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论美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因为造物主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予彼。所以许多容颜俊秀的人却无所作为,他们过于追求外形美而放弃了内在美。但这话也不全对,因为奥古斯都、菲斯帕斯、腓力普王、爱德  相似文献   

2.
<正> 美德好比宝石,在朴素背景衬托下反而更动人。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而内具美德的淑女,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除貌美外并不具有其它方面优点的人很多。因为造物主是吝啬的,给了此就不再予彼。这是一种金玉其外而败絮其中的人。他们过于追求外形美而忽视了内在美。当然,什么事都不是绝对的,  相似文献   

3.
流水 《少年月刊》2012,(9):14-15
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有的人长得很漂亮,却心灵不美;而有的人其貌不扬却乐于助人。相貌的美与丑不能选择,但善良却可以由我们自己把握,谁都可以拥有一颗美丽的心。从小培养与人为善的好品德,长大就一定是好样的!我们与人交往,光看外貌是不够的,要善于发现他人善良、美  相似文献   

4.
[原文]论美佚名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美丽。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因为造物者是吝啬的,他给了  相似文献   

5.
论奖惩     
奖惩使受教育者有德行善便有福,而缺德作恶便有祸,无疑符合同等利害相交换——等利交换与等害交换——的公正原则,因而是公正的、道德的、应该的、善的。诚然,奖惩的直接作用是使受教育者为了得到奖赏而遵守道德和欲求美德,是为了利己而求美德;但奖惩的最终作用却能够使受教育者为了美德而求美德:奖惩甚至是使受教育者达到为美德而求美德的崇高道德境界的唯一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梦想的花总是开得很美很美,它有迷人的色泽,但可望而不可及;它有诱人的奇香,但不能让人永远沉迷;它有动人的身姿,可以舞动青春,拨动脉搏,划破孤寂,却不能让人永远满心欢喜……音乐是我的梦想,在别人[中,天生拥有一副金嗓子是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事,而在我这样一个平凡女孩的身上,这类似奇迹般的东西却悄悄降临了。因为那动听的弦律,我不止一次地向父母争取,希望他们能够帮助我实现我的音乐梦想。爸爸一直都不那么善解人意,他允许我唱歌,但决不能容忍我因为唱歌而放弃学业。我明白爸爸的苦心,他只是不希望我做个弱者,为了逃避学习的困难而“弃…  相似文献   

7.
美德荡然无存,“智者”只能是丛林中的狐狸与狼 说美德是一种智慧,很可能有一些人不同意。他们或许会认为,有美德的人是可爱的,甚至是令人敬佩的,但不一定是智慧的。  相似文献   

8.
我常常被生活中的一些极平凡、极微小的事所感动。生活的确是太平凡不过了,若能从中发现美丽而被感动不是很令人愉悦吗?感动其本身就是一种美,它单纯、优美、宁静、热情,含着人性的精华,与理性相反而又合乎美德。在生活中,理性固然是不可缺的,简·奥斯丁有一句名言:“这个世界凭感性来领导是个悲  相似文献   

9.
言教是提高受教育者个人道德认识和道德智慧的方法,因而可以使受教育者知道为什么应该做一个有美德的人,却不足以使受教育者实际成为一个有美德的人;身教是引导受教育者将道德认识付诸实行的方法,因而可以使受教育者将成为一个有美德的人的道德认识付诸行动,从而实际成为一个有美德的人.这样一来,只有就道德的实行来说,言教不如身教,身教贵于言教;而就提高道德认识和道德智慧来说,身教则不如言教,言教贵于身教.  相似文献   

10.
王翠  苗良 《培训与研究》2007,24(5):83-85
美德性伦理教育的可能性包含着两个问题:第一,“美德”是可以通过教而学会的么;第二,德育对象为什么需要接受美德教育。本文首先分析美德性伦理教育及其面临的困惑和挑战,从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和苏格拉底的“知识即美德”回答了美德是可以通过教而学会的,并从人性的本质需要方面回答了人需要接受美德教育。  相似文献   

11.
距离     
远,因为有距离;近,也因为有距离。 作为一个人,那么就一定会和外物产生距离,而距离产生了美,却也产生了更远的距离。 我是住校生,一星期回家一次,回家的路途是遥远的,但我却没有一丝的急切,反之,我很平静地领略回家途中那份漫长的等待。  相似文献   

12.
程乐明 《河南教育》2013,(12):20-21
在柏拉图的《普罗泰戈拉篇》和《美诺篇》中,苏格拉底、美诺和普罗泰戈拉讨论了“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苏格拉底与普罗泰戈拉的观点看似对立,其实不然。二者从不同侧面揭示了道德教育的真谛:美德不同于其他知识,它的获得强调践履,强调养成习惯;美德教育的途径不是单一的,不能单靠专门的美德教师,应是多渠道全方位的;美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应该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而不断变化;美德教育的方法不是灌输式而应该是启发式。  相似文献   

13.
花与刺     
看到这个题目,我想了很多。美与丑、善与恶、正与反、上与下……世间万物都是对立而生的。一幅图画,有前与后两个面,没有只有前面或只有后面的画。美丽的只有在丑陋的衬托下,才显出美。花很美,但没有刺和叶的衬托,感觉会非常平淡的。美丽的厌恶丑陋的,丑陋的却常常救助美丽的,这样的事比比皆是。一朵花常常欺辱她茎上的刺,而有人要摘花的时候却被刺扎到,使人对那株植物产生畏惧。外表美丽的人心灵却不一定美,外表丑陋的人心灵不一定丑。世间很多事物都是这样,美不一定好,丑不一定坏。就如灵芝与断肠草,断肠草的小花非常美丽,而灵芝草的花非…  相似文献   

14.
《东施效颦》是《庄子·天运》中的一篇寓言故事,故事的大致内容是说:丑女东施看到西施皱眉的动作很美,于是“归亦捧心而颦其里”,最后却没有得到好效果。这寓言说明:一个缺乏内在美的人,如果只从外表上模仿别人,结果会更丑。  相似文献   

15.
谈学校美育     
我们培养学生的目标是德育、智育、体育得到全面发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培养人的目标概括。但必须注意,对学生的培养,美育教育是始终贯穿在德、智、体的教育之中的。 怎样来辨别美与丑?为什么对同一事物,有些人觉得很美,而有些人却觉得很丑?产生这些差别的原因正在于人的心灵不同,即所谓世界观不同,人生观不同。所以我认为:心灵是划分美丑的界线。俗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嘛!这好象是一句俗话,却道出了一个真理:美首先应是心灵美!  相似文献   

16.
普列汉诺夫曾经指出:“很美地画了一个老人”和“画了一个很美的老人”是截然不同的。“很美地画”出来的作品,是为了满足人的审美需要而创作的,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因而是艺术作品。而画一个“很美的老人”,却并不一定是创作了一件艺术作品,因为老人很美,但也许画得并不美。借此,我们可以理解,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它不仅仅是某种技巧的产物,也不仅仅只是合乎人的感官审美要求的美的形式,而是传达了艺术家特有的审美经验的作品。艺术作品的主要价值是审美价值,这是必然的。因为从艺术家的…  相似文献   

17.
在今天这个全球化、多元化的时代,宽容往往被看成是一个人在面对异民族、异种族、异宗教、异文化、异语言、异地区、异性取向的人及其生活方式时应有的最重要的美德。但这是有问题的,因为宽容的一个核心要素是对其所宽容的对象有异议,而且如果宽容是一种美德,这样的异议必须要有合理的根据而不是出于自己的偏见,而面对上述意义上与我们不同的人,很显然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有任何合理的异议。因此在这方面我们今天真正需要培养的美德不是宽容,而是庄子式的尊重。具有这种美德的人,不仅对其尊重的对象没有异议因而不会干涉其生活,而且在有需要时还会帮助他们过其独特的生活。这种庄子式的尊重不同于有时也被看作是宽容的基础的尊重,因为后者往往只尊重作为人的他者,而不尊重其生活方式,特别是当这种生活方式与自己的生活方式很不相同时。而庄子式的尊重不仅尊重作为人的他者,也尊重其生活方式,即使这种方式与自己的十分不同。  相似文献   

18.
语录     
《中国德育》2013,(17):5-5
@徐营:你所知道的奢侈品有哪些?也许很多人会告诉我一些名牌衣服、名牌首饰、名牌包包等,但最新的奢侈品世界排名前十位是:1.信仰和理想;2.真诚和慈悲;3.质朴和童心;4.品德和责任;5.快乐和健康;6.魄力和信心;7.睡眠和假期;8.胸怀和心态;9.良知和道德;10.经历和故事。这些奢侈品,你拥有多少?@李拜天:美徳是一杯香茗,是一杯美酒,是一朵芳香四溢的鲜花。美德可以让心灵摆脱痛苦,心灵被美德所占据,烦恼、纷争等便失去生存空间,欲望便会枯萎。快乐是美徳所结出的硕果,拥有美  相似文献   

19.
一撮黏土     
从前在一条河边有这么一撮黏土。说来也不过是很普通的黏土,质地粗浊;但它对自己的价值却抱有很高的看法,对它在世界上所可能占有的地位具有奇妙的梦想,认为一旦时运到来,自己的美德终将为人发现。  相似文献   

20.
<正>在中国,给老人让座是公认的美德,而在日本却不是这样,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让座"之类的小事,与其说它是一种美德,不如说它是一种带有宗教色彩的"心灵技巧"。凡是去过日本的人,都会赞赏日本人的礼貌。笔者的母亲是一位典型的具有大国情怀的骄傲的中国人,第一次来日本时,在大街上东张西望了一番之后,脱口对我说道:"瞧瞧这长相!整条街上看来看去,只有两个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