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一、设计理念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可以解决常规教学手段难以解决或不能解决的问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信息技术可增强化学实验效果,模拟微观反应原理,使抽象的物质结构直观化,有助于突出重点,突破重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二、教材分析《离子反应》是人教社2007年3月第3版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内容.离子反应是高中阶段学习的重要工具,贯穿于高中  相似文献   

2.
《原电池工作原理》是鲁科版化学2(必修)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的利用第二课时的内容"化学反应为人类提供能量"。课程标准对本节的内容的要求是,"知道电池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能以铜锌原电池为例简单分析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3.
高中物理教材关于质能方程的介绍是十分简洁的,人教版2007年版《选修3-4》"狭义相对论的其他结论"一节中对其的描述如下:相对论另一个重要结论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mc2.式中m是物体的质量,E是它具有的能量.人教社2019年版教材对相对论的内容进行了整合,质能方程只是出现在《选择性必修三》"核力与结合...  相似文献   

4.
<正>一、教学主题内容及教学现状分析原电池是化学鲁科版(必修第二册)2021年版第2章第2节的内容。在课标中对应主题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本节课为新授课(第1课时)。本节内容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延伸与应用,是后续有关电化学知识的基础。传统课堂多注重原电池工作原理应用的教学,而忽视原电池工作原理模型的建构过程及模型的应用。文献中有“概括高一原电池认知模型建立的有效教学策略”[1],  相似文献   

5.
在新版高中《物理》第三册(必修加选修)(人教社,2 0 0 3年版)教材中,“能级”这节教学内容变化较大,它把旧版高中物理第二册(必修) (人教社,1 995年版)中的“光谱和光谱分析”“原子的核式结构的发现”“玻尔的原子模型·能级”等内容进行了重组,使得教材内涵更加丰富,脉络更加清晰,符合物理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笔者认为,教材这样安排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不要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要尽快走出“教科书上有什么就教什么”的误区.教师可结合物理学发展史和科普常识对这部分教学内容做适当的拓展,以满足于学生的需要,体现新教材倡导的“用教…  相似文献   

6.
吴好 《中学物理》2012,(11):23-24
首先我们先来学习人教社《物理必修二》教材第六章第二节“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中对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笔者写过一篇《〈祝福〉中的词语标点不规范》的文章,分析的是人教版(本文所谈教材均为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试验修订本·必修)第四册(2001年10月第2版,2003年11月贵州第3次印刷。以下简称2001版)教材中《祝福》的词语标点不规范情况。2006年2月拿到"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审查通过"的高中《语文》(必修本)第二册(2003年12月第1版,2005年11  相似文献   

8.
1 问题的提出 1.1教材实验分析 人教版普通高中化学教材必修1(2019年版)在第2章第2节"氯及其化合物"中没有提供氯水漂白作用的实验装置,只是以文字的形式阐述"分别将干燥和湿润有色布条或纸条及有色鲜花放入干燥的氯气中",并没有相关的实验装置图.苏教版普通高中化学教材必修1(2020年版)在专题3第1单元"氯气及氯...  相似文献   

9.
(本课选自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章第8节.)一、学情分析初一的学生在小学学习的是人教社大纲版的教材,对依照"课程标准"编写的北师大版教材没有接触  相似文献   

10.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是电化学中的重要知识.初中化学已经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知识,在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比较系统深入地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该节内容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知识的提升与拓展,又为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奠定必要的基础.该节分为两课时教学,本课为第一课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初步形成原电池的概念,并能够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是笔者在一次公开课的教学设计,内容为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高二化学(必修加选修)第四章第四节原电池原理及应用的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中深入挖掘氧化还原反应中单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知识来分析原电池原理及组成条件。  相似文献   

12.
最新人教社《历史》必修②课标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第3版),和第2版教材相比。作了颇多的修改,调整了部分章节的先后顺序。增加了两个附录,重写了课前引言,更换了大量的插图,只保留了一节探究活动课,很多课时如:工业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等内容作了重大的改动.对教师来说使用更加顺手.对学生而言更有利于知识体系的形成。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仍感到该版教材的知识点部分有一些瑕疵.  相似文献   

13.
<正>一、问题的提出电解池是新人教版教材选择性必修一《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其包含电解原理和电解原理的应用两部分。电解原理是电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数学生在接触这部分内容时极容易与原电池的相关知识混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充分认识化学实验的独特价值,精心设计实验探究活动”“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实验教学形式,有条件的学校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动手做实验的机会;条件有限的学校,  相似文献   

14.
人教社高中《历史》必修一2007年第3版较以前的版本有不少进步,但仍存在一些值得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15.
张秀球 《江西教育》2012,(Z2):80-81
我们知道,催化剂是化学反应速率的重要影响因素,是现代化工生产中加快反应速率的重要、有效的手段。本课题取材于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2(人教版)第二章第3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但教材通篇只提供了一个实验,且不足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科学本质的学习列入教学建议,比较人教社普通高中生物学必修1教材“细胞学说的建立”的文本,2019年版教材在科学本质表征的明确性、准确性等方面较2007年版有显著改进,有利于科学本质教学的实施,课堂教学中科学本质教学目标的显性化、科学本质教学适度的情景化有利于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本课选自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章第8节.) 一、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在小学学习的是人教社大纲版的教材,对依照"课程标准"编写的北师大版教材没有接触过,而这本教材又是以运用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实问题为主要内容的,所以学生学习本册教材有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18.
对高中语文教材韩愈的《师说》一文中“小学而大遗”的通常解释是:1、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人教社2001年12月版高级中学教科书第二册《语文》第80页注)。2、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人教社2000年12月版高级中学语文第二册课文导读《教师教学用书》第127页翻译)3、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人教社1998年版高级中学语文第二册《教学参考书》第182页翻译)。4、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人教社1997年版…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5,(87):69-70
本文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高中《数学1(必修)》、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数学1(必修)A版》教科书函数概念一节内容为研究对象,从"与学生的交流"和"对学生的要求"两个维度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人教版函数概念范例呈现讲究实效,方便自学,北师大版教材范例呈现讲究点到为止的启发式学习,适合探究式合作学习;人教版教材问题数量是北师大版的2倍多,但人教版整体问题综合难度偏低.  相似文献   

20.
人教社2007年版《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第1课提供了一幅老子画像(如右图),这实际上是明代的孔子画像.而非老子画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