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是无处不在的,但现代人的误解使得"传统"一词或多或少掺杂了贬义的内容,这样并不利于促进社会均衡稳定的发展现状.本文以伽达默尔的传统观为着力点,重点分析了伽达默尔为"传统"正名的思想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他将传统与理性之间的对立化转为内驱力相互作用,从而也使得传统与历史不再对立,回到了融为一体的关系,并且以"视域融合"...  相似文献   

2.
从塞林格的创作,尤其是<麦田里的守望者>,我们可以看到塞林格人生梦想中所孕育的"生命超越"情结.霍尔顿的流浪及其寄于"孩子"身上的那份承担与保护,倾注了作家以内心的片刻安宁和生命的瞬间升华来求得一生生命超越的精神参悟.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禅"有着微妙的关系.塞林格对东方文化的向往,不仅深化了他的创作,也成就了他的神秘人生.  相似文献   

3.
"情"、"味"、"境"是最能体现中国抒情传统文学旨要的核心概念,也是王文生对古典传统研究自始至终所执着追寻与探视的人生审美理想.<中国美学史:情味论的历史发展>是王先生继<论情境>后推出的力作.其最为新颖之处无疑是"以情味之线,牵美学之史".他从中西文化语境纵观中国传统抒情文学并逗引出"情味论",并对"情味论的历史发展"作了交互式的潜在整合、梳理和大胆果敢的纠评与言说,给人以深刻的启悟.  相似文献   

4.
张君劢的"德法合一"思想是儒家之德与西方之法的合一.他特别强调,对于民族建国来说,有两个原则是最重要的,一是法律,即形成一个法治的社会;二是道德,即建立一个公共的伦理道德.前者是法的共同体,后者是道德的共同体.他所要建立的就是一个包含这两方面的民族共同体.要完成民族建国的目标,法治习惯和集体道德都不可或缺,所以,张君劢把法律视为与道德并重的"民族建国之最高原则"之一.但是在德与法的关系上,二者的地位并不是相同的;德法合一是在德的基础上的德法合一,德比法更根本,"德法相辅而行",其更深层的意义是"德主法辅而行".为寻找德与法合一的途径,张君劢最终还是把目光转向了文化.他所论述的文化重建理论是非常有借鉴意义的,但是民主制度的建立、法治习惯的形成是否可以通过重建民族文化的途径达到,这成为张君劢同时也是整个传统儒学面临的问题.虽然张君劢努力为二者的结合创造条件,他倡导建立新文化来为民主法制的生长培植土壤,并且将西方的政治制度加以改造以适应中国的特殊情况,但其"德法合一"论始终未脱离儒家道德本位,致使这种结合仍停留在道德文化层面,并未落实为政治法律事实.若将"德法合一"论还原为"内圣外王"之道,我们从中仍可看到传统儒学在当代社会所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5.
杜威在对传统"经验"改造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新的完善的"经验"概念:经验既是经验的事物,又是经验的过程;经验是动态发展的,也是分层次递进的.由此杜威提出了他的经验课程观:课程是学习者的经验或体验.正确地理解运用杜威的教育思想,首先要破除传统"二元论"思想的困扰,摒弃各种所谓"主义"的影响,思考教育本身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儿童读经"是中国文化、中国教育的一种传统,却是不好的传统.薛涌称蒋庆的儿童读经理论是"走向蒙昧的文化保守主义",年轻学者刘海渡等人则为蒋庆辩护.刘海波崇信至今流传在他家乡的传统教育观念"棍棒底下出孝子",并宣称正确的是非观念、良好的习惯是灌输甚至惩戒的结果,以此为"儿童读经"辩护.刘海波虽然被称为"哈耶克式的自由主义学者",但事实上他的教育观念是与哈耶克的思想完全相悖的.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改造儿童教育的传统观念,建设儿童教育的现代观念.  相似文献   

7.
晚期海德格尔对"进步强制"所带来的时代困局进行了思索.海德格尔在"座架"中发现了"进步强制"的存在论性质,他认为"座架"的统治也即技术的全面统治,集中展现了一种谬误已久的存在领悟--西方传统的主体性哲学.这种主体性哲学根源于非常久远的对于存在的遗忘,并不仅仅是现代的事情,它植根干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天命之中,植根干一种久巳谬误的、扭曲的存在理解之中.海德格尔的追问是如此地震撼人心,以至于我们不得不跟随他继续相同的追问:究竟是拯救还是毁灭?  相似文献   

8.
"二元论"世界观是中西方传统哲学的主要弊端.其突出表现是将"身"与"心"、"心"与"物"、"知"与"行"、"理"与"欲"等二元分离.胡适哲学思想的基础是在对"二元论"世界观的批判中奠定的,不了解胡适对"二元论"世界观的批判,就不能理解胡适哲学思想的特征,更不能理解他何以四十多年都是围绕"方法"打转.因为胡适以其"方法"消解了"哲学家的问题"从而使哲学从此变成"人的问题".并试图以此"方法"为武器去解决中国社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9.
"光"与"存在"(being)的关系问题是交叉于哲学史上存在论和知识论两大视域中的一个大问题.从存在论的视角来看,光作为创造之本、生命之源,是第一种存在;从认识论的视角来看,光是开启他物,揭示他物,传达他物的存在.光既是世界的存在论起源,也是世界的认识论前提.依循存在论和认识论两个层面来探讨"光"与"在",对二者之间的...  相似文献   

10.
经学从现代教育体制淡出,这不仅是中国传统学术的一场革命,也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一个划时代的变革.事实上,蔡元培正是民国初年"废经"政策的主推者,也是1935年"读经问题"大讨论中的代表人物.蔡氏作为一位典型的晚清儒学士大夫之所以放弃忠君、尊孔,转而接纳西方价值与学术,正是因为接受了由严复改造的进化论,而进化论背后则蕴含功利主义的伦理学立场.在此立场上,蔡氏否定了传统经学作为常道或"中体"的先验价值预设,主张经学与其它一切中西学术都必须接受"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检验,只有在结果上能够"益己益世"的学术才具有存在的合理性.通过比较,他认为经学无论是在内容的完备性还是在形式的系统性方面都比不上西学,因此,中国在教育上应该实行"废经",全面接受西学与西方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