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企业廉洁文化的特殊性 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影响。它是社会意识形态在人们社会生活中思想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廉洁文化是社会意识形态和人们思想道德意识在企业管理中的具体反映。是企业管理活动的过程中人们形成的社会对廉洁行为和社会现象的一种共同价值观。它是由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和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形成的一种廉洁文化、一种廉洁观念和廉洁行为意识。  相似文献   

2.
《职业圈》2011,(10):76-77
如果只是聘请所谓的专业人士提炼出企业价值观然后进行宣贯;如果只在行为层面上训练员工要有统一的行为模式,企业文化都难以真正“入脑”“入心”。  相似文献   

3.
住屋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人类自身创造的一种特殊文化形式。勐宋哈尼族的住屋文化,也集人的构筑行为和居住行为于一体,其中包含着大量的家庭制度和社会制度,可析出其女性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的呈现。这一呈现仍旧延续到现代勐宋哈尼族住屋文化之中,对其女性地位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在这延续的过程中,物质和非物质因素共同作用,促成了一种“文化堕距”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该文将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华裔女性移民置于当时的社会语境中进行考察,认为既有研究将之定义为传统中国母亲,固守中国传统文化,是忽略了“持家”在华裔族裔文化身份重构中的影响。该文以《喜福会》中的母亲为研究对象,从文化融合角度辨析母亲在华裔族裔文化身份重构实践中何以被定义成社会的“理性”因素,指出她们利用沉默持家参与到族裔文化身份重构进程之中,成功地将“偏执专制”的母亲负面形象转化成正面的“族裔母亲”形象,从这个意义上讲,她们非但不是消极保守派,反而是重构华裔族裔文化身份的积极力量,有助于延续和发展华人族裔文化、重构族裔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5.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社会主义环境下生成的新型社会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起到了尤为关键的导向作用。文章通过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对培育该种新型社会意识提出了"传承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传统美德,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设社会导向"等建议,旨在为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培育提供必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赕佛作为傣族信众日常生活的核心宗教实践,对傣族信众的思想、行为、观念、心理都产生深刻影响。傣族传统社会虽赋予男性在宗教组织和政权方面的主导地位,但傣族女性个人和集体上长期持续赕佛,构建自身的宗教行为、意义和补偿,对其所处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秩序进行反击。  相似文献   

7.
植根于农业文明与农耕文化并发展壮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不仅在中国古代社会的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代中国尤其是乡村社会治理过程中也有许多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在加快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背景下,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的当下价值来推进乡村社会治理的步伐,无疑是实现当前乡村社会治理和促进广大农村跨越式发展的有效路径。本文以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核心精神"以人为本"为例,分析其历史价值和当下价值,以期为我国乡村社会治理提供素材。  相似文献   

8.
传统文化价值观在来源上主要是儒、释、道三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仍发挥作用.学习借鉴传统文化价值观要有辩证的态度,要分清道与术的不同.有的价值观具有积极意义,有的价值观则有消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真 《职业圈》2012,(12):13-13,15
廉洁文化是指在社会群体中,由政府倡导的、与主流文化相适应的价值观、道德观以及相应的行为模式。具体来说,就是在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生活中。遵守公认的社会规范。在社会群体中逐渐被认同、被普遍化的以廉洁为导向的认知模式与行为模式。简言之,就是反腐倡廉的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反腐倡廉教育要面向全党全社会。要加强对广大党员的思想信念教育,对公职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对公民的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增强全社会的反腐倡廉意识,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就企业而言,廉洁文化建设就是要建立“以廉为荣、以廉为美、以廉为乐”的廉洁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10.
《对外大传播》2011,(11):11-11
由中国人权研究会和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北京人权论坛”于2011年9月24日在北京闭幕,本届论坛的主题为“文化传统、价值观与人权”。  相似文献   

11.
玉茗 《职业圈》2014,(31):89-91
企业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个企业家思想、行为和文化秉赋的反映。登上聊城交运大厦,品鉴一件件折射其历史的物品,感到“企”如其人,“优质诚信”是其核心价值观;“建设更强大、更富裕、更文明、更和谐的百年交运”是其愿景;“负责、服务、共赢”是其经营理念;  相似文献   

12.
郭洋 《现代企业文化》2013,(33):11-11,13
慈善文化的核心是利他主义价值观,是优良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弘扬,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慈善事业的稳步发展.慈善文化建设在推动慈善事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浓郁的“人文关怀”氛围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如何去推进慈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建构慈善文化,发展慈善文化。  相似文献   

13.
毛炳杰 《职业圈》2014,(9):63-63
公路文化是公路职工在较长时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共有的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及具有相应特色的和行为方式、物质表现的总称。它是公路职工内在的思想观念与外在的行为方式和物质表现的统一。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公路文化建设越来越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阵地,为公路的生存、发展和壮大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4.
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 一、企业文化具有人本性。现代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人的理想、道德、价值观、行为规范等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这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传统的管理理论把企业当作专门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经济组织,认定企业的唯一目的就是创造利润。在现代企业文化看来,企业不仅是一个经济组织,而且更是一个人的组织;它不仅谋求利润,而且更谋求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时代的审丑异化现象,极大地冲击着积极健康、和谐有序的社会氛围,已经形成一种社会文化心态风险。新媒体网络传播中以“丑”为“美”的价值观,改变了传统意义上把“审丑”作为针砭的对象——通过对丑陋的批判和评价,来弘扬审美和“正能量”。继而审美的混乱与扭曲,为青年审丑异化提供了滋长土壤。该研究主要以网络“热梗”“走红”“出圈”等现象为例,对此种文化“狂欢”的成因、危害与消解路径进行深入分析,强调“审丑”缘起于网络亚文化形塑下的青年狂欢。针对层出不穷的审丑异化乱象,政府主导下的媒介管控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要净化网络环境,更要防范与化解新媒体时代的社会文化心态风险。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文化的迅速扩张,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不断涌现,传统道德标准遭遇挑战,人们的价值观、荣辱观也呈现多元化态势。我们女性面临的问题更多,思想波动更复杂,女性的思想政治工作也经受更大的考验。我公司属于传统建筑业企业,女职工人数占职工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她们大都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是企业的重要人才资源。在“十二五”转型时期,如何做好女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女职工队伍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本文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积极开展人文关怀.谈心引导,困难帮扶,组织活动。加强培训等方式.对未婚青年女职工和已婚育龄女职工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宣传工作,以期为女职工的发展而努力营造良好的企业环境。  相似文献   

17.
张云龙 《职业圈》2013,(25):19-19
近日,笔者在某活动上看到海报上写着这样一句话——重要的不是在哪混,而是跟谁混,一百零七个兄弟等着你。 圈子也是一种文化,有商业圈、文化圈、演艺圈以及职业圈,总之,我们混迹于企业与文化间的人员,要学会在圈子中运作品牌,在品牌中圈定客户。“圈子文化”没有确切的定义,笔者是这样理解的:在自然环境、生活习惯和传统文化的多重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约定俗成的文化行为和价值观且在一定意义上耦合的全体集合。  相似文献   

18.
耿俊寰  陈胜良 《职业圈》2008,(31):70-72
中铁特货公司柳州分公司推行“一路保鲜、丰富人生”的共享价值观,用文化规范行为,塑造形象,指导改革,引领发展。文化力促进发展力、提升竞争力、增强凝聚力、打造执行力的作用在柳州分公司的工作中得到了充分显现——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高职院校文化建设融合,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优化育人环境,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青年学生综合素质。加强新时代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结合,与地域文化、行业企业文化相结合,渗透融入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网络文化等。  相似文献   

20.
钟福荣 《职业圈》2014,(24):7-7
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文化,最本质的内容就是强调人的理想和道德价值观。企业文化是企业中的一种“软管理”方式,它是一种“软约束”,这与企业中的规章制度、奖惩制度等“硬管理”、“硬约束”是不同的。企业的“软管理”方式是意识形态在企业中的具体表现,反映了企业员工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和逐渐形成的工作态度,又称企业精神。同时,企业文化关系到企业的公众形象和品牌美誉度,企业文化不仅在企业内部发挥作用,也对企业员工产生了影响,也能通过传播媒体,对社会产生影响,向社会辐射。从本质上和形式上说,它可以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变化,有更好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