的消息就不时引起我的极大兴趣和欣喜。收到史飞翔签赠的《学问与生命》时,我想起了罗曼·罗兰说过的一句话:"与其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凿很多浅井,不如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去挖一口深井。"如果一个人能专心地做一件事  相似文献   

16.
【考试作文】考题:感恩作文要求:我们已经习惯了拥有,以至于忽略了我们所拥有的。记得有位哲学家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他任何东西。  相似文献   

17.
一位哲人这样说过:如果人的成长过程中没有不幸,那就是他人生的不幸。温室里的花草,经不起自然的风霜雨雪;母鸡的翅膀下,育不出高飞入云的雄鹰。人总有一天要长大,你总有一天要面对纷繁芜杂的世界;风风雨雨的天,坎坎坷坷的路,你躲也躲不过;与其让父辈替我们战战兢兢,不如趁着青  相似文献   

18.
寡言者自重     
我父亲是个沉默寡言的人,居家过日子,他只是微笑,从不表达自己的意见。母亲却特别善说。母亲絮叨的时候,父亲自然烦,就去担水,把水缸担满之后,就浇庭院里的丝瓜葫芦,总之是不让自己闲。他觉得劳动才是大事,有足够的理由使他免听母亲的闲言碎语。母亲知道他的用心,很是生气,对我们说:你们的父亲是个十足的大坏蛋,他懂得怎么折磨人。母亲总能从我们身上找到缺点,不停地管教。我们非常不耐烦,逆反之  相似文献   

19.
佚名 《红领巾》2010,(12):5-5
我爸爸出生在农村.因此,无论我们居住在郊区什么地方,他总能找出空地建一个大园子。到了某种水果或蔬菜成熟的季节,我们总会有许多收获,我妈妈总能想出新招,把它们放在餐桌上。  相似文献   

20.
<正>我们每每在一些东西的边端上经过,因为匆忙使我们的头低下,往往已经走过了几次,还不知有什么曾经在我们旁边存在。有一些人就永处在忧愁的圈子里,因为在他即使不需要匆忙的时候,他的心也俨然是有所焦灼……这种人的唯一乐趣就是埋首于那贫乏的回忆里。这样的人多少有点不幸。他的日子同精力都白白地浪费在期待一个时刻,那个时刻对于他好像是一笔横财,那一天临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