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它们是巨大的鸟类,在自己的生活区域内曾是位于食物链顶端的强者。可是,为什么世界不能再继续"容下"它们?曾经在地球上生活的许多动物,今天都已经被列在"可能灭绝"的名单中。为什么说可能灭绝,而不是已灭绝呢?因为那些幸存下来的动物数量极少,它们可能隐藏在一些隐秘角落,所以很容易被人们忽视掉。例如澳大利亚有一种生活在海里的名叫"豪勋爵岛竹节虫"的树龙虾,人们曾经以为它们已经绝种了,但后来却在悬崖峭壁上发现一个仅存的小群体。因此,很多动物只能暂时被冠上"可能灭绝"的称号。然而,象鸟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主位-述位的角度分析汉语中的"是……"与"是……的",说明二者都是述位化标记,但它们的语用含义不同,并且适用的语法结构也不同.  相似文献   

3.
正在墨西哥加利福尼亚湾的最北端,生活着一种独一无二的海洋动物——小头鼠海豚。小头鼠海豚从被发现至今不过短短几十年的时间,然而由于狭小的栖息范围,加之容易被渔网困住,它们正在快速走向灭绝……害羞的"海上熊猫"小头鼠海豚,也叫加湾鼠海豚,虽然名字里带着"海豚",长得也像极了海豚,但其实它们是鲸鱼的一种。小头鼠海豚是鲸豚类中个头最小的,成年个体的体长也仅有1.5米左右。你瞧,小  相似文献   

4.
再谈"信"     
自古以来翻译理论层出不穷,它们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揭露翻译本质,提供翻译理论,在翻译史上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中最著名的翻译家莫过于严复先生,他提出"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但这一标准被现代一些人质疑甚至全盘否定,认为"信、达、雅"三者之间出现矛盾,"信"已终结,不能再指导翻译,应该退出历史舞台.本文旨在众家翻译前辈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重新强调严复先生"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何为非原自然生物? 不管你是喜欢它们,还是厌恶它们,它们都已经被人类高接远迎地"请进来"了.它们的名字,现在许许多多的人都耳熟能详:外来物种、转基因生物、克隆生物、人造生命.当然,对"人造生命"有些人还是刚刚听说.这些威名赫赫的生物还有-个共同的大名,就是非原自然生物.  相似文献   

6.
"情感"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时持肯定或否定态度的心理体验.思想政治课的理论性和逻辑性强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不太容易被学生们掌握和接受.  相似文献   

7.
正有数据显示,英国人平均每天有36分钟在焦虑,抑郁症患者越来越多,因此"减压"已成为英国人的流行词汇,应运而生的"减压食品"渐渐被大众接受,超市里已经有了销售专柜。其实这些减压食品就是普通的食物,但它们的食材中特别添加了欧米伽-3脂肪酸、B族维生素和多种氨基酸等营养素,从而成为了可以帮助人们调节心情、舒缓情绪的"心情美食"。  相似文献   

8.
正夏威夷地处北太平洋中心地带,是世界上距离大陆最远的群岛—离最近的大陆也有4000千米。这里的上百个岛屿镶嵌在蔚蓝色的海洋中,它们被马克·吐温称为大洋中最美的岛屿,是停泊在海洋中最可爱的"岛屿舰队"。火山造就的彩虹之州因为在雨季几乎天天可以见到彩虹,夏威夷也被称为"彩虹之州"。在世界上其他地方,每当火山喷发时,人们都会赶紧逃避;而在夏  相似文献   

9.
任何发明,如果它最终不能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进步和改变,那么将势必不会真正称得上是有生命力的发明。反之,一项真正有生命力的创造或创新,则一定是在时间和空间上早已经过"千锤百炼"的智慧结晶。本期我们为读者精挑细选的,正是这样10项与人们日常生活最息息相关,却又最容易被忽略到的非常值得感谢的发明发现——它们在不知不觉中来到我们身边,于点滴处改善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如今,拥有它们我们几乎可以毫不费力,但倘若一旦彻底失去它们,现代人的日子几乎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10.
正如今,在广告中、报刊上、影视剧中,甚至街头,藏着一些可怕的毒"虫子",这些"虫子"就是可恶的错别字,尽管它们很容易被消灭,但有些人视而不见,任其肆意发展,这可不行!于是,我决定当一回正义的"啄木鸟",把"虫子"们找出来,绝对不允许它们再猖狂下去了。"啄木鸟"行动开始了,但怎么"啄"呢?难道和同学们一样上网找?那太简单了!买些报纸,一页页地看?这也很舒服!胡思乱想几个?多轻松!最后想来想去,我决定到街上去找。  相似文献   

11.
十二年弹指一挥间.大家还记得吗?己丑牛年来临之际,我们细说了"牛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辛丑牛年就要到了,我们再介绍一些动物中的"牛".不过,此"牛"非彼"牛".它们有的是牛类的"旁系"亲属,有的则有形似牛角、牛蹄、牛鼻子的身体部件,还有的与牛形影不离,故被冠以"牛名".  相似文献   

12.
童谣,又称民间儿歌,它曾一度以其教育性被老师和家长广为推崇,而如今,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另类"童谣在中小学校园里广为流传,这类童谣都是由儿童自己创作,它们在内容上颠覆正统、藐视崇高,形式上怪异、搞笑."另类"童谣是对当今儿童的自身状况和生活的一种真实而且形象的反映和解读.基于此,笔者对"另类"童谣这种民间文学样式做了搜集、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正当国际空间站上的航天员忙碌于各种太空任务时,越来越多的机器人正参与到他们的日常工作中。这些机器人正变得越来越智能,人们希望在未来的太空任务中让它们承担更多的工作。第一台进入太空的机器人Dextre第一台登上国际空间站的机器人是被称为"机器人勤杂工"的Dextre,它于2008年开始服役,至今仍在运行。这个机器人有时被安装  相似文献   

14.
随着近地小行星的频频发现,人类也面临着一次次的虚惊,科学家们设计出了各种避免小行星闯入地球轨道的方法,包括如好莱坞电影<世界末日>中用装满核弹的飞船将慧星炸成碎片等.然而,这些方法要么被证明并不科学,要么被证明极浪费时间,它们也许可以阻止那些提早十来年就发现的近地小行星,但却根本来不及阻止另一些到地球眼皮底下才被发现的致命危险物.日前,一位美国科学家提出了一项新的设想:人类可以用一个膨胀的巨型空气袋将"太空杀手"推离地球轨道.他称该方法弥补了以前各种方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陈光岳 《知识窗》2004,(2):54-55
"赚钱不容易,花钱却如流水一般去得飞快."妻子不止一次在我面前埋怨过.她是中学的英语教师,工资虽然不是很高,但加上福利、补课费什么的,每月也有1500~1600元;而我是一名记者,工资也不高,但业余写些稿子,月收入少说也有3000元.  相似文献   

16.
正关注健康和长寿的人,应该听说过一帮"坏小子"的鼎鼎大名—自由基。什么是自由基呢?无处不在自由基在由原子组成的世界中有一个特别的法则:只要有两个以上的原子组合在一起,它们的外围电子就一定要配对;如果不能配对,它们就只得靠"掠夺"别的电子使自己变得安稳。  相似文献   

17.
一只山雀偶然撕开了送奶工人放在订户门前的牛奶瓶盖,并从中取食了牛奶。不久,这一行为被生活在大不列颠岛的所有山雀学会了,以致送奶工人不得不在每个奶瓶上扣一个杯子——动物对老师的机械模仿对它们的生存实在太重要了。但如果仅仅以为动物学艺只知道机械模仿,盲目照搬照抄,那就确实小看和冤枉它们了。  相似文献   

18.
果子狸是一种中型野生哺乳动物,过去不大被人注意,前两年闹"非典",一下子出了名.广东等地从果子狸体内查到"非典"病毒,认为这种动物可能与非典传播有关,把它们看为传播"非典"的"嫌疑犯",一时名声大振.2003年春夏,深圳、香港两地专家组成的联合攻关小组发现果子狸体内有非典病毒.经基因全序列测定,其中从果子狸标本中分离出的两株SARS病毒与人类SARS病毒有99%以上同源性,可判断此种动物的SARS病毒为使人类致病的SARS病毒的前期病毒.专家认为广东的SARS病人85%是与接触动物有关,而果子狸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所以一个时期广东的餐馆禁止销售和食用果子狸等有关野生动物.  相似文献   

19.
人们一直认为植物是没有"情感"的,但最近的研究表明,这种观点正在受到科学家的质疑.有一种原野灌木具有区分"你我"的能力,而且在彼此相遇时竟会十分绅士地退让.这种灌木的根部在土壤中深入或扩散时遇到"邻居"的根,它自己的扩张便立即停止,而且这种相遇并不是直接碰面,它们能够在一定的距离范围内相互识别出对方.  相似文献   

20.
孔雀鱼是目前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观赏鱼之一,它们最吸引人们眼球的地方是它们那极为美丽的长尾巴。它们体形修长,身体前部略呈楔状,最突出的特点是,它们的尾巴占了整个体长的大部分比例。如雄鱼全部体长一般在4~5厘米,但其尾柄及尾鳍却占到了全部体长的2/3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