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校班主任在大学生思想、学习、心理和生活等方面负有指导学生、关心学生的职责,尤其是面对世纪转换、社会转型、观念转变,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使得当代大学生具有了一些新的特征。因此,新形势下有效的做好班主任工作,应首先从了解大学生的特点入手。  相似文献   

2.
"学无止境",这是人生修养、治学的古训。要想学有所成,学有所用,不仅需要具有学的恒心、学的毅力,而且需要具有学的品格、学的方法。毛泽东青少年时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习中度过的,青年毛泽东有着寻求救国救民真理以改造中国和世界的学习目的,勤学苦读、谦虚好问的学习态度,博学、深思、勤写、善读的学习方法。他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学习内容的广泛性都是当代大学生学习的楷模。对当代大学生充分有效地进行学习有很大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形势下高校班主任工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班主任在大学生思想、学习、心理和生活等方面负有指导学生、关心学生的职责,尤其是面对世纪转换、社会转型、观念转变,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使得当代大学生具有了一些新的特征。因此,新形势下有效的做好班主任工作,应首先从了解大学生的特点入手。  相似文献   

4.
社会调查不仅是很多专业学科中常用的学习方法,还是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方式。当代大学生要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就必须关心社会问题,并通过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来开阔视野、增长才干。  相似文献   

5.
掌握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实现其社会化的重要途径,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使其获得友谊和理解,也可以保证心理健康增强安全感,是舒心学习,安心工作生活的重要条件。大学生之间如何和谐相处是一门艺术,作者主要简介了当代大学生目前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影响大学生之间和谐相处的因素,并重点阐述了当代大学生和谐相处应做到的"三人、四心""。三人"即: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四心"即: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信心留给自己。  相似文献   

6.
让当代大学生学会学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类进入21世纪,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人类的教育思想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和”“学”的天平明显地向学习这一边倾斜。“学会学习”对当代大学生来说,不仅显得重要,而且非常必要。必须针对他们的实际,从转变学习动机、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习习惯等方面入手,使大学生愿学、善学、乐学、自主学,不断促进大学生学习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身体健康是从物质意义对人的生活质量的理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建设国家的重任,他们的生活质量必将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生的身体健康问题已经是一个全社会的问题,它不仅仅是大学生家长们关心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关注的问题。但是调查显示,很多大学生生活不规律,夜不能眠,长此以往不但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影响了他们的整体身体健康和身体素质。仔细分析了影响当代大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学习指导中应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强大学生学习指导很有必要,当前指导重点是让学生会学,自主学和创新性学习。但影响学习质量的因素很多,指导大学生学习应坚持唯物辩证法,正确处理好学会与会学,主导学与自主学,创新性学习与继承性学习等关系,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  相似文献   

9.
一、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剖析 学习动机,即学习的动因。当学生对学习产生需求时,便形成了学习动机。 由于受社会的影响和学生受教育的程度的不同,以及个人经历、思想状况和个性特点的差异,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呈多样性和复杂性。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的学习动机: 1、探索型学习动机——为追求真理,探索世界奥秘而学习。 2、报效型学习动机——为祖国、民族富强而学,为实现四化大业而学。 3、竞争型学习动机——为考研、留学而学。他们学习目的明确,学习积极性高,主动性强。为了达到既定目标,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刻苦学习,奋…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学习学”教学实践回顾李绍荣"大学生学习学"是研究讲授大学学习活动现象及规律、指导大学生科学学习、培养提高大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课程,也是大学科学方法论中的主要新型课程之一。从1980年以来,我校对大学生学习状况进行了多次调查研究,在此基础...  相似文献   

11.
试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学生就业能力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与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特点,并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和高校教学实践,从政府、高校、大学生自身三个方面探讨并提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In high participation systems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link between undergraduate study and progression to graduate employment is increasingly tenuous. One response is a growing empha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employability skills and preparing students to take advantage of future opportunities as part of university study. This paper uses a Bourdieusian‐based conceptualisation of graduate capitals, combined with a concern for the psycho‐social dimensions of classed experience, to consider transitions through university and into employment for students from working‐class backgrounds in England, drawing on data from a study of students who attended the two universities in Bristol UK. It is argued that the assemblage of capitals that make up graduate capital could be seen as constituting a form of symbolic capital with magical powers, that hides the power relations involved in successful progression to graduate futures. While the move from university into work is more prolonged and precarious for students from all backgrounds, access to the resources that enable the development and mobilisation of graduate capitals, along with psycho‐social dimensions of class, create additional challeng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iable graduate career identities for working‐class students such as thos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e paper concludes by noting implications for policy and practice.  相似文献   

13.
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大学生成长与成才的关键教育步骤。高校要发挥不同主体的优势,构建"辅导员-专业教师-班主任-优秀学生"的立体化工作体系,有效加强大学新生的适应性教育,促进大学新生良好适应能力的发展,为大学新生在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初入大学,大学新生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出现了很多不适应的现象。查找原因,分析问题,帮助大学新生及时适应大学生活,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和指导,从而完成自身角色的顺利转变,对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新生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生命全程发展观论大学生入学适应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生命全程发展观强调人生重要转折对个体心理发展速度与方向具有重要影响,启发人们重视转折期适应具有的发展含义。从生命全程发展观看,进入大学这一积极的生活事件实际上构成了青年期的重要发展转折,既为个体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也使个体面临多方面的挑战。进入大学的适应任务主要由个体在学习、人际、生活自理、环境认同、身心体验等方面的适应构成,其中,学习和人际适应是相对困难的方面。大学入学适应可以被视为特殊的发展类型,在性质与过程上具有独特性。充分认识大学生入学适应的丰富发展内涵、性质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s sought after by students primarily for career development. However, very little is known about other meaningful educational outcomes of students pursuing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 a Malaysian university system.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how international students perceive their meaningful contributions to society upon study completion in one research university in Malaysia.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in the university with 33 international students, mainly from Nigeria, Pakistan and China. Findings show that postgraduat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not only want to contribute to their home society through research and teaching at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but also to their host-country and third-country communities. The analysis illustrates the interplay between macro internationalis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policies and factors shaping the micro-level experiences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This study contributes new insights into vital nuances of th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al outcomes relating to meaningful contribution to society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7.
18.
This article examines some issues surrounding transition to higher education. It is based on the case study of a cohort of Year 1 students in a modern university in England.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ascertain any potential transitional issues and therefore any areas for development in our Year 1 programmes to aid student progress. Data were gathered via semi‐structured questionnaires distributed to Year 1 initial teacher training students and their lecturers and through focused conversations with a group of students. The main findings of the study indicate that independent study and assessment processes pose challenges for students in their first year at university, and it is hoped that the outcomes of this research will contribute to a more informed transition from school to university through developing a clearer understanding of prior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that inform first‐year undergraduate expectations and needs.  相似文献   

19.
自主学习是在不受外界任何压力下学习者自身的主动学习。大学生善于自主学习才能够达到教育的效果。自主学习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影响高校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学习动机,学习目标,学习方法,以及学习兴趣等心理因素是主要方面。高校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既需要其自身学习意识的增强,又需要教师有效的指导,同时还需要学校、社会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和氛围。高校大学生要真正成才,必须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新发展,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不仅应当重视社会大环境建设,也要对大学生成长小环境道德建设问题进行探究与思考。小环境中如班级、宿舍、社团的道德文化尚存在一系列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高度重视,并以加强制度建设为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