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化学刊》2011,(2):184-184
李雪涛在《中国文化研究》2010年秋之卷撰文指出,在当代中国,有很多现象表面来看是中国与西方的问题,实则是传统与现代的问题。换言之,许多看似地域上的不同,实际是时间上的错位。因此。中国文化的出路在于顺利解决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乃至”后现代化”的关系等问题。不可否认的是,未来中国文化的形态,应当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是民族性与时代性,  相似文献   

2.
《文化学刊》2011,(3):183-183
谢文郁在《文史哲》2010年第2期性善论是人对自我生存的深刻体验和反思而得出的结论。然而,如果没有原罪论,性善论的观察盲点便无法暴露。原罪论认为人的本性已经败坏,如果没有神的拯救就必然死在罪中,因此人不可能依靠自己摆脱败坏本性,从而也就不可能依靠自己过一种向善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文化学刊》2011,(2):164-164
卞新龙、罗秋在《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撰文指出,儒家在处理人与自然的思想是“天人合一”,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统一的整体,“天地阴阳木火金水,与人而十者,天之数毕”。人与自然之物都是统一于自然界的。古代一般用“天道”来表示自然规律,并且把天地置于很高的地位,包括封建的君王都要在理论上遵守天道,敬仰天地,我国古代遗址有帝王和百姓祭祀天地的传统以及不违农时的习惯。  相似文献   

4.
《文化学刊》2011,(4):129-129
于凯在《湖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撰文指出。“诚信”观念是中国传统伦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传统社会信用机制的核心要素,在中国传统社会的道德教化、人际整合和社会控制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常而言,这一观念是由“诚”、“信”两个基本概念组成的,两者涵义相近,大体可以互训。  相似文献   

5.
《文化学刊》2011,(2):88-88
郝立新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撰文指出,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中的主导。然而,文化领域并非只是存在某种单纯形态的思想文化,并非由某种思想文化独占天下,而是存在着各种文化思潮的涌动,不同的思想文化在力争扩大影响甚至争夺话语权。  相似文献   

6.
动画电影《寻梦环游记》以墨西哥独特的亡灵节为文化依托,讲述了一段亡灵世界的冒险故事。影片以鲜明的死亡美学脱颖而出,表现出的新奇的死亡文化认知具有丰富的艺术伦理价值。该文以死亡美学为视角,以影片中所阐发的“终极死亡论”为切入点,探讨跨文化语境中,“终极死亡论”与中国传统死亡文化所阐发出来的共通性,感悟跨越时空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7.
文化软实力是当今国际交流中文化竞争的内核。对中国来说,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来推进世界文化影响力,打造文化多样性的世界格局,是强化汉语国际交流地位的重要前提。目前,对外汉语教育和孔子学院是国际交流中文化交流的主要场景,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和产生影响的重要环节。在文化建设与国际交流中,二者发挥显著作用的同时,也面临传统文化内容挖掘不深、在文化交流当中造成他国文化危机等诸多问题。持续加大传统文化的挖掘力度,同时进行汉语国际交流的不断优化,将成为未来国际文化交流中中国文化的基本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8.
《文化学刊》2011,(2):106-106
杨莉、伍敏在《湘潮》2010年第11期撰文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特性所在,是中国人民自我认同的重要标志,是中国提升文化吸引力的重要内容,是中国构建文化尊严的指导思想,是中国构建正确尊严观的核心。面对现今中国社会文化尊严的缺失和错误尊严观,中国传统文化是构建最佳文化尊严和正确尊严观的内容和手段。  相似文献   

9.
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对于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重要因素就是“立德树人”,也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型技术人才。就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既包含“四史”教育,也包含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的学习,同时也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入与引导。  相似文献   

10.
《文化学刊》2011,(3):97-97
路遥在《文史哲》2010年第4期撰文指出,中国民间信仰历史悠久,对这一概念的界定有必要从其产生和发展的土壤——中国传统社会中予以考察。中国传统社会早期并无独立的宗教。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在其中国化与民间化的过程中,为民间信仰提供了新的神灵崇奉和仪式行为,提高了民间信仰的层次。  相似文献   

11.
《文化学刊》2011,(5):87-87
师英杰在《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撰文指出,我国要实现“和平崛起”的战略目标,不仅要有硬实力的支撑,还必须依靠文化软实力的运作。构建中国文化软实力应遵循五条原则:坚持“以一领多”的原则,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想,以驾驭当今文化层面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坚持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学术文摘     
《文化学刊》2011,(2):10-10
中国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播廖礼平在《唯实》2010年第12期撰文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计算机网络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承载者。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新的文化媒介往往会带来一些新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3.
《文化学刊》2011,(3):131-131
曹兵武在《东南文化》2010年第4期撰文指出,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形成了许多问题,如社会管理盲区增加、社会发展不平衡加剧等,导致了新的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所谓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就是把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文明成果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使之不断合理化,并为中华民族创造更多更为合理的物质和精神环境,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中国现代文化.  相似文献   

15.
《文化学刊》2012,(1):119-119
姜海在《江海学刊》2011年第3期撰文指出,我们身处一个文化多元的时代,多元文化的冲突与碰撞既带来文化质素的嬗递与新变,又招致身份认同的焦虑与彷徨。如何重新底定一种新的文化价值观,重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这一文化选择与文化发展问题正以前所未有的急迫态势无法回避地摆在每一个中国人面前。毫无疑问,中国文化的未来发展既要与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相承继相接续,又要合理地采撷西方文化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成果。  相似文献   

16.
《文化学刊》2011,(4):161-161
周波在《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诊2010年第6期撰文指出,在新的世纪里,中国文论研究应当如何开创新的局面,从而取得更为丰富的理论成果,是个很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文化学刊》2011,(4):44-44
廖小平、孙欢在《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11月第6期撰文指出,休闲是个体在正义的制度框架下对自由生活的追求,是在社会空间所进行的创造性活动。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休闲的理解也有所不同,其中,从文化哲学角度来审视休闲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文化学刊》2011,(4):57-57
李娟在《中州学刊》2010年第6期撰文指出,数字技术与传媒市场的双重力量改变着文学的格局,新媒体已经不单单是文学传播的新载体,也成为转变文学身份、文学生态与文学生产模式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9.
《文化学刊》2011,(2):32-32
杨淑娥、孙宝庆在《河北学刊》2010年9月第5期撰文指出,中国传统养老文化是一种建立在家庭基础上的养老机制。它赋予了长辈尤其是父亲绝对的权威,赋予了后辈“孝亲”的责任。后辈们循着血缘道义的要求,侍奉和崇拜自己的父亲以及先辈,在完成他在现实世界中的使命的同时,也使自己成为被后辈们崇敬的先辈中的一员。老人的权威,儿女的责任,血缘的永续,各就其位的和谐,  相似文献   

20.
《文化学刊》2011,(2):179-179
李曦在《东岳论》2010年9月第9期撰文指出,作为“整体生活方式”的文化观念,是雷蒙·威廉斯为开展“文化研究”而从英国传统思想资源库中提炼出来的理论根据。这个观念与马克思主义有诸多共通之处,因而成为他后来构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体系的基础。与此同时,这个观念对大众文化合法性的肯定还促成了当代西方思想学术界的“文化转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