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研制了一套“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装置,巧妙设计了一个全封闭的反应体系,一氧化碳的制备、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产物检验和尾气处理的一体化设计,优化产物铁的检验方法,大大提高了实验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用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部分现象正常,而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部分常出现异常现象:有时生成沉淀还不多,溶液还未全部变浑浊,沉淀就溶解消失了。对此现象大都解释为:  相似文献   

3.
4.
为了增强疑难实验的教学效果,研制了一套"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新实验装置.依据注射器原理,巧妙设计了一个全封闭的反应体系,既能方便地加入氧化铁粉末,又能免用一氧化碳来彻底清除反应管中的空气,使氧化铁在充满一氧化碳气流的环境中受热,提高了实验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6.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演示实验是九年级化学的必做实验,课本上的演示实验图如下图1。  相似文献   

7.
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的气体,从环境保护上讲,尽量做到防止和控制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同时实验又要安全可靠,有一定的科学性。所以,多次从理论上探索,对教材中的实验作了如下改进,如装置图,改进的实验关键在尾气处理上,将一氧化碳通过一个大烧杯,烧杯内注人水,然后在导气管出口处连接一个漏斗,排水收集一氧化碳。  相似文献   

8.
利用自主研发的微型实验仪器设计了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微型实验装置,检验了实验中生成的黑色粉末,证明在用酒精灯加热的条件下一氧化碳能够将氧化铁还原为铁。  相似文献   

9.
1实验仪器及用品 硬质试管、铁架台、试剂瓶、酒精灯、网罩、三通管、药匙、镊子、导管、胶皮管、橡皮塞、磁铁、弹簧夹、塑料饮料瓶三个(1瓶一氧化碳、1瓶除氧空气、1瓶水)、氧化铁、石灰水、稀盐酸、火柴  相似文献   

10.
弯曲试管一支,大试管一支,带塞导管,酒精灯二支,铁架台和铁夹,长滴管二支(18cm长),10mL量筒,药匙,纸条。  相似文献   

11.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是用于说明一氧化碳的还原性的实验 ,但沿用教材上的演示实验装置存在以下不足 :装置、操作复杂、费时 ;反应体系开放 ,容易污染环境 ;一氧化碳不能完全与氧化铜反应 ,造成一氧化碳的浪费 ;实验现象不明显。为缩短时间、简化操作、便于观察和防止污染环境 ,我们对原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一、实验用品1 50mL锥形瓶、1 50mL烧瓶、分液漏斗、玻璃导管、双孔橡皮塞、橡皮塞、连有螺旋状铜丝的橡皮塞、石棉网、酒精灯、石灰水、甲酸、浓硫酸等。二、装置图改进装置如附图中B所示。附图 实验装置三、实验步骤1 检…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证探索与教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怀乐 《化学教学》2007,(11):13-16
《化学教学》2007年第5期3页上,有"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教学中几个问题探究与反思"的一篇文章.笔者在仔细阅读这篇文章之后走进实验室,对CO还原Fe2O3的全过程进行了多方位,多角度地认真探索.本文拟想补充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5.
16.
由于工业炼铁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不多,因此2012版上海教育出版社的九年级化学教科书在“铁的冶炼”教学中安排了“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实验,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旨在模拟高炉炼铁的化学原理.  相似文献   

17.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做CO还原CuO实验通常是将CO储存在储气装置中使用或用分液漏斗向装有浓硫酸的蒸馏烧瓶中滴加甲酸产生CO,再将CO通过导气管导入还原反应管,还原反应管两端用胶塞连接进气管、出气管,反应后的气体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广口瓶后,尾气用气球收集。实验中,我们发现  相似文献   

18.
探究实验分别测定了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中氧化亚铜的产率。结果表明:氧化亚铜的产率随加热过程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氧化亚铜的存在对实验观察和判断有一定的影响。实验时使用带防风罩的酒精灯进行加热,并适当加大通气速率及减少氧化铜的用量,有利于缩短反应时间。  相似文献   

19.
高中化学中,方程式是学习的重点。化学方程式简洁而准确地描述了化学反应,使学习者和使用者更方便地理解和使用化学反应的本质。化学方程式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信息,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也是解决化学问题的关键。化学方程式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有很多,需要教师和学生及时总结归纳,促进化学学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