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风》2016,(5)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企业运行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对电能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进行了高压输电线路建设。而电气设计是高压输电线路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加强高压输电线路电气设计的问题及改进建议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电力行业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如今在人们物质文化水平越来越丰富的情况下,人们对用电的质量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电力企业要做到供电质量的不断提高,一方面必须要求电力技术人员掌握先进并且精确的电能计算资产全寿命周期的管理方法,另一方面还需要电力企业保障电能计量资产全寿命周期中的管理质量。本文主要分析了计量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的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3.
陈超 《科技风》2012,(21):64
如今,计算机网络技术逐渐盛行,成为了人们生活和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加之电力系统所承担的任务越来越重,采用信息管理系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用电量的增加,采集电能数据难度越来越重,在这种情况下引进了自动抄表系统。在该系统中尤为重要的是采集客户电能表数据。因此采集电能数据和存储是相关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论述了采集和存储数据系统的构成,进而阐述了电能数据采集与存储的设计。  相似文献   

4.
在独立运行光伏发电系统中,如何尽量节约宝贵的电能提高电能利用效率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目标之一。具有休眠唤醒功能的独立运行逆变器能够在负载空载的情况下自动停止运行以达到减少空载损耗的目的。本文论述了如何在独立运行逆变器中实现逆变器的休眠唤醒功能,并给出了应用电路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极大提升,对供电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需求。而在此情况下,供电市场的竞争也愈来愈激烈,作为供电企业,想要通过优质的服务来占据电力市场中的有利位置,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保证电能充足。因此,如何对用电负荷进行合理调度,使有限的电能得到最佳利用,促使供电企业得到效益的最大化,这就需要通过电力需求的侧管理以及对负荷的有效配置来实现,进一步拓展电力市场,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  相似文献   

6.
正电能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尤为重要,电灯、电脑、手机等日常用品都离不开电。一般情况下,我们使用的大多数电能来自涡轮发电机和电磁感应发电机,这两种设备一直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主要途径。而现在,科学家又开发出了一个新的途径,利用摩擦来发电的途径,这就是传说中的摩擦纳米发电机。摩擦纳米发电机是利用摩擦起电和静电感应的联合作用将机械能转化成电能的。摩擦起电是初中生都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16,(22)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用电量逐渐增大,进而人们对电能的数量以及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电力网要提供优质电能,减少电能损耗。本文介绍了电能损耗的基本内涵,分析了电力网电能损耗的具体原因。  相似文献   

8.
现代电能质量的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对电能的需求也更多了。所以在现代社会中,电能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须,提高供电的质量对于我国社会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电能质量的简单介绍,分析了现代电能质量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能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智能电网的提出使得提高电网电能质量成为当前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笔者基于智能电网提出了一种电能质量管理平台,推进电能质量的市场化建设,在提高电能质量的基础上提高经营效益促进电力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0.
陈祥 《今日科苑》2015,(1):103-104,110
由于我国电力方面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关心电能计量的精确度。收取电费以及进行核对时主要是看电能计量之后的产生的结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的需求和要求更高了,对相应的服务的要求也更严了。另一方面,在电力技术得到发展的前提下,电能计量自动抄表这一技术的实施与进步成为可能,使得电能的管理工作更科学,电能计量朝自动化的方向发展,电能计量工作的实施也变得更省力。本文将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分析电能计量自动抄表技术的特点、发展情况以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当前,电力系统发展的过程中,电能计量设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电能计量装置和设备也在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和进步,窃电现象一直是电力行业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也非常常见的问题,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这种现象予以控制和处理。主要分析了电能计量设备防电流法窃电新技术,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能源是我们生活的物质基础。没有能源就谈不上技术、文化,谈不上社会的发展。根据物理学定律,能量不会无中生有,也不会消失,只会改变其存在形式.在任何情况下,在使用能量的过程中都会损耗其中的一部份。电能的特点是高度集中,可以远距离传输,并且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较小。电能实际上不污染环境。各国按人口平均消耗的电能数量是社会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在通用性和方便使用方面,也没有任何能源形式能与电能相媲美。电能是二次能源。人们常把一次能源,例如,石油、天然气、煤等矿物燃料;或核能、水力、风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电力事业和工业事业发展不断提升,人们日常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工业生产中对电能的需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电网公司就在不断增加对电网的建设力度,对变电检修技术的应用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无论在电网运行的稳定性还是在电能质量的应用上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笔者则首先对变电检修技术的概况做简要概述,然后对变电检修技术的注意事项做进一步阐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升,各行各业也离不开电能,电能对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必须要充分的保证电能计量的准确性。但是我国的电能在计量上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导致了电能的计量缺乏准确性。本文就是对提高电能准确性的方法进行研究,为电力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系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人们的用电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传统的电能检查和电能计量工作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人们需要一种更加智能的系统来提高电能检查和电能计量的工作效率,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也因此而产生。本文主要是对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在用电检查和计量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20,(16)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用电量逐渐增大,电力配件部门承受了巨大的电能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电力配电网进行电能运输的过程中,很有可能由于设备原因或人为原因出现安全问题,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如何加强防范和控制是电力部门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在电力配电网运行中存在的几种安全问题;其次,结合上述分析,从三个角度对电力配电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防范措施,以此供专业人士进行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我国电能的使用量在经济发展不断提升影响下逐年累增,通过电能运行稳定、可靠等特点,促进各行业顺利发展,同时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电能的应用越来越广,人们对电能计量表计越来越关心与重视。因此,我国相关部门与相关人员不断研发电能计量表计及终端产品,为提高电能计量表计及终端运行的可靠性而努力,针对电能计量表计及终端运行的可靠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科学和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我国社会经济取得巨大进步,与此同时,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工作过程中对电能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在不断增加电网容量的过程中,只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提升电网调度运行安全性,才能够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行。在进行电网调度运行管理的过程中,风险管控的有效应用至关重要,在这种情况下,本文从威胁电网调度运行安全性的因素入手,对电网调度运行的风险管控对策展开了研究,希望对提升我国电能可靠性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发辰,人们的生活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而目人们对电能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严重。在现代人们的生活生产过程中,电能的应用几乎是无处不在。而电能输送是连接电能供需之间的中间环节,其重要胜自然是不言而喻。在电能的输送过程中,对送电线路进行检修维护,是保证供电能正常输送的先决条件。因此为了供电系统安全稳定的运作,对送电线璐进行科学合理的检修与维护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供电系统中,送电线路检修和维护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仔细深入的分析,并且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以供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水电站当中电气设备属于电网当中重要部分,相对于传统电能而言,水电资源相对比较环保以及具备清洁特征,是一种比较重要以及常见的清洁能源。尤其是如今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环境保护也成为当前世界共同话题,国家呼吁企业以及城市居民注重环境保护,所以应当大力发展水电。水电在我国电能总量中占有较大比重,需要加强对水电站建设以及完善。另外,水电站当中存在大量电气设备,这些设备对于保障电能输出具有重要作用。在某些情况下设备还是容易出现各种各样故障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乃至补救,对于相关电气设备维护人员而言,应当促使自身检修技术以及安全意识得到全面提升,从而切实保障电气设备实现安全、稳定的运行,进而可以促使电力系统日益可靠、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