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电影作为一种意义再生产的方式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电影的人物塑造上,"母亲"这一角色具有深刻的文化意涵,是文化背景与电影艺术合谋的产物。一方面,文化传统与历史语境会"干预"电影导演对母亲形象的塑造;另一方面,电影所创作出的母亲形象反过来又会影响受众对这一群体的再认知。本文从空间、话语、身体这三个维度研究张艺谋电影塑造母亲形象的叙事手法并考察母亲这一形象的文化隐喻。通过对张艺谋电影文本的分析发现,在空间叙事方面,张艺谋电影中的母亲有从压抑、封闭的空间逐渐走向开放、自由空间的倾向;在话语表达方面,对于母亲话语的转变折射出时代变革的深刻影响;在身体呈现方面,张艺谋电影主要是从权力化、工具化和消费化这三个维度来展示母亲的身体。  相似文献   

2.
麦茨结合精神分析学与符号学,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中的“移置”与“凝缩”概念按照拉康的理念“投射”到修辞学所言的“隐喻”“换喻”的对立结构上,从而论证隐喻之于电影的重要作用,这一理论直接影响到了导演钟孟宏的多部创作。钟孟宏在作品中按意识逻辑比对物质世界中相关要素,创造符合物质现实的影像外形,寻求影像与物像的相似性。其新作《瀑布》将意指设置于类梦化编码、符号性隐喻以及视觉化表征三方面,建构起一部含混多义的台湾地区现实影像。  相似文献   

3.
局内人和局外人的概念来自于人类学的范畴,但在社会学、传播学、经济学等领域都有对这组概念已有的研究,各学科从不同的视角对"局内人和局外人"进行研究。本文侧重以人类学、心理学和视觉传播所述观点为理论根基,以电影文本为研究对象,从创作视角和文本内容两个方面浅析局内人和局外人理论。  相似文献   

4.
徐逸杰 《视听》2021,(7):85-86
荒诞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形成的艺术流派,充满了人们对于自身的反省与思考.荒诞喜剧电影是对于荒诞派戏剧的传承与延伸,在幽默风趣的同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姜文是国内荒诞喜剧电影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电影摒弃了传统的叙事方式,通过隐喻表达社会意义,是披着喜剧外衣的悲剧,通过荒诞的形式表达现实的残酷.  相似文献   

5.
何楚涵 《现代传播》2022,(10):120-126
电影因其在展示、造型、表意方面的巨大潜能,被人们隐喻成各种形式,如“综合艺术”“镜子”“窥视窗”“白日梦”“视觉交响曲”等,这其中,以“镜子”“窥视窗”和“白日梦”最为典型。电影的这些隐喻形式,不是对电影特质的简单比拟,而是电影自身的直接体现。因此,对电影隐喻形式的探析,既是考察电影如何将自身赋值于隐喻,打破影像与物质世界的一一对应关系,实现文本意义的位移,也即电影怎样将它的观众从有限的生活世界引入无限的意义世界,并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的意识与思维,更是在数字技术与传播媒介迭代革新的当下,对电影媒介本身的一种原点性的归纳,有助于为当代电影的创新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随着影视行业的不断发展,我们在追求影视的商业价值时,最不能忽略的是影视艺术中的文化隐喻,这才是促进一部影视作品向优秀作品迈进的重要举措.影视艺术中的文化隐喻可以为人们营造更深刻的审美感受.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影《大鱼》的主要内容以及其讲述的母题,最后着重介绍了《大鱼》当中的文化隐喻.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取近些年国家关于网络强国建设中的论述和新浪、腾讯、网易、搜狐四大门户网站的语料,运用MIP隐喻识别方法,从语篇中识别出四种隐喻类型,通过分析这些概念隐喻发挥的功能和作用,更好地理解当今中国关于网络强国建设的论述和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8.
廖会杰 《新闻世界》2012,(4):168-169
2011年,"粉丝电影"作为一种新的电影类型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由于其大多质量低下,仅仅靠电影中明星的粉丝号召力来赚取票房,也受到各种质疑和批评。本文探究国产粉丝电影出现的原因以及遇到的问题,并与国外成功的粉丝电影类型比较,预测国产粉丝电影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杨保林 《东南传播》2010,(3):122-124
随着隐喻研究和语言符号象似性研究的不断深化,诸多研究者已经认识到隐喻和象似性并非两个孤立的概念,相反,二者在很多方面是相互交叉、互为补充的。隐喻与象似性的研究对语言符号的任意说构成了极大的挑战。本文以诗歌文本为切入点,对隐喻和象似性进行研究,探讨了隐喻与象似性的关系、隐喻象似性的范畴及其哲学依据。本文认为,隐喻象似性对诗歌文本的传播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肇燮 《新闻世界》2011,(5):77-78
本文拟从国内美食类电视节目的发展历史谈起,介绍美食类节目的发展脉络,归纳、总结主持人在美食类节目中应具有的职业素质、核心作用。主持人负责掌握美食节目的进程,调控节目的氛围,主持人的表现关系到饮食文化的传播效果和受众对节目的接受效果。本文将对美食节目主持人的素质构成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伍松菊 《大观周刊》2012,(42):16-1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差异也呈现在语言之中。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之一。语言的隐喻不仅体现为语言本身的不同.更反映出深层次的文化差异。本文试图通过“虎”的中英隐喻对比,揭示其产生不同差异的原因,进而更好地理解中英文化.  相似文献   

12.
杨丹 《东南传播》2022,(5):17-20
香料细微,然而,细微的香料却是驱使千舟竞发去探索发现世界的原动力。《香料共和国》是希腊导演塔索斯·布尔梅提斯(Tossos Boulmetis)根据自己的童年经历编导,以土耳其的香料和饮食文化为叙事主线,以食喻人、以食喻情、以食表意的一部电影。主人公梵尼斯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在外公的香料店里,他学会了关于香料的哲学,远离故土的35年中,他将自己无处安放的情感悄然寄托于香料与食物之中,作为电影叙事的媒介,食物极具张力的隐喻表现成功地打破了地缘政治的边界。  相似文献   

13.
李永朝 《新闻世界》2014,(5):170-172
台湾学者邓育仁和孙式文基于概念合成空间理论提出了一种关于图像隐喻的解读模式,本文以此模式来研究公益广告中的隐喻现象,并通过具体的案例进行解读,在此基础上提出公益广告中隐喻使用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现代隐喻理论,分析广告中常用的三大隐喻功能,即修辞功能、语言学功能和社会功能,旨在帮助广告商分析和运用隐喻功能、增加广告的创新性和说服力。通过对梅花电视库2003-2006年1月洗化类、食品饮料类、酒类、家用电器、家具用品类的广告分析以及网络广告的剖析,本文发现隐喻功能,特别是视听隐喻表达是广告传达的策略途径。这些功能的恰当运用可以有效地增加广告的经济与形象效益。  相似文献   

15.
张晓丽  殷乐希 《今传媒》2016,(11):100-101
电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由加拿大作家扬·马特尔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该片获奖无数,导演李安凭借此片获得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导演,本文将以此电影为研究对象,对其隐喻美学进行分析.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从命名中的隐喻美学﹑图像中的隐喻美学﹑影像叙事中的隐喻美学三个方面进行解析.另外,本文也试图据米歇尔的四分法理论分析受众的参与式解读,全面分析影像作品在生产者制作出后,在传播过程中,受众的解读对传播效果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任陇婵 《视听界》2015,(1):13-14
这些年来,中国电影一直都是自己跟自己较劲,创造了连续12年高增长的全球电影市场奇迹,并坐稳了票房规模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位置。2014年末,似乎又到了一个很微妙的阶段,中国电影业几乎使尽浑身解数,市场与政策两手并用地朝着两个年度"大数据"目标——票房破300亿元与国产片票房份额占比50%以上,打响了最后之战。这两个数据至关重要,对于中国电影不啻为一种"年度心理线",更关系到国产电影的"里  相似文献   

17.
西方电影中以"异国情调"展现出来的中国想象并非简单的"东方落后、传统/西方先进、现代"的二元模式。近期上映的《007:大破天幕危机》,一方面展示了一个"太现代"的当代中国形象,但另一方面也以象征化的手法,表达出对传统中国已成符号、现代中国沦为废墟的文化观念;《夺宝奇兵2魔宫传奇》将中国建立在与印度对比的基础上,将中国想象成新旧交融、中西混杂的形象,印度才是原始的、传统的、野蛮的;《碟中谍3》中将"摩天大楼"、"老式公寓"和"江南古镇"确定为上海形象的三个侧面,并以相对平和的心态予以了展现。可见,西方电影中的中国想象是多样的、复杂的,其所传达的文化观念也是有差异的。日益增长的中国电影市场,也是西方电影有意隐藏自己的政治偏见,采取某种文化认同态度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安成  陈乾峰 《视听》2021,(1):174-175
隐喻在英语经济新闻中普遍存在.通过隐喻,我们能更好地认识经济、解读经济和建构经济.本论文收集了China Daily 2020年3—8月的经济新闻,分析新闻中的隐喻特点,呈现经济领域的认知结构和规律.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15,(13):39-42
互联网不仅仅是基础设施,更是"全新的思维模式"。由互联网所衍生出来的思维模式正在深刻改变着影视传播的路径乃至其产业形态:"用户思维"让观众全面参与影视创作生产环节成为必然的现实选择,"平台思维"在电影生产过程中推动着各种资源的配置,"社交思维"则改变了影视营销的传统观念。互联网思维的背后,是电影产业全新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20.
张军芳 《新闻界》2012,(16):17-19,72
隐喻(Metaphors)是新闻构建现实和生产意义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从国际媒体"黄岩岛事件"报道中的隐喻分析入手,审视国际媒体如何塑造了"黄岩岛事件"中的相关方中国、美国、菲律宾以及"黄岩岛事件"本身。在展现媒介如何形成有关这一政治事件话语的过程中,凸显的是隐含在各国媒体新闻生产中的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