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但交际包括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在特殊情况下,如果不借助于非言语交际,语言交际还可能成为交际的障碍。Barbour称通过研究发现,言语传播的信息只占全部信息的7%,非言语传播的信息占到93%(通过语调、声高变化的信息占全部信息的38%,通过身体动作传播信息的占55%)。[1]可见非言语交际是言语交际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韩礼德的语境三要素为理论基础,即话语范围、话语基调、话语方式,旨在从动态语境视角下解读非言语交际,从而更好地服务于言语交际。  相似文献   

2.
在日常的言语交际中,说话方在输出语流信息时,往往夹带着满足自我功利需求的因素,有选择性地对话语进行梳理,比如趋向与规避某些话题,以求实现话语功利的最大化;受话方在接受话语进行解码之后,也会选择性地捕捉话语的焦点,在这样一种来回的话论中,这就是一种趋避聚焦现象,该文就这一现象所体现的原则及其反映的特点,以及研究这一现象的意义来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3.
孙明磊 《职业圈》2007,(11X):94-95
文章从词汇、言语、修辞等三个方面论述了中西语言与文化的差异,强调了语言与文化的紧密关系,明确了语言学习中文化导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孙明磊 《职业圈》2007,(22):94-95
文章从词汇、言语、修辞等三个方面论述了中西语言与文化的差异,强调了语言与文化的紧密关系,明确了语言学习中文化导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该文的研究对象为大学教师课堂场域中的授课语言。文章运用语料分析法将授课录音转写成4万余字的语料,从实际交际情境中语言使用的视角观测高校教师在授课时语言的使用情况,在礼貌原则6项准则制约下总结出高校教师授课时的语言特点,并分析教师语言使用策略,为教师进一步提升授课语言技巧和育人效果提出改进意见,如使用具体的称赞与赞同、运用人际互动性话语标记、合理进行话轮转换、运用含蓄委婉的句式句型、善于总结归纳学生观点等。运用礼貌原则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和教师的观点,促进师生关系的发展,也使教师的语言更有亲和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6.
人们的日常交际中,存在冲突性话语,这些冲突性话语会影响人际和谐。采用缓和性话语来缓解冲突关系是避免冲突的直接方式。本文主要研究了通过缓和性冲突话语的语言技巧来改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进行缓和性冲突话语的表达时,主要采用退避式、第三方调和式、让步妥协式、改变话题式、模糊表达式、诙谐幽默式、静默式和象征性同意式等八种表达方式,采用本文所述的表达方式可以有效维持和改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7.
在电影、电视剧中所有说出的台词都叫对白,亦称“台词”。指影片中由人物说出来的语言或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对话。对白是人物形象构建、表现人物交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手段。1955年,奥斯汀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他提出“施事话语”和“记述话语”区分说,后他又提出了言语行为三分说: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该文以英剧《黑镜:急转直下》中人物对白为例,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角度,着重分析人物对白的言外行为,阐释人物对白的语用意义。从中可以得出,分析人物对白的言外行为具有交际价值,可以更好地了解作品中人物想要表达的真实想法,对了解现实交际中对方话语的深层含义,更加得体、恰当地完成交际目的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徐海强 《文化学刊》2011,(5):119-122
作为日语的重要语序特征,谓语后置常被认为会降低交际效率而受到批评。但是。一般在发话行为之前就已确定的说话人的意图并非直到谓语部分才开始显现。谓语的陈述方式是谓语的灵魂,也是理解句义的关键,而日语中成熟的呼应体系能有效预示后置的谓语陈述方式。所谓日语谓语后置导致交际效率低下的观点只是孤立考察谓语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人类的交际通过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得以实现。国际化的环境中,不同文化群体在获得更多交流机会的同时,语言交际的不顺畅更加凸显了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本文从非言语交际的定义、特性及其分类等方面来分析概述非言语交际,并结合实例探讨非言语行为在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的差异,以突出非语言交际中非语言行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陈丽萍 《文化学刊》2010,(1):106-109
言语交际的社会性决定了言语交际总是有一定的文化背景,言语交际的文化背景就是社会文化语境。社会文化语境制约着言语交际的表达,从民族、地域、时代、社会心理等几个因素探讨社会文化语境对言语交际的制约功能,从而有助于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故乡飘已远》,又名《那么多的酸模(野菜)都被谁吃了》以自画像的方式描绘了战争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同时也是朴婉绪自传小说三部曲的开篇之作,因此十分重要。作者朴婉绪是韩国现代著名的女性作家,她的一生经历了日本殖民统治和朝鲜南北战争,绝大部分作品都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所撰写。修辞是交际活动中的一种言语现象,在小说《故乡飘已远》中,朴婉绪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交际理论以译入语读者为中心,注重读者感受。该文结合实例从修辞翻译角度探析李丽秋译本,研究在文学作品的韩译过程中如何使用修辞翻译策略,准确表达作者意图,引起读者共鸣。  相似文献   

12.
庭审话语作为仅出现在特定场合的话语,自身的特殊性造就其成为案件再现的一种特殊文本。本文运用人际元功能的相关理论,从语气系统和介入系统两个方面分析庭审话语的人际意义,发现庭审中话语双方的地位不平等,希冀对今后庭审中各方目标的实现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要互相接触进行交际。交际的方式根据语言环境而有所不同,人们根据具体语言场所有选择地运用语言,来达到交际目的。本文主要探讨维吾尔语中的委婉词语的产生及其作用、委婉语现象及其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刘媛媛 《文化学刊》2008,(4):178-180
在中西方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通常要用到Please一词,以表礼貌,如果不了解双方的文化背景,就会出现语用失误,进而产生误解,冒犯他人,就会被认为不礼貌。礼貌用语是语言交际能力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以英语文化为背景的礼貌准则和以汉文化为背景的礼貌原则是有所区别的,这些都是应在交际中引起注意的。为了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英语学习者就要努力认真地了解文化差异,注重语用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交际教学法的主旨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这与重视能力培养的当代教学观、语言教学的目的是高度吻合的.在葡萄牙语教学中,按照交际教学法的主旨与要求,认真探求教师角色,努力创设条件、机会、情境,将交际法运用于教学的全过程,最终让学生在交际中学习、提高.  相似文献   

16.
王端 《文化学刊》2008,(3):117-121
民俗语言又叫"民间语言",是指广大民众口头传承的,具有浓厚民俗文化特色的俗语和套话。民俗语言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本身既是一种民俗事象,同时又是其他民俗事象的载体。在跨文化交际中,民俗语言往往容易成为交际障碍,影响人与人的沟通与交流。对外汉语教学中,民俗解说是帮助留学生跨越交际障碍,提高汉语交际能力的有效手段。民俗解说要充分考虑留学生的实际汉语水平,不同学习阶段应有不同的侧重点。民俗解说还要从当代生活中的民俗现象出发,兼顾历史变迁和地域差异。对外汉语教师只有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饱满的热情、开放的胸怀,才能实现课堂教学中语言与民俗的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17.
电影《隐藏人物》和《相助》以温和的方式探讨了美国的种族隔离问题,刻画了坚强的黑人女性从隐忍到反抗、从弱小到强大的成长过程,展现了抗争中的女性光辉。本文将应用社会心理修辞学理论,总结和分析《相助》和《隐藏人物》中黑人女性的话语修辞特点,探讨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社会道德观念以及文化认知及其对黑人女性话语建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影片中黑人女性的话语拥有温柔、顺从和幽默的修辞特点,这些修辞特点与当时的社会心理因素相切合,符合“适切”的原则。同时,论证了社会心理因素制约着修辞个体的修辞行为,约束着他们的言谈举止,对如何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有着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杨彩梅 《职业圈》2007,(19):160-160
英语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即能用英语做事.文章探讨了如何在英语课堂中创设真实语境,形成真实的交际环境,从而使学生在自然的语言交流中习得语言,发展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19.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在加强语言基本知识教学的基础上,深刻理解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加强文化导入,突出实用英语教学,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跨文化交际环境,做到在语境中学习、交际中使用,这都是影响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交际和思维是语言的两个基本功能,犹如硬币的两面,不易分割。外宣工作要求从业者使用语言的交际功能改变受众的思维定势,好像把一枚硬币的两个面切开,难度很大。这是外宣“入脑、入心”难的根本原因,也可以理解为传播者和受众话语体系的不对接。克服这一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